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Word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8144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0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 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 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 (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 象。 (3)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 江” (长江)的诗句,其 中

2、,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 和“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 用拼音替代) 【答案】 (1)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2)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 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 “ 潮平 ”“岸阔 ”“风正 ”“帆悬 ” 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 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 (3)不尽长江滚滚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 【分析】( 1)该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 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 阔,波涛滚滚,诗

3、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 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 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2)句中的 “ 阔” 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观察 图一,画面写船行江中,帆正迎风飘扬。而图二则是水落石出,明显与诗句内容不符。 (3)考查对诗句的积累。只要写出的诗句包含“ 江” 或与 “ 长江 ” 有关,书写不出现错字即 可。 故答案为:( 1)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2)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

4、 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 “ 潮平 ”“岸阔 ”“风正 ”“帆悬 ” 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 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 (3)不尽长江滚滚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会能力。把握诗中诗 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 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先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为现代 汉语,整体感知文本,再结合写作背景和具体语境分析画面描述的内容。 (3)本题考查学生古诗词的背

5、诵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 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 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 断。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 “ _” 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_” 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 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阴阴;又 (2)思乡。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仔细阅读每一句内容,了 解诗句的意思,

6、明确描写的对象,并能够概括其特征。“ 阴阴 ” 写的是 “ 杨柳 ” 的特点, “ 又” 字 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 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 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 章中所起的作用。 故答案为:( 1)阴阴又 (2)思乡。 【点评】 “ 柳 ” 谐音 “ 留” ,汉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在古代诗歌中是典型的意象,多表 达怀人思乡,惜别留恋之意。比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

7、人不 起故园情。 ” 等等。另外,柳还可以是美好家园的象征,如“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幂无重数 ” 。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_季,从 “_” 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 _。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 “ 阔” 写出春潮水涨之景,“ 悬 ” 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

8、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案】 (1)春 ;归雁洛阳边 ;春天到了,大雁飞回到北方去了 (2)C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鉴赏的辨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有理解诗歌内容、把 握情感和理解写作手法。“ 江春入旧年 ” 的意思是: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归雁洛阳边 ” 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信到洛阳去。由此可以判断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 (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 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 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C 项有误,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

9、代替 旧事物的哲理。 故答案为:( 1)春;归雁洛阳边;春天到了,大雁飞回到北方去了;(2)C。 【点评】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 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 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1)描

10、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 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虚实结合:写景 为实,想象为虚。 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 运 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解析】 【分析】( 1)要写出描写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怀。这四句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 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 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 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 出一派吞

11、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 五岳起方寸 ” 的势态。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2)曹操是此气势恢宏往往运用: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运用夸 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1)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 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虚实结合:写景 为实,想象为虚。 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 运 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点评】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时,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先看修辞。再看运用了 哪一类抒情、哪几种手法,最后看章法特点。第二步结合诗句阐

12、释如何运用用了这种手 法。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的效果,如何有效的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古诗鉴赏通常涉及 较多的是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 叙事诗 )和议论等,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常用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 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 今、烘托 (衬托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白描细描 (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 (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 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

13、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 门, _,_,奔走的儿童 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 疑 ”“急” 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 析。 【答案】 (1)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轻柔的春风;漂荡的小船等 (2)诗人用 “ 疑”“急” 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 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解析】 【分析】( 1)考查对意象的把握和提取。“ 不系船

14、 ” 侧面写流动的溪水。“ 春风吹 入钓鱼湾 ” 写轻柔的春风。 (2)考查词语的表现力。“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 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诗人 用“ 疑 ”“急 ” 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 神。刻画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此题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作 答,要联系到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 1)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轻柔的春风;漂荡的小船等 (2)诗人用 “ 疑”“急” 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15、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 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点评】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 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 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 6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济上作 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诗歌前两句中_、_构成了强烈的时空对比。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两年为客;千里孤舟 (2)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 【分析】( 1)这首诗第一、

16、二句的意思是:自己已经在外面度过了两个重阳节, 在这个节日里,别人都是全家团圆,其乐融融,可我去独自一人呆在离家千里之遥的一个 小船里。其中 “ 两年 ” 写时间, “ 千里 ” 写空间,这两个词语构成了鲜明的时空对比。 (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的感情,自己已经在外面度过了两个重阳节,在这个节日 里,别人都是全家团圆,其乐融融,可我去独自一人呆在离家千里之遥的一个小船里。忽 然看见岸边的菊花开得正盛,可自己那有心情去欣赏呀,想到千里之外的故乡明天又是重 阳节了。据此可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 两年为客;千里孤舟 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反复阅读诗歌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 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从诗中筛选出恰当的词语即可。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 景,作者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