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0928050936)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2016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6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0928050936)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0928050936)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0928050936)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09280509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20200928050936)(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 第 母亡,庐墓倒,食不盐酪,藉无茵席。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 嗣,答曰: “ 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 之,数日湩 流,能食乃止。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吏白:“ 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 德秀 曰: “ 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馀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饥,日或不爨 , 陶然弹琴

2、以自娱。天宝十三载卒, 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族弟结哭之恸,或曰:“ 子哭过哀,礼欤?” 结曰: “ 若知礼之过,而不 知情之至。大夫生六十年未尝求足,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 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选自新唐书 列传,有删节) 【注】 擢第:科举考试得中。 湩( dng ):乳汁,这里指汤汁。 爨( cun):烧 火做饭。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庐基侧 _ 会虎为暴 _ (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 数日湩流,能食乃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 无乃为累乎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鱼我所欲也) C.

3、悉衣食人之孤遗者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D. 陶然弹琴以自娱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4)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 (1)搭建庐舍;适逢,正赶上 (2)B (3) 哥哥有儿子,能够祭祀祖先,我为什么要娶妻呢? 你只知道我失了礼节,却不 知道我悲伤到了极点。 (4) 尊老爱幼; 诚信务实; 廉洁爱民。 【解析】 【分析】(1) 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 庐” ,名词用如动 词,建庐舍;:会:古今异义词,适逢,正赶上。 (2)A 副词,才

4、, /副词,竟,竟然;B 都是语气助词,表疑问;C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助词,的; D;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 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得祀:得到祭祀;何 为:做什么。这是一个反问句,翻译 时要注意语气。故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哥哥有儿子,能够祭祀祖先,我为什么要娶妻呢? 若:你;过:过分,指失礼;至:极点。故这句话可以翻译为:你只知道我失了礼节, 却不知道我悲伤到了极点。 (4)结合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 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 师”“德秀自乳之,数日湩流,能食乃止” 可见其尊老爱

5、幼;从“ 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 累,吾当坐,不及馀人” 可以看出其诚信务实;从“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可见其廉 洁爱民。 故答案为: 搭建庐舍; 适逢,正赶上。 B; 哥哥有儿子,能够祭祀祖先,我为什么要娶妻呢? 你只知道我失了礼节,却不知道我悲伤到了极点。 尊老爱幼; 诚信务实; 廉洁爱民。 【点评】 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 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 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掌握能力。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从以 下几方

6、面入手: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虚词在句中的意 义;根据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的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代替;先多朗读,体会语 气,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基本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运用 “ 留 ”“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 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

7、。概括时要做到既全 面,又要突出重点。 【附参考译文】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小时候丧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 母亲,便自己背着母亲进京。得中进士以后,母亲去世,他在墓旁搭建庐舍,吃的饭没有 滋味,坐的地方没有垫席。德秀没有来得及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娶妻,便不肯结婚,人们认 为不能断绝子嗣,他回答说:“ 哥哥有几子,能够祭祀祖先,我为什么还要娶妻呢?” 早年 时,他的侄子还是婴儿时丧母,家中无钱雇佣乳娘,德秀便亲自喂养孩子,连续多日汤汁 流洒,直到孩子能吃东西才停止。 有一个盗贼被捕入狱,恰逢老虎作乱,盗贼请求让他去打虎为自己赎罪。小吏说:“ 这是 那人骗人的计谋,他要逃跑,

8、这不是让我们犯罪吗?” 德秀说: “ 答应他了,不能违背约 定。如果犯罪,我承担罪责,不会连累别人。” 第二天,盗贼带着老虎尸体回来,全县感叹 不已。 德秀做官得到的俸禄,全部给孤儿和失去子女的老人买了衣服和食物。赶上饥荒的年 景,他有时一天都不烧火做饭,只是快乐地弹琴来自娱自乐。他在天宝十三年去世时,家 里只有枕头、鞋子、箪瓢罢了。同族的弟弟元结哭得悲恸,有人说:“ 你哭得这么悲哀,符 合礼节吗?” 元结说: “ 你只知道我失了礼节,却不知道我悲伤到了极点。大人活了六十 年,从不贪求富足,从没有过十亩的土地、十岁的僮仆,从未用完整的布料做过衣服、吃 上过丰富的食物。我为他悲恸,是为了告诫那些

9、荒淫贪婪、巧言谄媚、生活糜烂的人。”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作 “ 推” 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节选自诗话总龟) 【注】 出自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 又欲作 “ 推” 字 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3)“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 “ 炼字 ”

10、的角度对比 “ 敲”“推” 二字,说说贾岛为什么最终选用“ 敲” 字? 【答案】 (1)在;想要 (2)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3)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解析】 【分析】(1)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结合课内所学 “于” 翻译为 “ 在” ;“欲” 翻译为 “ 想要 ” 。 (2)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引手:伸手;势:动作。 (3)“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 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 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

11、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 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 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 “ 推” 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故答案为: 在;想要 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敲显得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

12、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出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内容基础上进行分析。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 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

13、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继,日 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也 ! ” (选自范仲淹苦学) (注) 粥:稠粥。 日昃: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 微斯人( _) 日昃始食( _) 去之南都(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遂大通六经之旨。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各划两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怎样评价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

14、案】 (1)思想感情;如果没有;才;离开 (2)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王担忧。 于是他精通了六经的 主旨要义。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 于天下。 (4)体现 “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的思想,有积极意义。但其中也包含“ 忠君 ” 思想,带有时 代和阶级的局限。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 的人的思想感情。“ 心” 是一词多义:思想感情;内心;品行;本性;思虑,谋划。 微斯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 微” 是一词多义:如果没有;微小;卑贱;隐隐;稍稍。 日昃始

15、食: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 始 ” 是一词多义:才;开始;最初。去之南 都:离开到南都。“ 去” 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到某地去。 (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居,处在。庙堂之 高,高高的庙堂之上。则,就。江湖之远,僻远的江湖。 遂,于是。大通,博通。旨, 要旨。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分句;句子成分;关联词;虚词。 居庙堂之高(在朝 廷做官) /则忧其民(就为百姓忧虑),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做官)/则忧其君(就为国 君忧虑)。 遂(关联词)/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慷慨)/ 有志于天下(有兼济天下的抱 负)。 ( 4)本题考查句子分析。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 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这句话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范仲淹把自己的 忧和乐和天下人联系在一起,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展现了一种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一种 奉献精神。但是结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可知,范仲淹心中有比 较重的忠君思想,这是时代的局限,不值得提倡。 故答案为: 思想感情;如果没有;才;离开;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王担忧。 于是他精通了六经的主 旨要义;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 下; 体现 “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的思想,有积极意义。但其中也包含“ 忠君 ” 思想,带有时代 和阶级的局限。 【点评】 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如文言 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