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规整]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367274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规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规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规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规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规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规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规整](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5 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范围 成品、辅料、内包装袋及纯化水的检验。 内容概述:内容概述:本检验操作规程依据中国药典 2015 年版四部通则 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 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 110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 行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计数法 一、计数方法一、计数方法 1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2、计数方法 本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 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 供试品微生物

2、计数中所使用 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采用 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 4.1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 0 袋) ,并 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见表 1。 4.2 菌液制备 按表 1 规定培养各试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 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 0.9%无菌氯化钠溶 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 3-5ml 含 0.05%(ml

3、/ml)聚山梨酯 80 的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 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 0.05%(ml/ml)聚山梨酯 80 的 PH7.0 无菌氯化钠-蛋 白胨缓冲液或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 下放置,应在 2 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 2-8,可在 24 小时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 存在 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表 1 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 4.3 阴性对照 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4.4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按照表 1 规

4、定,接种不大于 100cfu 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 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每一 试验菌株平行制备 2 管或 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 0.5-2 范围内,且 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 菌应生长良好。 5、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 5.1 供试品制备 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用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制 备时若需加温应加热均匀且温度不得超过 45。供试液从制备到加入检验用培养

5、基不得超 过 1 小时。 5.1.1 成品、辅料供试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加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 或 PH7.2 磷酸盐缓冲溶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稀释制成 1:10 供试液,若需要,调 节供试液 PH 至 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 10 倍稀释系列。水溶性液体制剂 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5.1.2 内包装膜、袋:取供试品 100cm2,剪碎,加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 PH7.2 磷酸盐缓冲溶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浸泡,振摇,制成 1:10 供试液。若需 要,调节供试液 PH 至 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

6、一步 10 倍稀释系列。 5.2 接种和稀释 按下列要求进行供试液的接种和稀释,制备微生物回收试验用供试液。所 加菌液的体积应不超过供试液体积的 1%。为确认供试品中微生物能被充分检出,应首先选 择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5.2.1 试验组 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加入试验菌液,混匀,使每 1ml 供试液所含菌量 不大于 100cfu。 5.2.2 供试品对照组 取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试验组操作。 5.2.3 菌液对 照组 取不含中和剂及灭活剂的相应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 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5.3 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 表 1 所列的计

7、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的各试验菌应逐一进行微生 物回收,微生物回收采用平皿法。 5.3.1 平皿法 采用倾注法,表 1 中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 2 个平皿。取照上述 “供试液的制备”和“接种和稀释”制备的供试液 1ml,置直径 90mm 的无菌平皿中,注入 15-20ml 温度不超过 45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 置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液,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 5.3.2 薄膜过滤法 采用的滤膜孔径不大于 0.45um。滤膜直径一般为 50mm。滤器及滤膜使 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水溶

8、性供试液过滤 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 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 次冲洗量不超过 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 1000ml;以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取照上述“供试液的制备”和“接种和稀释”制备的供试液适量(一般取相当于 1g、1ml、10cm2 的供试品,若供试品中所含菌数校对,供试液可酌情减量) ,加至适量的稀 释液总,混匀,过滤,用适量的冲洗液冲洗滤膜。 测定需氧菌总数,转移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测定霉菌和酵母菌 总数,转移滤膜菌面朝上贴于沙氏葡萄糖琼

9、脂培养基平板上,按表 1 规定条件培养、技术。 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 1 张滤膜。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和菌液对照组菌数。 6、结果判断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中,采用平皿法或薄膜过滤法,试验组菌落数 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 0.5-2 范围内。若各试验验菌 的回收试验均符合要求,照所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及计数方法进行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若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回收达不到要求,应选择回收最接近要 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检查。 二二 供试品的检查供试品的检查 1、检验量 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 或 cm2) 。一般随机抽

10、取不少于 2 个最小包 装的供试品,混合,取 10g、10ml 或 100cm2进行检验。 2、供试品检查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 母菌总数的测定。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测定需氧菌总数;沙 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2.1 阴性对照试验 以稀释液代替供试液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若 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 2.2 平皿法 取规定量的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菌数测 定,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 2 个平板。 2.2.1 培养和计数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倒置于

11、3035培养箱中培养 35 天。沙 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倒置于 2025培养箱中培养 57 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 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并报告。菌落蔓延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 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落数。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平均值 不小于 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 1 倍或以上。 2.2.2 菌数报告规则 需氧菌总数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 300cfu 的稀释级、霉菌和酵母菌 总数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 100cfu 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取最高平均菌落数, 计算 1g、1ml 或 10cm2供试品中所含微生物,取两位有效数字报

12、告。如各稀释级的平板均无 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的平板有菌落生长,但平均茵落数小于 1 时,以小于 1 乘以最低 稀释倍数报告菌数。 2.3 薄膜过滤法 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取相当于每张 滤膜含 1g、1ml 或 10cm2供试品的供试液,若供试品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取适宜稀释级的 供试液,照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加至适量稀释液中,立即过滤,冲洗,冲洗后取出滤 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 2.4 培养和计数 培养条件和计数方法同平皿法,每张滤膜上的菌落数应不超过 100cfu。 2.5 菌数报告规则 以相当于 1g、

13、1ml 或 10cm2 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 生长,以1 报告菌数(每张滤膜过滤 1g、1ml 或 10cm2供试品) ,或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 的值报告菌数。 3、结果判断 3.1 需氧菌总数是指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真菌菌落数) ;霉菌和 酵母菌总数是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细菌菌落数) 。若因沙氏葡 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使霉菌和酵 母菌的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可使用 含抗生素(如氯霉素、庆大霉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如玫瑰红 钠培养基)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时应进行培养基适用

14、性检查。 3.2 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解释如下: 101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 20; 102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 200; 103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 2000,以此类推。 3.3 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检查结果均符合该品种项下的 规定,判 供试品符合规定;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控制菌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 l、简述 控制菌检查法是用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存在某些特定微生物。本标准 的控制菌为大肠埃希菌CMCC(B) 44102、铜绿假单胞菌 CMCC(B) 10104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 CMCC(

15、B) 26003 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 供试液制备及实验 环境要求同“微生物计数法” 。 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控制菌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 供试品控制菌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方法应进行适 用性验证。 2.1 菌种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 0 袋)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大肠埃希菌 E

16、scherichia coli CMCC(B) 44102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CMCC(B) 50094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0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 64941 2.2 菌液制备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分别接种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上, 3035培养 1824h; 将白色念珠菌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2025 培养 23 天; 将生孢梭菌接种于梭菌增菌培养基中置厌氧条件下 3035培养 2448h,或接种于硫乙醇 酸盐流体培养基中 3035培养 1824h。 上述培养物用 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 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 2 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 2-8,可在 24 小时内使 用。生孢梭菌孢子悬液可替代新鲜的菌悬液,孢子悬液保存在 2-8,在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