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4新编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6334528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54新编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1454新编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54新编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54新编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蒋四安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E-mail:,培训内容,- 一、前言 二、基本概念 三、安全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四、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五、安全管理的运行模式,一、前言,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这种现代化的大生产又隐藏着众多的潜在危险。 如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露事故,造成30人死亡,迫使22万人紧急疏散;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MIC)泄露的恶性中毒事故,造成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受伤且大多数人双目失明致残,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的影响;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氢分厂8个液

2、氯储罐中的5个发生爆炸,致使建筑物倒塌,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市民紧急疏散。,这些事故都涉及到危险化学品,尽管各自的起因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它们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 、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事故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事实表明: 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化学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的数量有关。,为了预防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1982年6月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维索法令)。1996年欧共体颁布了塞维

3、索法令,要求从1999年起开始执行。新的法令是强制性条约,有两层目标:一是预防重大事故危害,二是减轻事故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后果。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1988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出版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1993年通过了第174号公约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并执行第174号公约。 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009年第一次修订于2009年3月31日发布,更名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二、基本概念,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 隐患 事故 安全 本质安全 风险,危

4、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

5、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能导致事故。,重大危险源:,GB18218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隐患: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顾名思义具有隐蔽性。隐患是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的失效或缺少,也就是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

6、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整治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危险源出现了隐患是发生事故的前奏,防止危险源产生隐患,及时消除危险源产生的隐患,实现源头管理,是事故预防和危险源监管的关键,也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事故,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及安全管理的缺陷等造成的。,安全,安全:是指客观

7、事物对主、客观对象造成的风险受到控制,而且这种受控制的程度达到为人们所接受的状态。 理解: 1、安全是指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 2、客观事物是指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 3、主、客观对象不仅仅指人的死亡、伤害、职业病等,还包括财产、设备损失和环境损害; 4、客观事物对主、客观对象造成的风险是可以采取措施控制的; 5、安全是相对的。当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使风险降低到人们能接受程度时,就是安全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有两大功能: 失误安全功能,即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能保证安全; 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和工艺发生故障或

8、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一大特点:两大功能是设备、设施和工艺本身所固有的,建立于规划设计阶段,而不是事后补偿的。,风险,风险:在一定环境下,由危险事件引起,可能造成损失的概率。 R = PS R(Risk) :风险率; P(Probability):事故发生的概率; S(Serious) :事故损失严重程度。 三层意思: 1、风险是由一定的环境引起的; 2、风险是一种概率事件,体现在安全生产上就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危险事件按一定概率出现后,在后果上有严重程度和损失的大小之别。,三、安全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事故的引发过程:,隐患产生的原因,看图说话:,从图示可

9、以看出: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就是事故的危险源,其数量决定了事故的严重程度;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预防措施、控制措施、减灾措施)的缺陷和失效就是事故隐患,其综合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从事故找事件,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实现关口前移,阻止原因事件的发生。通常的做法是,收集各类事故信息,运用重大事故模拟计算的方法,来评价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如用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对液氨储罐爆炸的面积进行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等。,2、从事件找隐患,事件的出现是隐患造成的。对隐患不采取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失效,隐患就会爆发,使能量和危险物质

10、释放,造成损失的事件就会转变为事故。所以,只有将可能造成事件的隐患都找出来,逐一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才能防止事件的出现。,3、从隐患找危险源,对于隐患,一方面是采取控制措施,使其不能造成事件,另一方面,应该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消除隐患。 所谓隐患,就是危险源失控或者是危险有害因素失控。我们常见的危险源一般都稳定在某种状态,使危险源暂时稳定的手段称之为“屏蔽措施”或“安全防护措施”。但是它有四个天敌:人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的缺陷和失效。这些天敌是造成隐患的直接原因,也就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它们是使危险源屏蔽措施失效的触发条件。 隐患排查,就是要找出“屏蔽措施

11、”或“安全防护措施”的各种天敌;隐患治理,就是要针对存在隐患的危险源,加强其“屏蔽措施”或“安全防护措施”,降低出现隐患的概率,降低事故出现的“可能性”。,4、从危险源找危险有害因素,由于人的因素、物的变化、环境的影响以及管理缺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缺陷、故障、苗头、隐患等不安全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通过“界定”不安全因素具不具备生成激发潜能的条件,便能诊断或辨识是不是存在事故隐患。有,则便形成事故隐患,不进行整治或不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不安全因素(即危险有害因素)都是外露性的,有现象表现出来;事故隐患则是内涵性的,要透过现象才能分析判定。因此,通过对危险有害因素的排查分析

12、,就可以找出事故隐患呈现的内在本质的薄弱点(或称危险源、危险点、危险场所),而危险源出现了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奏。,过量的能量和危险物质存在的装置、设备、设施和场所就是“危险源”。虽然对危险源加强其“屏蔽措施”或“安全防护措施”,可降低事故出现的“可能性”,但事故出现最本质的原因是危险源的存在,危险源一旦被消除,则与这个危险源相关的事故就无从谈起。对于危险源,我们尽可能降低其存在的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数量,以便减轻事故的灾害。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并确

13、定了代码。,5、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发生事故的风险,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因此,对危险源增强“安全防护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对策措施的对象就是“事故隐患”。安全对策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另一类是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就是在技术上采取措施,其等级顺序为: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具备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任何事故和危害。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能完全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范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

14、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或实施时,须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4、安全管理和个体防护。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采取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规定人的行为和人与机(物)接触的规则,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安全管理措施就是在管理上采取措施,一般有: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预案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能以安全管理措施代替安全设施。安全对策措施的重点是“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可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事故影响设

15、施”三大类。,安全设施,1、预防事故设施 A、检测设施 B、组分控制设施 C、防护设施 D、电气防爆设施 E、个人防护器材 F、安全标志 2、控制事故设施 A、泄压装置 B、紧急处理设施 3、减少事故影响设施(减灾设施) A、阻止火灾蔓延设施 B、灭火设施 C、紧急个体处置逃生设施 D、应急救援设施 E、避难设施,四、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杜绝或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针对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特点,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我们有必要建立并实施安全标准化规范。其主要内容是:,1、负责人与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6、”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设置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2、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 实施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类风险,减少事故发生,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因此,全面识别危害因素,准确评价风险、控制重大风险,是标准化建立和保持的基础,对重大风险控制与管理是标准化运行的关键。 通过事先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