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直接打印版[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264528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74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直接打印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植物学》直接打印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植物学》直接打印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植物学》直接打印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植物学》直接打印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学》直接打印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直接打印版[整理](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学 1 绪论绪论 一、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一、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一)、地球生命的起源(一)、地球生命的起源 1-创世说; 2-自然发生说; 3-天外起源说。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通过“前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由非生命物质产生,并经 长期进化延续至今,即“生命的进化起源说”。 (二)、生物界的划分(二)、生物界的划分 对于生物界划分出现如下系统: 11两界系统:两界系统: 18 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Linnaeus)根据能运动还是固着生活、吞食还是自养把生物界划分为 两界。 两界系统 动物界(Animalis)(能运动,异养); 植物界(Plantae)(固着,具细胞壁,自养)。 2

2、2三界系统:三界系统: 19 世纪前后,由于显微镜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有些生物兼具有动、植物的特征。据此 1886 年由 赫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系统,把具色素体、眼点、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低等植物独立为一界,加 入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菌类、低等藻类、水绵 三界系统 植物界 动物界 33魏泰克的四、五界系统魏泰克的四、五界系统 1959 年美国的魏泰克(whittaker)将真菌从植物界中分离出来,提出了四界系统, 原生生物界 四界系统 植物界 真菌界(Fungi) 动物界 1969 年,美国的魏泰克(whittaker)将细菌和蓝藻从原生生物界中独立分出

3、,而把生物界划分为 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Monera)(蓝藻,细菌) 原生生物界 五界系统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44六界系统:六界系统: 1979 年陈世骧根据生命进化的主要阶段,将生物分成 3 个总界的六界的新系统。 病毒 细菌界 六界系统 蓝藻界 植物界 动物界 真菌界 (三)、植物界的六大类群(二界系统)(三)、植物界的六大类群(二界系统) 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1 / 75 植物学 2 种子植物是现今世界上种类最多,形态构造最复杂,和人类经济生活最密切、最进化的一类植物。全 部树木和绝大多数经济植物都是 种子植物,本课程的形态解剖部分将着重讨论 种子植物的结构

4、。 (四)、植物的多样性(四)、植物的多样性 (1)种类繁多,数量浩瀚 (2)分布广泛 (3)形态结构多种多样 (4)营养方式多样 光和自养植物、化学自养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 (5)生命周期差别很大 细菌为 20-30min;草本类型多为一年、两年生植物;多年生种子植物,其中木本树龄可达成百上千 年。如非洲的龙血树树龄可达 8000 年。 ( (五五) )、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性、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仅记载过的高等植物就约 3 万种,占世界高等植物的 1/8,是植物种类最丰富的 国家之一,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第三位。 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二、植物在自

5、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光合作用)(一)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光合作用) 1)有物质生成 2)有能量积蓄 3)有有有 O2O2O2 放出放出放出: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植物的合成和矿化作用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包括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从而得以循环往复。 例如碳素循环(Carbon cycle)中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平衡;通过生物固氮作用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维持氮素循环(nitrogen cycle )。 总之,在物质循环中,只有通过动物和

6、植物等生物群体的共同参与才能使物质合成和分解、吸收和释放 协调进行,维持生态上的平衡和正常发展。 (三)、植物界是植物种质保存的天然基因库(三)、植物界是植物种质保存的天然基因库 种质:决定植物“种性”并将其丰富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总体。大到一个遗传原 种的集合体,小到控制个别遗传性状的某一基因片段。 全世界现有植物 50 多万种,高等植物 23 万多种,经过人类驯化的约有 2000 多种。 值得一提的是种质资源的流失是很严重的。自地球形成至今 90%以上的生物种类已经不存在了。 (四)、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四)、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1)植物具有净化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改

7、善环境的作用 (2)植物对环境的监测(环保):通过利用某些植物对有毒气体的敏感性作为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 (3)植物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植被覆盖特别是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作用。 三、植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分科三、植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分科 (一)、植物学发展简介(一)、植物学发展简介 1、我国是研究植物最早的国家 a、早在四、五千年前就积累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春秋的诗经记载描述了 200 多种植物。 b、晋代 嵇含的南方草木状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植物志。 c、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详细描述了 1880 种药物,其中一半以上是药用植物。 d、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记述了 1714 种栽

8、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积累了丰富的植物学知识。 e 、十九世纪中叶,李善兰(18111882)与外人合作编译植物学一书,该书是根据英国林德勒 (J.Lindley 17991865)的植物学纲要中的重要篇章编译而成,共八卷,为我国第一部植物学译本。 2、国外植物学的发展: 2 / 75 植物学 3 a、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创欧洲的植物园和德奥弗拉斯(前 370前 285)所著植物的 历史和植物本原。 b、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发表了植物种志,创立了植物分类系统和双名法,为现代植物分类学 奠定了基础。 c、19 世纪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18081882)首次提出细胞学说

9、,使生物学向微观 世界推进。 d、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引导 生物学向宏观世界发展。 从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以来,随着近代物理学、化学的发展,生物学正沿着微观和宏观的研究深入, 形成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许多新的分枝学科。近 20 年来,生命科学突飞猛进,宏观方面,采用 先进的技术,如遥感技术,进一步揭示植物间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微观方面分子水平上对生命活动本质进 行研究。 ( (二)植物学研究内容及分科二)植物学研究内容及分科 1、植物学定义:是研究植物界和植物体的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植物学研究内容:植物的形态构

10、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分 布的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 3、植物学分科 a、植物形态学 plant morphology 植物细胞学 plant cytology 植物解剖学 plant anatomy 植物胚胎学 plant embryology b、植物分类学 plant taxonomy c、植物生理学 plant physiology d、植物遗传学 plant Genetics e、植物生态学 plant ecology 和地植物学 geobotany 随着物理学、数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电子计算机、激光以及其他技术的

11、应用,近年 又形成许多新的分科。如,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植物发育生物学、分子植物学、分子遗传学。 (三)植物学的研究方法(三)植物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描述、比较、实验 学习方法:预习听讲复习实验考试。 (四)植物学与专业的关系(四)植物学与专业的关系 植物学是一切以植物为生产或研究对象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林 学、森保、园林、环境等专业以后还要学习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植物学是学好这些课程的基础。 第一章第一章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 11、1 1 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 一、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一、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

12、细胞的研究史二、细胞的研究史 1 1、细胞学的创立时期、细胞学的创立时期 1665 年,英国人虎克发现细胞(Cell)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38)和动物学家施旺(1839)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被称为十九世 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的经典时期(18751875 18981898 ) 3 / 75 植物学 4 受精现象(187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880)、动植物减数分裂(1883、1886)、植物受精 现象(1888)、线粒体( 1894 )、高尔基体( 1898 )、被子植物双受精现象相继发现。 3 3、实验细胞学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189

13、818981953)1953) 1900 年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1865) 1924 年 孚尔根等首次介绍了 DNA 反应的方法。 1934 年 本斯米等用超速离心机将细胞内线粒体分离出来。 1953 年,DNA 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发现,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4 4、分子、分子/ /现代细胞学时期(现代细胞学时期(19531953现在)现在) 1961 年,通过尼伦堡等人的研究,确立了每一种氨基酸的“密码”。 DNA 双螺旋结构的阐明被认为是 20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使细胞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 现代细胞学阶段,使细胞的研究从超微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阶段,并相应产生许多新兴

14、分枝学科如细胞分 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学以及带有综合特点的细胞生物学等。分子水平的研究,目的是认识讨论生命活动的 本质和规律,从单纯观察发展到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细胞,使人类进入有目的的改造细胞的阶段 三、细胞的多样性三、细胞的多样性 1 1、形状多样(与其功能相适应)、形状多样(与其功能相适应) 游离的生长在疏松组织中的细胞-球形、椭圆形 (皮层细胞、髓); 起保护作用的细胞- 多面体,彼此嵌合紧密(表皮细胞); 起支持和疏导作用的细胞-圆柱形、纺锤形(韧皮部、木质部细胞)。 2 2、细胞大小差异很大:、细胞大小差异很大: 高等植物细胞直径:数 m数十个 m,多数 1530 m。 最小细胞,如枝原

15、体,直径 0.10.15 m。 少数大细胞,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细胞直径可达 1mm,肉眼可见,最长的棉花纤维细胞长可达 650mm。 四、原核细胞四、原核细胞(procaryotic(procaryotic cell)cell) (1)无核膜,仅有些比较集中的核区; (2)核区内分布环状 DNA 丝; (3)细胞质内无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分化。 (4)细胞质内有游离的质粒(plasmid),是裸露的核外 DNA,可遗传。 枝原体、细菌、放线菌、蓝藻等低等植物由原核细胞构成。 五、非细胞结构的生命五、非细胞结构的生命病毒病毒(virus)(virus) 病毒:无细胞结构,有生命的特殊有机体 (1)大小:比细菌小,比 Pr 大,介于 1003000 之间。 (2)组成:Pr 外壳包围着核酸芯子 (3)形状:在电镜下病毒的形状、大小差异很大。 (4)生活方式:不能在非生命物质上生长而需在活的有机体上生存,能感染细菌、动物和植物形成动 植物病害。 因此,病毒是简单原始的生命形式,细胞是生物有机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1、2 2 植物细胞的构造与功能植物细胞的构造与功能 一、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一、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 (一)原生质(一)原生质 protop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