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实习报告new.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6251367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实习报告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实习报告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实习报告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实习报告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实习报告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实习报告new.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实习报告new.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设计要求1.1 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可容纳多组参赛的数字式抢答器1.2 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1.3 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鉴别锁存功能。1.4 电路设置计分功能。1.5 可以增加辅助电路。2 技术指标2.1 最大参与组数:100。2.2 最大分辨时间10ms。2.3电源:直流(DC)10V。 2.4功率消耗10ms),则在IC2的Y1端输出为1,且IC3的X0端与“0”端接通的瞬间,Y1端的高电平经S01,X0端至“0”端,再经R3为光电耦合器PC提供工作电流,使光电耦合器内的光敏三极管导通,将Vcc送至F4的输入端,使F4输入为1而输出为0,F3输出为1,VD1导通

2、经R5正反馈到F4的输入端而实现电路的自锁;VD2导通则使F1、F2等组成的时钟振荡器停振并使F2恒为高电平输出。F2高电平输出一方面使IC1的输出不再变化,另一方面又使IC3的INH端置1而使其处于禁止输出状态。F4输出的低电平使IC4、IC5的消隐输入端“BI”和锁存输入端“LE”置0,从而解除IC4、IC5的消隐功能并对各自的输入数据进行锁存。F4输出的低电平还使F5、F6输出高电平,再点亮指示灯LED的同时并启动声讯电路,声光指示抢答成功。由于上述情况对应于IC1的个位计数输出0001,而十位计数器输出0000的时刻,故LED屏上显示抢答者号码为“01”。主持者按下复位开关AN,F4输

3、入低电平使电路解除自锁,此时F4输出高电平,IC4、IC5的“BI”端置1而使显示消隐,同时使F5、F6输出低电平关闭声讯电路与指示灯。F4输出高电平又使F3输出低电平,时钟振荡器恢复工作产生扫描时钟脉冲,为下一轮抢答作准备。为了解决扫描式抢答器电路响应速度与误显率之间的矛盾(扫描时钟频率越高响应速度越快但相应误显率会增加),本电路引入了同步信号对IC3的输出进行同步控制,即IC3的输出端“0”,只有在F2输出低电平期间才允许有输出,否则,F3的输出被禁止。另外,为了增强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防止抢答信号线过长对高输入电阻CMOS门电路可能产生误触发现象,即采用光电耦合隔离传输的形式,从而大大增强

4、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4 总结与体会近年来,单片微型计算机在我国的应用正以预想不到的速度迅猛发展,它已在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应用,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重要工具。通过这次实习,真正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通过三周的实习,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在我们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刻意地去加强理论的基础,对于一个程序我们只求它在运行时没有出错,我们便以为我们的计划成功了岂不知它能否在硬件结构中得以实现则是另外一回事,这就要求我们的动手能力了,如果无法使软件与硬件实现有机的结合,那么再好的程序也只是一堆废字符。本次实习有机地结合了理论与实践,既考察了我们

5、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反映出我们实际动手能力,更主要的是它激起我们创新思维,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创下良好条件,为以后的就业也打下一个根基,真可谓一举多得。这次设计实习,设计题目为数字式竞赛抢答器。刚开始,我们理不清头绪,无从下手,但通过认真研究设计课题,跑图书馆查资料、确定基本设计方案、对所用芯片功能进行查找、调试、上机仿真等,经历了一次次的困难,却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将近三个星期的努力下,终于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完成了实习任务。4.1设计思路是实施操作的扎实基石 一个良好的设计思路,是电路的生命。宁愿在思路设计上多花上50%的时间,因为前期看似慢,实际上恰恰给后期的制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效

6、果往往是更节省了许多时间。4.2设计制作慢工出细活在制作过程中,马虎不得,粗心不得,特别是电子类的设计制作更应该如此。一步一步来,4.3查资料要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料,图书馆的资源,添补课上所学的空白,掌握最先进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更加完善,更能出色的完成设计题目。总之,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作为现代的大学生,如果仅停留在以往的层次上,是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无法使自己立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通过此次实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水平和差距。同时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和悉心的指导。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就没有我们的成功。参考文献【1】张志锐。数字电路设计与实用电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2】朱承高。数字电子技术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王有春。电脑电子报抢答器专刊J。四川: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