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250961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2007-11-30 15:21:30 DB37/T180-93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类目标识、案卷排架、档号编制及编制检索工具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档案管理。交通、建筑施工、电力、邮电、农业、林业和商业服务等企业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3792.5档案著录规则 3 名词术语 3.1 企业档案 是指企业在各项管理工作、生产、科研及经营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2 档案分类 是根据档案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档案区分为不同类别的逻辑方法。 3.3

2、类目标识 识别与区分档案类别的符号。 3.4 档号 档案的编号。包括分类号、项目代号、案卷号。 3.5 目录 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条目组合,是档案检索和报导的工具。 3.6 档案著录 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4 档案分类 4.1 分类原则 以企业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企业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 4.2 一级类目的设置 设置十个一级类目,即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会计档案类、干部职工档案类。特大型企业或生产程序特

3、殊的企业,有些档案难以归入十大类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级类目。 4.3 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的设置 二级类目按照企业管理职能和档案的形成特点设置,如附录A(补充件),附录A中设置的二级类目,是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的基本二级类目,企业可结合实际需要增设或减少二级类目。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二级以下类目设置,参照附录A中的基本范围,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确定。工业企业档案分类层次不宜过多。 4.3.1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档案分别按时间-问题(机构)分类设置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 4.3.2产品类档案二级类目按产品种类设置,三级类目按产品型号设置,四级类目按产品结构或产品、工艺

4、、工装设计文件材料的内容设置。 4.3.3科学技术研究类档案二级类目按课题性质设置,三级类目按课题设置。 4.3.4基本建设类档案二级类目按工程性质或用途(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生活设施)设置,三级类目按建筑项目设置,四级类目按子项工程或专业分工设置。 4.3.5设备仪器类档案二级类目按设备仪器种类(性能、用途)设置,三级类目按设备仪器型号设置。特大型企业的分厂、车间规模较大,设备数量多,可按分厂或工艺流程设置二级类目,按设备仪器种类设置三级类目,按设备仪器型号设置四级类目。 4.3.6会计档案按其形成特点和文件材料形式分别设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及其他四个二级类目,会计凭证下设现金

5、、银行转帐凭证、销售凭证、成本核算凭证等三级类目,会计帐簿下设会计总帐、现金日记帐、销售利润明细帐等三级类目,会计报表下设年度会计报表、月(季度)会计报表等三级类目。 4.3.7干部职工档案按干部、工人分别设置二级类目,共设置干部、工人、离退休职工、死亡职工档案四个二级类目,三级类目按干部、工人个人进行设置。 5、类目标识 5.1 一级类目采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B、C、D、E、F、G、H、I、J依次标识。亦可采用阿拉伯数字09或0199标识。 5.2 二级及二级以下类目采用阿拉伯数字19或0199标识。产品、科学技术研究、设备仪器、基本建设类档案亦可直接采用型号或项目代号标识相应级类目。党群

6、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会计档案类档案要将年度号编入分类类目标识中。 5.3 阿拉伯数字标识的类目层次中间用间隔号 隔离开,大写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加间隔号。 5.4 标识示意 A 党群工作(一级类目) A02 组织工作(二级类目) A02041988 组织结构设置(三级类目) 或 01 党群工作(一级类目) 0102 组织工作(二级类目) 0102041988 组织结构设置(三级类目) 6、案卷排架 企业档案按大类分别排架,大类之间不得交叉混排。 6.1 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档案,分别按大类、年度、问题排架,即把同一大类的案卷首先按年度

7、分排,在各年度内,再将同一问题的案卷按长久、定期顺序排列。亦可按大类、年度、保管期限排架,即在各年度内将同一保管期限案卷按问题顺序排列。 6.2 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档案,分别按大类、项目(一个产品、一个课题、一项工程、一台设备仪器)排架。对于分阶段和项目更新、改造、维护、维修中形成归档的文件材料,采取预留空位或倒架的方式保持项目档案的完整、系统。 6.3 会计档案按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分别进行排架。 6.4 干部职工档案案卷的编号和排架方法,按中组部、劳动部、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7 档号编制 7.1 企业档案的档号由分类号、案卷号组成。 7.2 党群

8、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会计档案类档案,分别按年度编写案卷顺序号,一个年度一个案卷流水号。 7.3 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档案,分别以最低分类类目编写案卷顺序号,便于补充案卷。 7.4 分类号与案卷号中间用间隔号-隔离开。 7.5 档号示意如附录B(补充件)所示。 8 检索工具 8.1 企业要依据本标准设置十个一级类目,结合各类档案管理的特点,对企业档案进行登记著录,建立企业档案检索体系。 8.2 企业档案应建立总目录、分类目录、底图目录等三种书本式目录和文件级卡片式目录。 8.2.1 企业档案总目录,亦称总登记帐,主要是对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

9、、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档案案卷进行登记著录。登记著录时,按照归档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案卷为单位进行流水登记著录。 8.2.2 企业档案应建立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产品、科学技术研究、基本建设、设备仪器、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干部、工人、离退休职工、死亡职工档案等十五种分类目录。分类目录要严格按照各类档案案卷的排架顺序进行登记著录。 产品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基本建设类、设备仪器类档案在编制分类目录时,分别在每一最低分类类目后面预留一定空位,以便补充案卷。 8.2.3 底图是根据其制成材料和保管利用的要求,对应其蓝图整理顺序,单独平放排列的,应建立一套相应的登记目录。底图目录要对应其蓝图的整理顺序按张进行登记著录。 8.2.4 企业应依据GB3792.5,对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管理类档案,以单份文件为著录对象建立卡片式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