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 岳麓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201636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 岳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1十月革命(2015邵阳19题)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 )A.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命题点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2016衡阳12题)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2. (2015湘潭14题)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这反映了当时苏俄正

2、在实施(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3. (2016邵阳18题)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B.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C. 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 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4. 2016湘潭32题(4)1 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民族的伟大复兴挥写下壮丽的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省篇】材料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制止对个人歌功颂德。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

3、料五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重大事项。此时地方官员中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勃列日涅夫成为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自我得意地对身边人说过(4)根据材料五归纳20世纪50年代后,导致苏联出现一系列政治“现象”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些“现象”最终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现实意义?(4分)5. (2016湘西30题)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历史意义。(12分)命题点3时间类(2016怀化19题)苏联成立和解体的时间分别是( )A. 1922年,1991年 B. 1924年,1989年C. 1

4、936年,1991年 D. 1936年,1989年备考实战演练备考实战演练1. (2016模拟)由“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A. 俄国十月革命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新经济政策 D. 戈尔巴乔夫改革2. (2016烟台)有学者曾经这样评价苏俄某一经济政策,“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该学者评价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B. 农业集体化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3. (2016岳阳模拟)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在寄信人地址栏中书写的国名应该是( )A. 沙皇俄国

5、B. 苏维埃俄国C.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D. 俄罗斯4. (2017原创)1928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位次是第5位,1932年上升到世界第3位,1937年上升到世界第2位。苏联工业总产值“位次”提高主要得益于(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5. (2016广东)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国民收入()农业产值()生铁产量(万吨)规定指标数应增102应增501700实际完成数增加60下降14616A. 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B.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C. 工业产

6、品质量好、种类多D.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6. (2016邵阳模拟)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 十月革命的胜利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7. (2016娄底模拟)“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8. (2017原创)学完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一课之后,历史老师在班上组织了一次主题为“俄国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实验”的探究活动

7、,邀请广大同学共同参与。【追随理想的实验】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而是共产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苏联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政策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面对现实的实验】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

8、上去。”苏联兴亡史(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历史意义?【回归理想的实验】材料三“粗放和浪费的经济和政治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完全取消了依据社会效益来评价成果将行政命令方法与国家恐怖手段相结合,甚至组织大规模镇压和建立强制性劳动的集中营。”(3)材料三中的“这种机制”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机制的主要弊端有哪些?【实验成败的反思】(4) 通过对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实验的探究,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案: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1十月革命A【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9、排除B项;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排除D项;A项正确。命题点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A【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C、D两项;根据题干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的是新经济政策。所以答案选A。2. A【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抓住题干中的时间点“1921年”及关键词“苏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小企业;B、C、D三项都发生在1922年之后的

10、苏联,与题干时间不符。3. C【解析】本题考查苏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此可知C项与题干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间不符。4. (4)原因: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领导人擅自决定重大事项,地方官员以权谋私等。后果:领导人政策上连续失误和一些不切实际的提法,使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各种矛盾日益严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意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避免官员只贪图享受,无限腐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5. 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

11、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2分)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2分)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2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6分)命题点3时间类A备考实战演练1. A【解析】1917年11月(俄历十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

12、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 C 【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根据所学可知,在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所以20世纪30年代这位莫斯科居民寄信时国名应该书写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4. B 【解析】19281937年,苏联先后进行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B项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都是1928年之前实施的政策, 排除A、C;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对1932年工业产值不可能产生影响,排除D。5. A【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B、C、

13、D三项在表格中反映不出;根据表格中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数和实际完成数的数据对比,可知A项正确。6. D【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7. B【解析】斯大林模式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化,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导致经济发展陷入僵化。8.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取得国内革命战争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 (2)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斯大林模式。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了经济效益低下;经济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专权。(4)经济建设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要按客观经济规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