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6144394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_得分_第三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菜畦(q)感慨(ki)确凿(zo)人迹罕至(hn)B倘若(tng)搓捻(cu)绅士(shn)恍然大悟(hung)C盔甲(ki)拼凑(cu)须臾(y)花团锦簇(c)D云霄(xio)难堪(kn)倜傥(t)三省吾身(xng)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表格中。(3分)签赏质仆浑为一谈不求甚解恍然大悟感慨渐愧人迹罕至人声顶沸彼倦不堪错别字改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考前复习功课,贵在温故知新,查缺补漏。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

2、耳恭听。”C更为蹊跷的是,整条街道上鸦雀无声,寂静异常。D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的线索。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总是一帆风顺,谁也要经历挫折。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可以使人生得到升华,_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_(2)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1分)_(3)请在第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_。(1分)5请你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关,句式

3、相同。)(2分)教师节前夕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_,_。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6综合性学习。(5分)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1)积累名句。(3分)当别人不理解我们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论语十二章中强调治学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

4、人谋而不忠乎?_?传不习乎?”(2)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_二、阅读(40分)(一)(13分)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

5、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

6、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

7、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7“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句中加点的“折”在鲁迅的初稿中是“采”,后来在定稿时换用了“折”。请说说鲁迅做此修改的妙处。(3分)_8选文回忆了“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主要写了哪三个片段?(3分)_9鲁迅在描写师生读书的情景时,学生所读的语句无标点,而老师所读的语句有标点,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_10鲁迅先生在回忆这段私塾生活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_(二)只管向前奔跑(14分)崔修建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

8、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

9、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着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

10、弃比赛。然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他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抵达梦想的前方。11第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错别字:_改正:_12第段中“他既羡慕又难过”,他羡慕什么?为什么难过?(3分)_13选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3分)_14品读选文,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换成“金牌”好不好?为什么?(3分)_15贝基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4分)_(三)(13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乙】孔子观于周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