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6144381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再塑生命的人【基础练】1.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答案:scuhuj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走廊驾驶模仿浑为一谈B.摔坏赠送涨红花团锦簇C.探测缓慢皮气油然而生D.启示缝制争执愰然大悟【解析】选B。A项“浑”应为“混”;C项“皮”应为“脾”;D项“愰”应为“恍”。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间风云突变

2、,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B.这道题在老师指导后,我忽然恍然大悟。C.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D.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解析】选B。“恍然大悟”中“恍然”就有“忽然”的意思。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B.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D.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解析】选C。“快给我光明”后的叹号应在后引号内。5.文学常识填空。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_,_国女作家、教育

3、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作有_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答案:海伦凯勒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能力练】6.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答案:略。(要求:准确、规范、美观。)7.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5月18日,北京市152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习。这些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各具特色:首博的“看文物说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古生物模型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种子达人”等。博物馆的这些举措,旨在推动社会大课堂常态化,使中小学生在“大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答:_答案(示例):博物馆

4、“变身”中小学生体验式大课堂。【技法点睛】拟写新闻标题技法(1)中心提取。提取能反映事实内涵的中心句,这种中心句比较多地存在于导语部分。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和语境,适当删减替换。(2)要素概括。新闻一般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包括经过、结果)等五个要素。拟写时可以参照以上要素,按照“什么人(或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加以表述。8.阅读下文,完成(1)(5)题。评语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的了。“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

5、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害群之马?”我说。“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

6、,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活泼又用功

7、?”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小学三年级时,_十多年后,_答案: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这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然得

8、知是误读。“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和_的心理。答案:排比急切疑惑(3)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答:_【解析】此题间接考查描写方法,可以从描写人物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答案(示例):画线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阿益调皮的样子和看到自己不好的评语时的不悦心情。(4)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A.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解析】选B。本文是“我”误读(解)评语,反而起到了自我

9、激励的作用。而非“误会”所致。(5)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答:_【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可从标题的线索作用中包含的情感方面比较“评语”和“误读”的不同之处。答案(示例):从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实际上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自己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