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38875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汉代辞赋,【教学设想】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作品之多、作家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但由于时代久远,语言的隔阂,今人读起来障碍很大。 本章的学习,要了解汉赋的产生、发展情况;了解汉赋的特征;介绍和评价汉赋的代表作家作品以及它们的时代意义。 对作品,重点讲读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对大赋作品,只选讲一些重点片断,借以了解其思想和艺术及大赋的特点。,一、汉赋的性质,在先秦,赋的含义有二: 一是“赋”的本意,即铺陈直叙。文心雕龙诠赋说:“赋,铺也。”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赋是诗经创始的与比兴并列的,以铺陈直叙为特色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一是不歌而诵谓之赋。

2、 赋到汉代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像诗歌,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文”; 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汉代文学的正宗,是“一代之文学”。,二、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流变,1.赋的起源和流变: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1)“赋”源之于赋(荀子有赋篇,形式上设为一问一答。) 2)诗经中使用的“敷(铺)陈其事”的表现手法,是赋的主要来源。 班固两都赋序:“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李善注引毛诗序“诗有六义

3、焉,二曰赋”,意谓汉赋这种文体来源于诗经“风、赋、比、兴、雅、颂”之“赋”,故以赋为诗之流。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就是说,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 3)赋直接受到屈宋楚辞的极大影响。 楚辞特别是离骚的较长的篇幅、华美的词藻、局部设为问答(与灵氛、巫咸的问答)以及宋玉赋中的铺排等都是赋的主要来源。宋玉学习屈原的辞赋,创作了神女赋、高唐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赋体作品。 4)另外,战国恣肆之风、战国策的铺排手法(以苏秦始将连横为例)也是赋的来源之一。,条件1)由于汉帝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非常雄厚的物质基础; 条件2)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更

4、促进了它的蓬勃发展,文人士大夫都争相以写赋为能事,所以在它短暂的辉煌中,成为了汉代宫廷生活景致的书写工具。,2.汉赋的发展:,赋作为一种文体 在内容上,由侧重抒情转为侧重咏物叙事,并且开“微讽”先河; 手法和形式上,写景状物比屈原作品更加夸张,词藻更为华美,又设为问答,韵文与散文兼行,已初具汉赋的规模,为汉赋奠定了基础。 这些都为汉赋作了必要的准备。,三、汉赋的发展过程和类别 汉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 根据时代和赋的体式,汉代的赋,可以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1.骚体赋(汉高祖汉武帝初年)七十余年间,是汉赋的形成期。,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

5、以称为骚体赋。 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 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他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及司马相如的长门赋等骚体赋上承楚辞,下启西汉中期的新体大赋。代表作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等。 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 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骚体可以称诗,亦可以指赋。汉以后署名蔡琰的骚体悲愤诗后半部分,韩愈的复志赋,柳宗元的惩咎赋、闵生赋等均可归入骚体类。,2.散体大赋(汉武帝时期东汉中叶)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兴盛期,散体大赋又叫新体大赋,大赋。 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

6、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铺陈叙写事物时,面面俱到,穷形尽相,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 如司马相如子虚赋写楚国云梦泽时就从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各个角度作淋漓尽致的描绘。 同时,汉赋在描写事物时,喜欢大量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铺陈渲染,层层递进、推波助澜,形成波澜壮阔的场面和雄浑凌厉的气势。 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等。 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 代表作品主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大赋的特点:,大赋代表汉赋的最高成就,是汉赋的主流

7、。 概括地说,它的特点是: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言以上; 2、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 3、主旨上,既美且刺,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的功德;一方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过失、生活上的奢侈进行讽刺和劝谏,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是对话体。 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是序,通常是赋中人物的简单对话,交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部分是正文,主客双方彼此夸耀和辩难;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

8、告终,揭示出讽谏意。 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开头的序和尾巴一般用散文体;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语言句式上,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七言甚至更长的句子。节与节之间多用“于是乎”、“若夫”、“况乎”、“岂必”等连接词。,子虚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大赋的代表作。两篇作品不作于一时,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距十年。但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子虚赋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叙齐、楚和天子畋猎tin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 作品生动描绘出大汉帝国的富庶繁荣

9、,是大汉帝国盛世景象的艺术再现。 司马相如将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则和验证的艺术旨趣紧密结合在一起,对艺术巨丽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社会意义即讽谏作用的依归,较好的融为一体。,汉赋(大赋)的美学特征,繁富靡丽是汉大赋美学风貌的主要特征。 扬雄法言吾子: “诗人之赋丽以则”; “辞人之赋丽以淫”。,3.抒情小赋(东汉中叶至东汉末年)一百多年间,是汉赋的转变、衰落期。,东汉中叶以后,宦官外戚争权,政治日趋腐败,加以帝王贵族奢侈成风,横征暴敛,社会动乱频仍,民生凋敝。文人们失去了奋发扬厉精神,失望、悲愤,乃至忧国忧民的情绪成为他们思想的基调,这就促使赋的题材有所扩大,风格有所转变。这种情况的出现始于张衡。

10、 这一时期,汉赋不论从思想内容、体制还是风格都开始有所改变,之前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功业,专以铺采叠文为能事的大赋逐渐减少,而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 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在张衡之前,已出现过一些言志述行的赋,如班彪所作北征赋,通过记述行旅的见闻,抒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显示了赋风转变的征兆。 继张衡而起的是赵壹和蔡邕。 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 1)纪行赋 东汉的纪行赋主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 2)述志赋 张衡的归田赋 3) 咏物赋 祢衡的鹦鹉赋,张衡的归田赋,归田赋构想出一个充满自

11、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表达作者对仕途污垢的厌恶。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自然风光,抒发了自己的情志,表现了作者在宦官当政,朝政日下的情况下,不肯同流合污,自甘淡泊的品格。 这在汉赋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转机。他把专门供帝王贵族阅读欣赏的“体物”大赋,转变为个人言志抒情的小赋,使作品有了作者的个性,风格也由雕琢堆砌趋于平易流畅。 该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揭露批判时政,笔锋犀利,犹如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这篇赋对封建集权制社会的揭露、批判是大胆而深刻的,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已超过了“怨刺”文学的界限,而更接近于

12、“诗人的愤怒”,这在整个汉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蔡邕的述行赋是他在桓帝时被当权宦官强征赴都,在途中有感而作。在赋中作者不仅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贵族们荒淫无耻的现实,而且还满怀同情地写出了当时的民间疾苦,表现了作者的爱憎感情,语言平实,格调冷峻,颇具感染力。 祢衡的鹦鹉赋(稍后)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咏物赋,作者借写鹦鹉,抒发了自己生于末世屡遭迫害的感慨。这些作品完全突破了旧的赋颂传统,尽管数量不多,却为建安以至南北朝抒情言志、写景咏物赋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小 结 抒 情 小 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汉代的文学发展到汉末的抒情小赋之时,才渐渐走向大众,关注的重点才落在人民的生活状况上

13、。文学的责任很自然的在末世乱世显现了出来。而至于抒情小赋的形式,也是有利于此的。 将小赋称之为抒情小赋,恰恰说明了文学从赞颂走向自省,从王室走向平民,走向个人的特点。整个汉代的发展在此刻才开始感情的真正流露。而承载它的小赋也有着文体本身的优点。大约末世的心态不适合于长篇的表达。在一种杂乱,匆忙的环境中,更多的文人内心没有持久的耐力,或者说环境并不允许他们拥有这种力量。,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汉赋四大家,标志着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四、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一:即以那些描写宫苑、田猎、都邑的大赋来说

14、,大都是对国土的广阔,水陆物产的丰盛,宫苑建筑的华美、都市的繁荣,以及汉帝国的文治武功的描写和颂扬,这在当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而赋中对封建统治者的劝谕之词,也反映了这些赋作者反对帝王过分华奢淫靡的思想,表现了这些作者并非是对帝王贵族们毫无是非原则的奉承者和阿谀者。尽管这方面的思想往往表现得很委婉,收效甚微,但仍然是不应抹杀的。,第二、汉大赋虽然炫博耀奇,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锻炼语言辞句、描写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安以后的很多诗文,往往在语言、辞藻和叙事状物的手法方面,从汉赋得到不少启发。 第三、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

15、,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五、对汉大赋的评价,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在今天看来,汉赋虽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绝大部分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僵化了的辞章。 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形式呆板,文字堆积,辞句艰深,缺乏情感,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子虚、上林则以四千余字的长篇,铺写游猎一事。作者以“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巨大时空意识所作的呆板堆砌而又浑厚雄伟的铺陈描写,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后人不断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美的历程: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

16、壮丽山川、巍峨宫殿、辽阔土地、万千生民,都可以置于笔下,汉赋就是这样。尽管是那样堆砌、重复、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意夸张。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但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发达的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的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汉代文艺尽管粗重笨拙,却如此心胸开阔,气派雄沉。汉赋也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正确估计它作为一代文学正宗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实事求是说汉赋,汉赋是“一代之文学”,在文学史上有其不可抹杀的存在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过深刻影响,但是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赋体成就并不很大。,汉赋之后的赋,4.俳赋,又称骈赋,是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其主要特征是追求字句整炼、音律和谐,有的还讲究平仄合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