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136606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本资料为此题型)案列分析: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口语情景创设 实践智慧教学设计:1.教案设计(目标、导入、提问、结束、板书)2.对文本进行分析一、课程论一、性质观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和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性质)。(一)工具性1.最早提出“工具说”的是叶圣陶,张志公是叶圣陶“工具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2.工具性的本质是言语能力性。言语能力是指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a.言语能力是思维能力:思维要借助语言来进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反应着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人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言语过程也就是思维

2、的过程。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一体两面”的关系。b.言语能力是交际能力:语言的基本功用在于交际,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实质是言语交际能力。c.言语能力是审美能力:对语文的理解听话和阅读,实际是对美的感受和欣赏;对语文的运用说话和作文,实际是对美的表现和创造。(二)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深化,它对于语文课程建设、语文教材编制、语文教学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要拘泥于语言符号的分析识记和技能技巧的反复操练,而应该把教语文和教做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语言文字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学校语言文字的同时感悟、品味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情感、,以此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思想认

3、识,丰富情感世界,获得精神成长。(三)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语文课程既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的“工具学科”,又是以门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格个性有着广发而影响深刻的人文学科。2.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这里“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3.从事语文教育,既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作为根本目的,又要照顾到语言文字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成长、人格发展的影响,而不允许把二者割裂开来,或作机械

4、的语言符号操练,或作孤立的人文说教。人、文同行、语言和精神一起成长,语文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二、功能:基础功能和文化功能1.基础功能:学习基础功能、精神奠基功能。2.文化功能: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扬热爱本国的母语、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三、目标1.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如何把三维目标融合起来?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显然,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性、前提性目标,同时应更新传统的知识观念。关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重视知识、技能学习方式与策略的指导,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具体而言,要改变知识的呈

5、现、表达与评价方式,使知识动态化、过程化;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活动、实践、探究中体验知识的丰富蕴含,获得知识多方面的价值,实现知识向能力、情感、素质的转化。概而言之,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课标的“

6、文眼”,课标强调是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体现了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三点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三是语文学习内容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解读的多元性b.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c.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概括地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做到:a.首先,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7、和学生观。语文知识是人文性的不应该被僵化,学生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独立存在,是不应当被人塑造和控制的。b.其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能够控制课堂局面,走下讲台深入课堂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运用恰当的语文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有必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就应该采用。“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适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追求热闹的形式。c.再次,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渴求解答的欲望,还可以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信心,大胆质疑大胆探索

8、。“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d.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同时激发竞争意识。课堂讨论之前先要求独立思考,不准发言,将各自的疑惑或观点作简要记录之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话可说。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准备之后带到课堂上交流,这要求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e.除此之外,培养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一方面规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

9、生平等对话”就是师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师传生.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a.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的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五、高中教育语文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六、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的基本精神1.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2.彰显时代需要的语文能

10、力3强调语文课程实践性本质 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1.积累整合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八、语文课程评价(一)含义:语文教学评价,又称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它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三)方法1.定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自我评价 4.激励性评价二、内容论一、阅读教学(一)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2.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进行情感体验3.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感图式,形成良好的语感4.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5.培养学生阅

11、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6.让学生具备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7.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8.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二)基本原理(1)整体把握1.对文本进行整体观照2.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展开教学3.不能肢解有机整体,断章取义的说教4.把分析段落作为把握文本整体的手段(2)创设情境1.引导体验2.音乐渲染3.形象展示4.角色表演(3)比较阅读(4)互动对话1.教师、学生、教材编者作为读者与文本的阅读对话2.教师、学生与教材编者的对话3.教师、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PS对话的策略:A提问与求解B还原与填补:艺术感觉的还原、写作版本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价值的还原、语境的还原(5)质

12、疑激思(6)贴近生活1.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2.把阅读所获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3.通过与生活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7)创新阅读(8)读写结合1.优美句段的仿写2.写作技巧的借鉴3.观点的共鸣与争鸣4.通过写促进读的深化(三)阅读能力培养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记忆能力浏览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四)各类文学体裁的阅读教学(1)小说阅读教学1.基本目标:a.小说艺术的要素b.小说对社会生活的反映c.小说所体现的作者生命体验、人生感悟、艺术追求d.小说的叙述视角e.小说的语言风格2.方法:a.在特定环境中考察人物b.透过情节高潮发掘主题思想c.扣住主题思想分析表达技

13、巧d.通过叙述视角的考察体会行文结构的艺术(2)诗歌阅读教学1.目标:a.探究作品的意蕴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b.了解诗歌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c.学习鉴赏诗歌基本方法d.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e.尝试诗歌创作2.方法:a.品韵味:音韵、节奏、抑扬顿挫、平仄对仗b.品意味:诗歌形象中浸透的诗人的感情和思想,分析意象c.品情味:从诗中的人、事、景、物之中品出“情”来d.品兴味:诗歌在语言、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的诗味PS现代诗歌教学1.目标:a.掌握现代诗歌区别于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b.掌握现代诗歌中意象、意脉、意境、意蕴等要素c.掌握新诗中有代表性的诗人创作风格的主要特点d.掌握

14、有关新诗主要流派及其诗歌特点的一般常识e.掌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赏析评价等诗歌鉴赏的常用方法PS古典诗词教学重在文学鉴赏:音乐节奏、内容层次、作者感情、好词佳句在注重文学欣赏的同时、注重作品文化意蕴的探究(3)散文阅读教学1.目标:a.了解散文及文本知识b.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c.体验作品的情感美d.感悟作品的哲思美e.鉴赏作品的形式美2.关键:从文本中分剥出作者的存在3.教学内容:a.写了什么人和事?b.作者对自己写的人和事有什么看法?什么样的感情倾向?c.读者从何处感受到作者对自己所写的人和事的看法与情感倾向?d.读者对散文所写到的人和事,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情感态度?e.读者对作者的看法与

15、情感又有什么看法?又持有什么情感态度?(4)戏剧教学1.目标:a.了解和掌握的一般知识b.丰富学生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c.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d.继承戏剧文化传统,培养学生艺术特质2.方法:a.理清剧本情节b.分析矛盾冲突c.品味人物语言d.重视朗读和表演(5)童话、寓言阅读教学依靠情节的推进,理解所塑造人物形象的本质(五)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1)记叙文的教学1.方法:a.把握记叙类文本的文体特点:内容的真实性 选材的典型性 语言的情感性b.把握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心理特点c.掌握记叙文的教学要点:第一类:简单记叙文阅读教学:理清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思路(顺序、结构、线索)理解中心(反复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