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6125182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调研组,针对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研,采取召开座谈、走访群众、个别交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较为客观地掌握了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一、基本情况xx乡辖x个行政村、x个开发区,共有基层党组织x个,党员x名,村干部x人,其中:大专及以上的x人,中专及高中x人,35岁及以下的x人,36岁至45岁的x人;村级后备干部x人,其中:大专x人,中专(高中)x人,党员x人,致富能手x人;入党积极分子x人,35岁及以下的x人,中专(高中)的

2、x人;“三老人员”x人。建立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扩展型站点1个、基本型站点x个,创建县级“五好”村党支部x个、“五好”学校党支部x个、群众满意站所x个,全乡共有x名党员帮带x户农户。近年来,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重点开展“一月十落实”、“党员帮带互助组”、“分类定级、争先创优”、党员先进性再学习再教育、“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揭批暴力恐怖罪行”等多种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推进了我乡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

3、村党员干部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个别村党员干部脑子里存在着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思想,认为抓基层组织建设是虚,抓经济建设是实,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没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工作中绝大部分时间忙于抓农业生产,而忽视抓党建,安排部署多,督促检查少,工作成效不明显。二是责任心不强。个别村干部抓基层组织建设的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消极对待、被动适从,工作中有畏难情绪,讲困难多,想办法少,有以一般性工作代替基础性工作,以突击性工作代替经常性工作,以

4、工作方案的制定代替工作的开展,以制度悬挂上墙代替制度落实的倾向,开展工作时紧时松,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一些工作喊在口头上、写在方案中、停留在“档案”内,工作落实不到位。三是工作能力有限。部分村干部虽然对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重要性的认识,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党性修养,对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自身缺乏权威和组织领导能力,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研究不透,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法少。(二)乡党政领导班子个别成员在领导和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主要精力和重点放在村级,由于稳定工作和脱贫致富任务,乡党委长期以来忙于具体事务之中,乡领导和干部没有更多的

5、时间去学习研究政策、理论和农村管理方面的有关知识,政策水平、理论素养、工作方式和执政意识及能力距离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清,缺乏抓农村党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个别成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主动,作风飘浮,不能扎实落实乡党委决策的问题;还有个别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情况不明、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工作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被动应付的现象;此外,个别成员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分管工作滞后,在工作中强调责任多,体贴关爱干部的工作生活少,导致组织不满意、领导不满意、基层不满意、群众不满意。(三)部分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强调研

6、中发现,部分村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村班子在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中缺少思路、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工作上习惯沿袭以往旧的工作模式,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等、靠、要”思想严重,缺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本领。二是个别村虽然成立了共青团、妇代会、矛盾调解委员会等配套组织,落实了具体的人员,但开展活动甚少,不能积极协助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整体作用发挥较差。三是个别村党员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较差,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弱,有的村班子开展党组织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四是个别村

7、干部工作不大胆,“老好人”思想严重,有些村干部怕得罪人,遇事一味迁就,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大,个别年龄较大的村干部思想保守,措施放不开,对于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党员也不敢大胆使用。五是部分村集体经济管理不规范,班子成员服务意识不强,为自己考虑的多,为群众考虑的少,在开展“一事一议”或处理重大村务中不公开,群众满意度不高。六是个别村班子成员组织协调能力较差,不团结,工作打不开局面,研究问题形不成统一意见,达不成共识,开展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不强。(四)缺少保障机制,难以调动村干部积极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农村干部承担大量的工作,而所得的报酬却偏低。目前,全乡村干

8、部享受工资报酬每年平均不超过3500元,除去摩托车加油费、电话费,已所剩无几,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五)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调研中发现,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党团比例倒挂等现象。截至目前,全乡现有村干部x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x人,占x%,年龄在36岁以上的有x人,占60%;农牧民党员x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x人,占x%,年龄在45岁以上的有x人,占x%。部分党员自身素质较低,“双带”能力不强。近两年,各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统一要求,加大了村级“两支队伍”的培养建设力度,各村都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的村级“两支队伍”,但还普遍存在“注

9、重数量,不求质量”、“重发展、轻培养”等问题,一些新发展培养的党员和后备干部在村里还不能担起重任,村干部后继乏力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村个别的党员党性观念、责任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散漫,不能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对支部工作不支持、不配合,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六)个别基层党支部争先创优意识不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动力,深化和创新“三级联创”活动的方式和规范运行机制,调动各级党组织抓“三级联创”活动的积极性,在上级组织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乡结合开展了“分类定级、争先创优”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个别党支部争先创优意识不足,特别是2

10、村,长期处于二类村状态,工作安于现状,推不动,效果不明显;5村由原来的一类村下滑至二类村,干部群众思想不解放,认识不到位,小农思想浓厚,创新意识不足,工作职责不明确,不能统筹协调,顾此失彼,工作看似大家都在抓,落实起来却无人管。(七)种植业结构不够科学化,品种单一在种植业方面形式简单,品种单一,不能充分的利用技术进行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种植过程中浪费土地比较严重,也相应减少了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同时还缺乏较好的技术专业人员。(八)畜牧业在扶持养殖大户、品种改良方面力度不大表现在没有统筹安排,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工作机制。没有将畜牧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制度,强化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形成示范带动

11、、重点突破、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扶持养殖大户上没有做到跟踪管理,在养殖方面缺乏指导。(九)林果业管理经验不足,品种劣质、技术落后表现在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跟不上,没有培养出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并兑现报酬,帮助农户改良更新低产劣质果园,加强林果业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等承诺。(十)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自发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乡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不够开放,使得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而自发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小。三是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建筑业、服务业等。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我乡各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距离主要道路、市场较近、接受信息较为方面的村转移较快,而距离远、接受信息较慢的村则转移较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