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多媒体电脑桌工程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609864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个多媒体电脑桌工程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首个多媒体电脑桌工程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首个多媒体电脑桌工程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首个多媒体电脑桌工程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首个多媒体电脑桌工程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首个多媒体电脑桌工程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个多媒体电脑桌工程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个翻转电脑桌工程师-折叠生活 北京博尚嘉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郭应中,北京折叠生活,北京博尚嘉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多媒体电脑桌,反转电脑桌工程师。故事的序幕电脑桌大家都司空见惯。电脑硕士中国也有几十万个只多不少,两者都可以算是大路货了。可他们会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电脑硕士和电脑桌的故事。郭应中,一个普通的河南青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之后,在同方、中软、用友、浪潮等软件公司混迹数年。虽然每次换工作薪水都能上升,可以他看到了自己在软件行业发展的局限。他觉得,软件行业并不缺少他这样一个平庸的人士。他一直在寻找突破的机会。还是在他在软件行业工作的时候,他的姐姐在北

2、京成立了一个公司,就是现在的北京金纬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牌子不错,又拿到了北京市高技术企业资质,有一批机械、电气方面的行家,主营业务是电气化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业务进展得还比较顺利。但公司的业务类型决定了每个合同的周期都在一个月以上,有的甚至要一年多。因此希望能有一个“每天都能开张”的生意。郭应中于是在业余时间开始琢磨这件事。他利用互联网上销售充气家具、折叠自行车。在房价日益上升、休闲气氛逐渐浓厚的大城市,他的这些产品一路畅销,持续了 2 年多的红火。 “香格格”充气家具、 “折叠生活”折叠自行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非典期间,折叠自行车更是热销了一大批。这段时期是 2002 年 6 月到

3、 2004 年 10 月。买卖虽然红火,但持续不久,运营结构上暴露出来的弊端就开始出现了。对充气产品,他们只是从工厂下单生产,没有创新和研发,产品质量一直不能让人满意,售后服务成为沉重的负担。对折叠自行车,供应链过长,质量和渠道一直受成车厂家和配件供应商的约束,自己投资整个供应链又没有实力。而且两年过后,网上和地面上销售充气产品和折叠自行车的店越来越多。下一步怎么办呢?郭应中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时的他已经有了自己比较明确的发展思路:不盲目追求规模和利润,要建造一个健康和良性运转的商业圈。具体就是用自己的产品和创意,吸引一大批“紧紧围绕这些产品周围”的拥趸者。 “要让一大批人靠我们赚钱” 。已

4、经具有的资金和稳定的利润让郭应中“胆子稍微大了一些” ,开始去做一些产品的研发。对于研发风险, “大不了白干几个月呗!”至于研发方向,他还是看好充气家居和折叠用品。这是他最有感觉的产品。在郭应中看来,充气家居的设计其实就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加原理的应用或者挑战。根据产品用途,合理设计充气胆的排列和组合,就可以做出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充气产品。他改进了多气室充气床(别人的发明) ,让充气床下面可以当柜子用;设计了充气浴缸,让人可以在客厅和卧室里洗澡。设计了汽车顶上的“旅馆” ,让自驾游的人们可以在车顶上的充气床和帐篷里休息可能是他的创意太超前了,这些产品的市场反映都不是太好。真正给郭应中

5、带来机会的产品,是一个叫做“床上笔记本电脑桌”的东西。于是,电脑硕士和电脑桌的故事正式上演了。故事的开始一次,到朋友那里玩,郭应中晚上没有回去。他抱着自己的笔记本在床上上网。朋友向他询问,想听听有什么产品或者项目比较好。郭应中随口说:“我在床上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总是感觉很不方便,如果生产一种可以在床上支撑笔记本电脑的桌子,可以让我躺在床上随心所欲地使用电脑,那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 ”朋友听后转过头睡觉去了,郭应中却被自己的想法触动了:是啊,为什么不能自己设计生产这样一种桌子呢?全国每年笔记本电脑的销量有几百万台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啊!郭应中这么想了,就到网上去查阅各种资料,然后根据国外的一些产品的

6、启发,设计出了一款折叠笔记本电脑桌。出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考虑,郭应中经过考察将自己生产桌子的产地定在了山东,那里也恰恰是宜家家居产品的生产基地。这个产品并不复杂,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第一个样品做好的时候,郭应中把照片发到一个笔记本电脑论坛里。3 天时间,被点击了 8000 多次,回复的帖子有近 100 个。郭应中是一个善于把数据变成结论的人。他认为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已经可以肯定。把这个设计真正的产品化,商业化,做出规模,需要全力以赴。而此时他还在美国的一家软件公司做技术顾问。他需要马上辞职。随着产品图片在网上公布,向郭应中联系要货的已经很多。2004 年 11 月

7、1 日,他果断辞职。他的折叠生活事业部由此才开始结束了“垂帘听政”的时代,有了一位出现在前台的老板。虽然产品申报了专利,并把“折叠生活”注册为商标,郭应中还是认为长久占领市场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的产品系列化、专业化,提高市场占有率,给竞争对手制造高门槛。他认为,要同时有七个系列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每年放弃 3 个系列,增加 4 个系列,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才能有生命力。在研发方面,开始的时候,生产厂家的设计人员是他免费的设计师。 “他们经营丰富,实现能力强,长期以来只能根据外商的图纸打样生产,所缺少的就是设计任务。 ”这样的开发模式虽然几近零成本,但开发速度慢,所以第一年只开发了 4 个系列的产品

8、。到了第二年,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御用设计师” 。此公机械专业毕业,长期从事钢结构的设计,PRO E、INVENTOR 被他运用的滚瓜烂熟。郭应中和伙伴们的创意被设计师在电脑里面实现出三维视图,评测,人体工程尺寸设计,修改,再评测,一个流程走下来,开发周期和开发风险都大大降低。郭应中因此如虎添翼,产品创新和研发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开发新产品一是需要资金,二是面临风险。在资金投入方面,郭应中采用“产品经理合作制”将这一问题轻松化解:从一些看好折叠生活的合作伙伴,包括经销商、供应商,还有看了中央电视台创业人物栏目对郭应中报道就和他联系的观众,选出几位志同道合者,然后一个人投资一个产品,都采用折叠生

9、活的品牌并通过折叠生活的销售网络销售。模具共用,生产工厂共用,品牌共用,渠道共用。同时短时间内集中了资金,化解了风险,财务简单。目前,折叠生活已经有了 4 个合伙人,每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产品。其中一个合伙人投资了 20 万元,开发了 601 产品。这个产品采用全铝合金结构,全折叠设计,光铝合金型材就开了 7 种。目前是郭应中和他的伙伴们最能盈利的产品。既然本文是一个故事,那么我们还要重点说说故事中的人和物。首先说人。故事中的人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个项目做成功了,会说,这个项目有多好啊。但是其实,更多的成功事例都会证明这样一个道理人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郭应中的老家在河南省兰考县。如果不了解

10、,作者绝对不会想到,倒退到 1990 年时,刚刚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的郭先生还是个“不刻意追求另类”的摇滚青年。而 2004年辞职之前,他还是跻身于 IT 行业的计算机硕士。这个至今还拥有四把吉他的 36 岁的大龄青年,当年从武大核技术与核应用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河南的一家灯泡厂。他很快与另外新朋友一起组建了一支从始至终都没有名字的乐队,并经营了一家舞厅。没有起名字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玩的不太好,有名字的话会遭遇到指名道姓的批评” 。郭应中的角色是乐队的吉他手。当时的郭应中根本没把经营当作一回事,只是与伙伴一起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天地里,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纪念和社会的态度。有时他们承包的舞厅

11、里买票进来的顾客还没有乐队的人多。而对此,他们都不在意。半年之后,舞厅关门。大家把收入分了红,去除房租和吃喝费用,每人分了三五十块钱。回忆那段日子,郭应中说,那时其实是在逃避现实。逃避的原因是现实的环境无法满足自己的理想和憧憬。在灯泡厂,郭应中住集体宿舍,前几个月工资是 80 元,如何像自己的主任一样把月薪变成 150 元也是他的理想之一。学生时代的价值观念给他的未来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在骨子里,他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喜欢写诗,当自己的想法无人沟通或者对一个女孩子的感觉不错的时候,写诗成了他排遣的方式。即使 10 年之后,他仍然会给窦唯和王菲、罗纳尔多、杨过写诗。“打下了一些写作功底,对以

12、后写网店里商品描述帮助颇大。 ”这是郭应中讲出的第一个将爱好变成商业资源的优势。那时对他影响最大的有四个人。第一个人是金庸,使他读懂了责任与深情;第二个人是古龙,使他学到了语言的机智与幽默。 “你讲的话别人不爱听那是你的不幸,做商业你没有听众就没有市场,文化和信仰是人们沟通的最好工具” ;第三个人是崔健,他不仅仅找到了叛逆的榜样,更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第四个人是王溯,他学会了调侃与即时寻找乐趣,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如何自己一个人沿着自己的道路不停地走下去,学会孤独但是不寂寞地活下去。 “王溯经历那么多困顿没有自杀,他有他生活的智慧。 ”摄影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黑白时代暗房里活都会干,最有名的摄影

13、家做过的胶卷感光度试验也做过,作品参加过一些没有什么影响的影展” 。虽然后来没有靠摄影吃饭,但是现在他拍摄的广告照片有些半专业水准。很多年过去,环境变了又变,年轻时的爱好虽然没有成为他的事业或专职工作,但是郭应中在后来的商务工作中几乎一个没拉都派上了用场。在灯泡厂工作了 1 年半后,郭应中调到了安阳大学做起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师。这一段时间长达 6 年。之后他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到北京改读计算机专业,并在基础课结束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陆续在同方集团、智杰科技、用友软件、浪潮佳软、易达讯网络等公司担任软件方面的技术工作,直到 2004 年 11 月正式辞职。总结自己的这段经历,郭应

14、中再次把自己否定:在每一家公司工作时间都不长,太张扬、太有想法,老板都不喜欢。最终还是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长达数年的打工生涯并非没有收获。从程序员做到高级技术顾问,IT 行业的相对高薪让他在北京买房安家,小有积累。但最重要的是给他灌输进了企业运作的核心知识。公司换了很多,但做的都是 ERP(企业资源规划,一种应用软件,用软件技术帮助企业优化管理和明确流程) 。先后参与了十几个大型项目,其中不乏知名度很高的上市公司和中央级的行政机关。ERP 软件的思想让他对企业的后台运作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特别是做项目的时候,和客户单位的营销总监、市场经理、办事处主任几乎同吃同住,让他了解了企业经营的大部分环

15、节。企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其中又有共同的部分。了解企业的游戏规则,对于以较小的采购量进入企业的客户名单很有帮助,否则人家是不予理睬的。 “规模再小的企业也是企业,一个人也可以视为一个企业,因为每个人有采购、库存和销售等业务。 ”如果让资源更充分的利用,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很好地解决的问题,郭应中对此的理解可谓深刻。 “ERP 甚至改变了我和别人交往的方式。 ”至于“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篇关于ERP 和分销软件的论文” ,郭应中认为:写论文能够整理自己一段时间来的知识积累,以后还会写。做软件自然不可能离开计算机网络。说道对网络的应用,郭应中有所感慨:对互联网的应用本人可谓不存在障碍,但是网上受骗的经历也有。后来的创业阶段里,在别人仅仅在利用互联网玩游戏、看新闻或聊天的时候,他已经将互联网和网络知识用于自己的经营。 “信息时代,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对信息技术利用的程度!”郭应中重复了比尔.盖次的这句话。他本人也是这句话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机会是专门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这种准备可能不是一年半载,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才有最终的爆发。但是有些人看到一些成功案例的时候,成功背后的积累常常被忽视掉,这也是很多人抱怨别人可以“短期暴富”而自己却做不到的原因。写作,音乐,摄影,管理,营销积累,不停地积累。等一个人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只要一个机会,他就能脱颖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