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75577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德育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重大转型时期,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危害性逐年增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据统计,19992020年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总人数达65万余人,年均增长率为9.57。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个问题的研究上,理论界从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提出相对应的策略。本文在论述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分析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心理、行

2、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且在政治、文化等因素的有机配合下,会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这就需要对传统德育进行改革,实现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型,架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这也是契合时代转换与培育现代未成年人良好德性的必然要求。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 l.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德育意识形态是德育的本质属性,它通过自身理论的逻辑力量和受教育者的情感定向、信念认同等中介,为受教育者所认同和内化并转交为自觉的意志和行为。在我国,现代德育仍然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这是由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社会转型总是意味着社会利益的重组。人们社会生存方式的改变,与之伴随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

3、容的不断丰富。就中国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取代计划机制。社会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社会各群体间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社会地位的变动带来的摩擦与激荡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转型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只能有一个声音,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主体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出现了主体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局面,意识形态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这种形势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要注重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增强

4、未成年人防变拒腐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构建“三位一体”德育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和主渠道作用,我们还应积极探索和选择新的德育方法。要建立“大德育”观念,把德育作为系统工程,实行全方位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开放型德育体制,使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以更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首先,未成年人的学校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社会基本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它的地位和作用在今天变得愈加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是祖

5、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为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职责应是:对未成年人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深入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 其次,未成年人的家庭德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家庭教育要把德

6、育放在首位,从法律和社会责任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子女的问题。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利的人;要教育孩子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从根本上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要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最后,未成年人的社会德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是促进家庭德育改进和提高的重要力量。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初始环境,是培养遵纪守法好公民、抑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关口。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并不是专家,需要外界给予指导。各

7、级妇联,工会、团组织、学校和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在这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通过建立家教咨询中心,开辟咨询热线,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咨询人员,举办广播、电视家教讲座,介绍家教知识,引导家长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去影响、教育未成年人,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关心未成年人,从而实现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化。另外,要充分发挥目前家长学校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父母都应当定期到家长学校接受有关家庭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犯罪预防学方面的知识培训。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关注生命教育 一方面,生命教育要引导未成年人关注生命家园。我们必须引导未成年人认识到,其生死决非个人之事,更是家庭的、社会

8、的和大众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孕育而成,都在社会中成长,每个人都承受着人类文明与文化的熏陶。这些都使我们的生命本真显现为普遍性。也就是说,在生命的层面上,你我他皆连为一体,血乳交融。但是,未成年人在自我生活中往往看不到,也体会不到生命存在的普遍性,而是以个人的人生观处世,这种生活常常会陷入困境,进而使他们产生对生命的轻视行为。为此,教育青少年应该努力把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相互沟通,重建生命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消解生活与生命、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紧张,从而寻到生活意义,觅得生命价值,构建起人的生命家园。 另一方面,关注生命教育要引导未成年人认识生命负面状态所蕴含的积极生命意义。不仅要引导

9、未成年人肯定健康、快乐、成就、幸福等正面的生命状态的意义与价值,更应该引导他们去体会生命的负面状态一如孤独和痛苦的意义与价值,因为正是它们常常直接导致未成年人走向自杀和杀他人的不归之路。为此,生命教育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在烦琐的世界中求得锻炼,在喧闹的红尘中求得恬静,在世俗的环境中求得超然,甚至在不公平的遭遇和突如其来的厄运中求得安慰和自悦。要引导未成年人理性看待生命,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尚生命意志的顽强精神,不要轻易做出伤害生命的恶行。 2.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把公民公共生活领域内的行为准则内化为公民意识,成为其自主行为的一部分。所以,公民道德教育并不属于私人道德的范畴,

10、而是公民在参与国家活动、公共生活时表现出来的公共性要求。公民道德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好公民。一个好公民,他不仅是一个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而且也是一个具备公民素质和美德的人。我国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还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十个规范,分别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在公共生活中的公共行为、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个人的道德要求以及公民与职业活动的关系。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建设的基础,公民教育是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比如家庭、学校、职业场所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还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通过这些场所,培养出具备公民道德的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