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教育心理学题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04021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文档}教育心理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用文档}教育心理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用文档}教育心理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文档}教育心理学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文档}教育心理学题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试卷库 A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D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学方法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3、依据外部或内部线索,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性和 ( C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发散型4、由于儿童心理具有顺序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要 ( B )A、抓好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适应儿童年龄特征5、苛勒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 B )A、试误的过程 B、顿悟的过程 C、循序渐进的过程 D、刺激反应联结化的过程6

2、、好奇心、求知欲,这是 ( A )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生理的内驱力7、主张广泛使用发现法的心理学家是 ( B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布鲁姆 D、斯金纳8、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之一是 ( D )A、多维思维 B、去自我中心 C、思维的可逆性 D、思维的不可逆性9、学习动机的两种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 ( C )A、内驱力 B、诱因 C、学习期待 D、成就动机10、自我效能感最早的提出者是 ( C )A、桑代克 B、布鲁纳 C、班杜拉 D、斯金纳11、能力属于 ( D )A、可控因素 B、外部因素 C、不稳定因素 D、不可控因素12、马斯洛认为,人的

3、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 )A、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的需要13、“死记硬背”,这是 ( C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14、“我要学”,这是 ( D )A、间接动机 B、外部动机 C、近景动机 D、内部动机15、“心理自我”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时期是 ( D )A、童年期 B、少年期 C、幼年期 D、青年初期16、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 B )A、价值观的学习B、行为规范的学习C、能力的学习 D、个性的学习17、人格的核心是 ( D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18、影响自我效能的最主要的

4、因素是个体的 ( D )A、兴趣 B、气质 C、人格特征 D、成败经验19、某儿童的智力年龄是9岁,实际年龄是6岁,其智商是 ( A )A、150 B、100 C、54 D、7520、认知方式又称之为 ( C )A、认知差异 B、非智力因素 C、认知风格 D、人格因素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与教的系统包含的五个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 ( CD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教学环境 D、教学媒体2、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是 ( AC )A、顿悟说 B、试误说 C、建构主义 D、操作条件作用说3、学生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 ABCD )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

5、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自我意识包括的三种心理成分是 ( ABC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5、属于不可控因素的是 ( BCD )A、努力程度 B、能力 C、难度 D、运气6、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BC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7、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 ( AD )A、力求成功的动机B、认知的内驱力C、内部动力 D、避免失败的动机8、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 CD )A、自我中心 B、单维思维 C、思维的可逆性 D、具体逻辑推理9、学生心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

6、要 ( BD )A、循序渐进 B、考虑到其年龄阶段C、抓好关键期D、因材施教10、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将学习分为 ( AB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潘菽。 ( )2、认知风格无优劣之分。 ( )3、6-11岁儿童的心理矛盾主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 ) 4、建构主义主张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 )5、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联结。 ( )6、发现学习即意义学习。 ( )7、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 ( )8、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我

7、努力,往往会提高后继学习动机。 ( )9、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 ( )10、学习是人所特有的,动物没有学习。 (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是错的。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中等,学习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学习效率都不高。2、 惩罚即负强化。这种说法是错的。惩罚与负强化是有区别的,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而惩罚是抑止或消除某种反应,即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

8、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 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是学习的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3、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短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

9、1、怎样根据学生认知差异因材施教?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 D 2 A 3 C 4 B 5 B 6 A 7 B 8 D 9 C 10 C11 D 12 A 13 C 14 D 15 D 16 B 17 D 18 D 19 A 20 C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 CD 2 AC 3 ABCD 4 ABC 5 BCD 6 BC 7 AD 8 CD 9 BD 10 AB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 错 2 对 3错 4对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错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要点)1、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