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策划报告——商业市场分析部分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03579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95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策划报告——商业市场分析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商业策划报告——商业市场分析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商业策划报告——商业市场分析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商业策划报告——商业市场分析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商业策划报告——商业市场分析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策划报告——商业市场分析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策划报告——商业市场分析部分(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策划报告 1 商业市场分析部分 商业市场分析部分 商业策划报告 2 一、 宏观环境分析 一、 宏观环境分析 商业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宏观 经济角度来看,整体经济的发展为商铺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 基础。同时,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也将促进或制约商铺市 场的发展。 1.1. 城市背景概述 城市背景概述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 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 宣城县接壤。至芜湖市区 30 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 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 马鞍山是 20

2、 世纪 50 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现辖 三区一县。不仅城市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地理位置独特,形成了九山 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独特的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城市风光。其城市 建设和环境保护先后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多次表彰,继获得国家卫生 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佳绿化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 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称号后,2001 年又荣获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称号。马鞍山市已成为扬子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南京一小时经济圈 商业策划报告 3 马鞍山自建市以来即被称为安徽的东大门,但在芜湖抢先建成 长江大桥后,合芜高速-芜宣高速-宣杭高速和合宁高速-宁沪高速使安 徽目前拥有了两条通往长三角

3、的快速通道,遗憾的是,它们都不经过 马鞍山。地理位置本就处于长三角边缘的马鞍山这次被推到人为的推 到了边缘化的处境。机场高速、马鞍山长江大桥的立项,以及南京地 铁在今年 5 月地铁投入运营后,轻轨将向江宁延伸,建设速度为每年 不低于 9 公里。宁马联手,使得马鞍山在这场融入长三角的赛跑中赢 得先机。 2.2. 经济因素分析 经济因素分析 马鞍山的宏观经济环境对该市的商业物业的前景有着重要的影 响,现时和未来的经济状况主导了本案的商业定位方向。以下,我们 将通过部分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分析,来探讨现时马鞍山经济发展状 况及对未来的商业发展影响。 马鞍山市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除特殊说明外,以下图表

4、数据均采集 于统计年鉴 ) 指标 指标 单位 单位 2000 年2000 年2001 年2001 年2002 年2002 年2003 年 2003 年 2004 年2004 年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26.17 138.15 154.59 189.17 26509 非农业人口 万人 50.8 51.8 54.2 56.44 58.17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入 元/人 6904 7243 7720 8794 1018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 亿元 35.54 38.26 41.42 46.86 526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1905 1800 4272 8098 1100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 亿

5、元 30.59 34.75 61.68 106.79 145.46 *2004 年数据取自2004 年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最终数据以 2005 年马鞍山统计年鉴为准 商业策划报告 4 2.12.1 国内生产总值总体经济趋势向好 国内生产总值总体经济趋势向好 据 2004 年统计局初步核实数据显示,2004 年各项指标均完成 和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多项指标总量实现新的重大跨越, 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历史性地跻身全省前三位,主要指标 增幅创“九五”时期以来最高水平。2004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 265.0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9.5%,增幅居

6、全省第一,增速 比上年加快 1.3 个百分点为 10 年来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8.13 亿元, 增长 12.5%; 第二产业增加值 183.68 亿元, 增长 23.3%; 第三产业增加值 63.28 亿元,增长 13%。国民经济的加速增长,为该 市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增加了市民的收入预期,营造了良好 的商业消费环境。 国民经济的加速增长,为该 市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增加了市民的收入预期,营造了良好 的商业消费环境。 2003马鞍山市三产分布图马鞍山市三产分布图 第二产业 69% 第三产业 24% 第一产业 7%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加快

7、发 展,个体私营经济推动力增强。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 4440 家, 注册资本为 51.66 亿元;个体工商户达 3.36 万户,从业人员为 5.5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单位:亿元 商业策划报告 5 万人。全年新增私营企业 1271 家,新增个体工商户 8201 户。可见, 在先前的几年城市发展中,私营经济早已登台唱戏,如今开始显现实 力,其部分私营业主必将成为本案的投资、经营或消费的主力客群。 在先前的几年城市发展中,私营经济早已登台唱戏,如今开始显现实 力,其部分私营业主必

8、将成为本案的投资、经营或消费的主力客群。 2.22.2 人口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购买力获得释放 人口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购买力获得释放 马鞍山人口变动表马鞍山人口变动表 119120 122.1 124.09 56.44 54.2 51.850.8 0 75 15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单位:万人 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2004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 124.3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66.22 万人,非农业人口 58.17 万人。2004 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 62 万人,其中:主城区 55 万,当涂城关镇 7 万 人。由趋势外推法预测,至

9、 2010 年马鞍山市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控制目标为 90 万人。 马鞍山城市实际居住人口 (单位:万人) 马鞍山城市实际居住人口 (单位:万人) 2001 年2005 年2010 年2020 年 非农业人口45 56 70 94 农业人口12 11 10 10 暂住人口5 8 10 16 合计 62 75 90 120 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全年新增就业 2.4 万人,其中实现 再就业 1.49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 强,2004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 20.45 万人,领取失业 保险金人数为 2.31 万人;有 20.69 万职工和 8.3

1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 商业策划报告 6 了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 27.3 万人。 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保险工作的开展,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商业繁荣不可或缺的社会保障体系。 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保险工作的开展,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商业繁荣不可或缺的社会保障体系。 2.3 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商业模式可望引导生活新方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商业模式可望引导生活新方式 马鞍山人均可支配收入马鞍山人均可支配收入 6904 7243 7720 8794 10189 0 5000 10000 1500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

11、004年 单位:元 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0189 元, 比上年增长 15.9%;人均消费性支出 7272 元,比上年增长 10%。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 3985 元,比上年增长 27.6%,自 1998 年以来首次 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6.7(城市 经济主要预期目标表明,2010 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将下降至 30)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及恩格尔系数的降低,预示着该市 居民生活方式在不断的改变和升级,根据国中机构分析,马鞍山市的 商业开始步入体验消费的商业模式,对于本案的定位对前瞻性和创新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居民可支配收入

12、的快速提高及恩格尔系数的降低,预示着该市 居民生活方式在不断的改变和升级,根据国中机构分析,马鞍山市的 商业开始步入体验消费的商业模式,对于本案的定位对前瞻性和创新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业策划报告 7 2.4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购买力表现强劲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购买力表现强劲 马鞍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马鞍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54 38.26 41.42 46.86 52.62 0 10 20 30 40 50 6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2004年 单位:亿元 2004 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2.65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2.4%,继续

13、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速。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 实现零售额 46.03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1.4%; 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5.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5%。 市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春节前后,呈现出大卖场唱主角、家电 销售增幅最高、超市销售份额最大的特点。天润发、苏宁、鸿泰、华 联等 16 家大型零售商业、餐饮业监测统计,共实现销售 12803 万元, 同比增长 13.4%。家电企业销售增幅最高,苏宁电器带动了马鞍山家 电销售市场,实现销售 2362 万元,同比增长 62.7%。 由此可见未来马鞍山市的商业消费,特别是批发零售贸易仍然将 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为本案提供适宜的商业物业顺利去化

14、的市场机 会。 由此可见未来马鞍山市的商业消费,特别是批发零售贸易仍然将 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为本案提供适宜的商业物业顺利去化的市场机 会。 商业策划报告 8 2.52.5 对外经济贸易引进外资,成果显著 对外经济贸易引进外资,成果显著 马鞍山实际利用外资马鞍山实际利用外资 1905 1800 4272 8098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单位:万美元 马鞍山在 2004 年继续强化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园区 招商引资的主力作用,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实际

15、利用外资 1.1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35.9%;实际利用内资 38.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7.6%。 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26 个,总投资达 1.29 亿美元。 虽然基数较低,但外商投资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商业消费理念也 将不断更新换代,最终将为新商业的形成和繁荣提供了市场依据。 虽然基数较低,但外商投资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商业消费理念也 将不断更新换代,最终将为新商业的形成和繁荣提供了市场依据。 2.62.6 马钢成功转制对城市商业的影响分析 马钢成功转制对城市商业的影响分析 马鞍山是依托马钢一个超大型国企的支撑,得以不断的扩大 和发展的钢铁城市。在 1995 年国企改制的钟声敲

16、响之前,马鞍山的 城镇居民对马钢的依赖度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 每一户家庭都对马钢有或多或少的联系。1996 年开始马钢减员增效, 踏上了痛苦的国企调整之旅。期间,大量的职工担心下岗,因为谁都 没有做好投身于服务、贸易或零售等属于第三产业的商业经济活动中 去的准备。经济数据表明,在 2001 年以前,马鞍山为了及时调整当 时城市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牺牲了原有的城市发展速度。而如今, 马鞍山真正实现了凤凰涅磐,在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开始大力吸引 外资,发展民营经济,为就业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多种出路:新崛起的 商业策划报告 9 山鹰、星马、中橡、格力、圣班戈等工业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更多的人将进入商业、服务、餐饮、旅游、金融、电信、教育、医疗、 物流等部门。越来越多的马鞍山人将不再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