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讲座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3456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术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摄影技术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摄影技术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摄影技术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摄影技术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技术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术讲座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技术讲座,第一节 光和影的艺术,光和色,什么是光 R:红色 G:绿色 B:蓝色 什么是色 RGB中255为最大值,0为最小值,表示,没有 RGB(255,0,255)值的色彩实际上是由 红色+蓝色组成的:品红色(M),又叫粉色。 RGB和CMYK CMYK模型针对印刷媒介,即基于油墨的光吸收/反射特性,眼睛看到颜色实际上是物体吸收白光中特定频率的光而反射其余的光的颜色。 每种 CMYK 四色油墨可使用从 0 至 100% 的值。 为最亮颜色指定的印刷色油墨颜色百分比较低,而为较暗颜色指定的百分比较高。 例如,亮红色可能包含 2% 青色、93% 洋红、90% 黄色和 0% 黑色。 PS中拾色

2、器-RGB(加色)与CMY(减色)是互补色, RGB以黑色为底色加,即RGB均为0是黑色,均为255是白色 CMY以白色为底色减,即CMY均为0是白色,均为100%是黑色(但在实际中,由于油墨的纯度等问题这样得不到纯正的黑色,因此引入K) CMYK为什么最后面的K是黑色,而不是black的第一个字母。主要是为了区别蓝色blue.,光 影,光一旦落在视网膜上,便开始了视觉过程的新的一步。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两种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较暗的环境亮度下主要是杆细胞的活动,称暗视觉;在明亮的环境中则主要是视锥细胞的活动,称明视觉;在中等亮度范围,两种感光细胞均参与视觉称间视觉。当从亮处突然进入暗

3、处时,视觉系统对光的敏感度是随时间逐渐升高的,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与暗适应相反的过程称为明适应。明适应的进程要快得多,通常在几秒内敏感度就逐渐恒定。光感受器对光的敏感性还与光线的入射方向有关。正入射时敏感性最高,随入射角增加迅速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摄影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直射光线。,直方图光、影对像素的反应,直方图的含义 在一张图片的直方图中,横轴代表的是图像中的亮度,由左向右,从全黑逐渐过渡到全白;纵轴代表的则是图像中处于这个亮度范围的像素的相对数量。在这样一张二维的坐标系上,我们便可以对一张图片的明暗程度有一个准确的了解。,绝对亮度范围,0,255,正常的曝光,如何获取正常的曝光?,白加黑减

4、,摄影中的用光,光的特质,最能表现质感的光源光性 摄影布光既要表现物体的形状、色彩,又要真实地再现出质感。比较说来,质感表现往往要比前二者困难,但三者又密切相关。一般说来,被摄体的质感表现恰当了,色彩还原也会真实,形状也会有相应的塑造,即使是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特征,也会是在此基础上去完善。因此,质感表现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质感在摄影中表现为对被摄体的表面结构的组织和性质的反映。表现得好,影像应该是十分逼真,将被摄体的物理性质,如软硬、轻重、粗细、糙亮、干润都真实地再现,并通过审美的通感作用甚而能将手感和味觉都视觉化。,光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质感表现,需根据它的表面结构的特点对光源的发光性质进行选择

5、。被摄体表面结构的光亮或粗糙,需要使用不同软硬性质的光源来进行表现和刻画,而光位的不同又往往会加大这种区别。例如柔光适于表现光洁度高的被摄体,并且可以弱化明暗反差;而硬且侧低的光宜于刻画质地粗糙的表面,并会提高被摄体原来较弱的反差。摄影中最常用的光,尤其是主光和辅助光,大都会选用适当柔和而均匀的泛光或散射光,装饰光一般会硬一些。硬而强的光虽少用,但对特殊被摄体或特殊的拍摄要求则又必不可少。 总而言之,对光源发光性质软硬的选择,主要来自对被摄体表面刻画的要求。,光的面积,均匀的覆盖面光源面积 光源面积的不同会影响光源的发光性质。 最明显的例子是阳光。当晴空万里时,阳光明亮,被摄体明暗分明,影像清

6、晰,投影浓重。这时的阳光可视为点光源。如果是薄云蔽日,光则柔和,被摄体反差减弱,投影亦不深重,被摄体能产生适度的立体感。此时的光源犹如在点光源前加了一层半透明扩散屏。在阴天,光失去了方向性,被摄体各部位、各方向的受光程度差别不大,明暗反差甚小,这时的光则象是一个巨大的面光源。 如此而言,光源的面积对被摄体明暗反差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使用光源的面积或控制光源的扩散程度,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被摄体的造型效果。 通常而言,当需要降低反差时,光源面积要大,覆盖面要超过被摄体。当需要提高反差时,光源面积宜小,光应具有方向性。,光的对比和衬托,重要的对比背景光 背景无论简繁,即便是一张白纸,也要视为

7、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或为衬托、对比主体,或与主体、陪体构成简单的情节。因此,在对背景光的处理时,既要对比,又要和谐。如果处理不当,会使系统布光功亏一篑。 布光要注意的是:一要主体光与背景光兼顾。二要注意辅助光切勿投入背景,并要细心地消除辅助光的第二投影。三要留意背景光的均匀。 背景光因与主体脱离,摄影师的注意力集中在主体,背景光往往易被忽略,或因条件限制,不去尽最大的可能进行仔细的推敲。这都会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患。因此,在整体布光完毕后,要对定位的光效进行审视,仔细测定背景光与主体光的反差,特别要注意主体明度与背景明度相近的局部,以免在影像中可能产生二者“糊”在一起的明度区域合并,会出现主体轮廓难以显现或无法从背景中“跳”出来的现象。 另外,越是单一,越是大面积的背景,越要求背景光从中央到四角的照度均匀一致(除需要渐变或特殊要求外)。对此,不可只凭目光观测来确定。,下节预告: 摄影器材的选择 如何用好手中的相机 摄影中的构图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