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3 经济发展的思路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022946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 3 经济发展的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展经济学 3 经济发展的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展经济学 3 经济发展的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展经济学 3 经济发展的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展经济学 3 经济发展的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 3 经济发展的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 3 经济发展的思路(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 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3 3 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 引子引子 亚洲的崛起亚洲的崛起引子引子 亚洲的崛起亚洲的崛起 3.1 3.1 经济发展思想起源经济发展思想起源经济发展思想起源经济发展思想起源 3.2 3.2 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的思路思路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的思路思路 引子引子 亚洲的崛起:中、日、印亚洲的崛起:中、日、印引子引子 亚洲的崛起:中、日、印亚洲的崛起:中、日、印 日本是东亚经济强国日本是东亚经济强国。日本是东亚经济强国日本是东亚经济强国。 日元是亚洲唯一国际货币。日元是亚洲唯一国际货币。 日日本本是全是

2、全球球第二第二大大经经济体济体,拥有拥有本球大济体本球大济体拥有拥有 全球最大债券市场。全球最大债券市场。 但日本在全球事务上但日本在全球事务上却仿却仿但日本在全球事务上但日本在全球事务上,却仿却仿 佛是重量级的拳手在进行游泳佛是重量级的拳手在进行游泳 比赛比赛美国是总策划者美国是总策划者比赛比赛。美国是总策划者美国是总策划者。 1950年,日本与亚洲其它国年,日本与亚洲其它国 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现在却大相径庭。现在却大相径庭。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 1970198019902000 2003200

3、42009 孟加拉国孟加拉国100150 280380400420574 印度印度110250 3904505405901031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1702904001017巴基斯坦巴基斯坦1702904001017 印度尼西 亚 印度尼西 亚 80490 62057081013602329 韩国韩国2702330 600097901203017074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3901800 2380339038806897 菲菲 律律 宾宾2306907501746菲菲 律律 宾宾2306907501746 泰国泰国210720 1520201021903940 中国中国220 32084011001

4、2303678 中国中国220 320840110012303678 中国香港中国香港 579012520268302586029825 日本日本 194010440 26960352803418039731 新 加 坡新 加 坡 514011840230002123037293 中国主要指标居世界位次中国主要指标居世界位次中国主要指标居世界位次中国主要指标居世界位次 指标20042005指标20042005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6 64 4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6 64 4 人均国民总收入108(180个国家和地区)110(180个国家和地区) 进出口贸易额33 人均国民总收入108(

5、180个国家和地区)110(180个国家和地区) 进出口贸易额3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钢1 煤1 钢1 煤1 讨论:讨论: 这些原材这些原材 原油6 发电量2 水泥1 原油6 发电量2 水泥1 这些原材这些原材 料都第一料都第一 了了,有什有什 化肥1 棉布1 化肥1 棉布1 主主要农要农业业产品产量产品产量 了了,有什有什 么作用?么作用? 要农产品产量要农产品产量 谷物11 肉类11 谷物11 肉类11 籽籽棉棉1 11 1籽籽棉棉1 11 1 3.1 3.1 经济发展思想起源经济发展思想起源经济发展思想起源经济发展思想起源 发展经济学在成为

6、独立 学科之前 3.1.1 亚当亚当.斯密的发展思想斯密的发展思想3.1.1 亚当亚当.斯密的发展思想斯密的发展思想 亚当亚当.斯密(斯密(Smith,Adam)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 )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年),论述了论述了 经济增长和增加国民财富的因素。经济增长和增加国民财富的因素。 亚当亚当斯密第斯密第一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亚当亚当 斯密第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斯密第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 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 经济学提高到一

7、个新的水平。 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 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马克思马克思 欧洲欧洲200年前理财政策多与中国相似,自此书出,英国首先年前理财政策多与中国相似,自此书出,英国首先 采用,遂立今日富强之基。今日中国患贫久矣,和议既立, 必以整理财政为先,译成是书以备参考。 采用,遂立今日富强之基。今日中国患贫久矣,和议既立, 必以整理财政为先,译成是书以备参考。1900年年12月月 27日中国新闻报日中国新闻报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1)国民财富增长国民财富增长决定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数决定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数(1)国民财富增长国民财富增长,决

8、定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数决定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数。 ( 。 (2)资本积累对劳动数量增加和生产率提高有重要作用。)资本积累对劳动数量增加和生产率提高有重要作用。 (3)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国际分工有利于经济增长国际分工有利于经济增长(3)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国际分工有利于经济增长国际分工有利于经济增长。 ( 。 (4)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自由放任。 经济增长三种结果经济增长三种结果进步进步退步和静止状态退步和静止状态经济增长三种结果经济增长三种结果:进步进步、退步和静止状态退步和静止状态。 增长过程不稳定。从均衡状态开始,任何一个向上或向下增长过程不稳定。从均衡状态开始,

9、任何一个向上或向下 的移动力量,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循环变动。的移动力量,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循环变动。 3.1.2 3.1.2 大卫大卫大卫大卫. .李嘉图的发展思想李嘉图的发展思想李嘉图的发展思想李嘉图的发展思想 大卫大卫.李嘉图(李嘉图(Ricardo,D.),研究重点由生产转向分配。),研究重点由生产转向分配。 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1817年)。年)。 (1)国民财富增加方式国民财富增加方式 更多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更多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增增 加产品加产品增加价值增加价值(1)国民财富增加方式国民财富增加方式加产品加产品,增加价值增加价值。 不增加劳动量,提高

10、劳动生产率不增加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产品但不增加价值。增加产品但不增加价值。 (2)扩大资本积累是国民)扩大资本积累是国民 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 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不是减少人口、 就是迅速积累资本。 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不是减少人口、 就是迅速积累资本。 (4)报酬递减约束增长报酬递减约束增长 生产长期趋势:工业报酬渐增,农生产长期趋势:工业报酬渐增,农 业报酬递减业报酬递减。 (3)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4)报酬递减约束增长报酬递减约束增长 业报酬递减业报酬递减。 土地有限,增长将放慢。土地有限,增长将放慢。 (5)经济增长前景令人经济增长前景令

11、人忧虑忧虑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利润率有下降趋势(5)经济增长前景令人经济增长前景令人忧虑忧虑。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利润率有下降趋势。 3.1.3 3.1.3 其他早期发展思想其他早期发展思想其他早期发展思想其他早期发展思想 (1)马尔萨斯的经济发展思想)马尔萨斯的经济发展思想 马尔萨斯(马尔萨斯(Malthus,R.T.)人口原理()人口原理(1798年)。年)。 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人口增长是经济繁荣的认为人口增长是经济繁荣的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人口增长是经济繁荣的认为人口增长是经济繁荣的 表现或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约束条件;表

12、现或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约束条件; 提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停滞的思想。提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停滞的思想。 (2)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 约翰约翰.斯图亚特斯图亚特.穆勒穆勒(Mill,J.S.)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政治经济学原理及约翰约翰.斯图亚特斯图亚特.穆勒穆勒(M,J.S.)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政治经济学原理及 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1848年) 。年) 。 把经济规律分为两类:把经济规律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然的、永恒不变的生产规律;一类是自然的、永恒不变的生产规律; 另一类是人为的、可以改变的分配规律。另一类是人为的、可以改变的分配规律。

13、将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将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逐个作为技术和自然资源等逐个作为将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将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逐个作为技术和自然资源等逐个作为 变化条件观察对投入要素价格升降所起的作用。变化条件观察对投入要素价格升降所起的作用。 “静态的间隙静态的间隙”(19世纪中叶到二战以后世纪中叶到二战以后)静态的间隙静态的间隙(19世纪中叶到二战以后世纪中叶到二战以后) 西方经济学家把注意力从动态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转向 既定资源的静态配置。 西方经济学家把注意力从动态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转向 既定资源的静态配置。 马歇尔马歇尔( h ll)提出渐进的提出渐

14、进的连续的连续的和谐的发展和谐的发展马歇尔马歇尔(A. Marshall):提出渐进的提出渐进的、连续的连续的、和谐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观。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观。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 性性。性性。 熊彼特(熊彼特(J. A. Schumpeter):企业家的“创新”能够 突破现有经济格局,“创新”的间歇性出现引起了经济的 ):企业家的“创新”能够 突破现有经济格局,“创新”的间歇性出现引起了经济的 周期波动周期波动从促进经济增长和发从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周期波动周期波动,从从而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展。 3.2 3.2 经济发展的

15、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经济发展的思路 3 2 1 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思路3.2.1 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思路 发展经济学兴起时,广泛采用。始于发展经济学兴起时,广泛采用。始于1950年代。年代。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森斯坦-罗丹罗丹(PauI NRosensten-Roda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森斯坦 罗丹罗丹(PauI NRosensten Rodan)、 纳克斯、普雷维什、辛格和缪尔达尔等 “先驱”。纳克斯、普雷维什、辛格和缪尔达尔等 “先驱”。 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具有非均

16、衡的刚性, 无法应用主流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 (2)强调非均衡状态。)强调非均衡状态。 (3)经济政策建议经济政策建议重视分配重视分配(3)经济政策建议经济政策建议:重视分配重视分配。 (1 1)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派。 新古典主义的核心是新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市场市场价格价格”机制机制。新古典主义的核心是新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市场市场价格价格机制机制。 发展中国家商品经济不发达,价格、市场远未形成体系。发展中国家商品经济不发达,价格、市场远未形成体系。 新古典主义把经济看成是边际的、增量的调节。新古典主义把经济看成是边际的、增量的调节。 发展中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