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7074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 预后评估,心肺复苏后转归类型 1.清醒 2.死亡 3.昏迷:大约10%开始昏迷的患者,半年 内神经系统预后好 对于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 和经济学意义。,预后判断:,1.临床征象 2.脑电图 3.诱发电位 4.神经生物化学标志物 5.神经影像,一 、临床征象,A级推荐,I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24 h肌阵挛癫痫持续状态,心肺复苏后72 h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心肺复苏72 h后的GCS运动评分2分,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 (具有疑问的评估结果必须多次反复进行评估,A级推荐,专家意见)。,格拉斯哥肢体运动评分,6分:可依指令动作:按指令完成2次不同的动作。 5分:施以

2、刺激时,可定位出疼痛位置:予疼痛刺激时,患者能移动肢体尝试去除刺激。疼痛刺激以压眶上神经为金标准。 4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回缩。 3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弯曲,呈“去皮质强直”姿势。 2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伸直,呈“去脑强直”姿势。 1分:无任何反应。,一、临床征象,B级推荐,I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24 h前庭眼反射消失,心肺复苏后48 h角膜反射消失,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 前庭眼反射试验: 将头抬起30,用50ml冰生理盐水或水冲洗鼓膜,若无眼球震颤表示前庭眼反射消失。即使没有明显的眼球震颤,但有轻微的眼球运动就不能判定为前庭眼反射消失。观察1-3min。有些药

3、物可减轻前庭眼反射,包括镇静剂、氨基糖苷、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和抗癫痫药。 (具有疑问的评估结果必须多次反复进行评估,A级推荐,专家意见)。,二、脑电图,B级推荐,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72 h内,脑电图显示全面抑制模式和爆发抑制模式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二、脑电图,B级推荐,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24 h,脑电图显示昏迷模式;心肺复苏后72 h,持续痫样放电;心肺复苏后17d,脑电图无反应性或爆发-抑制比(BSR)增高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二、脑电图,B级推荐,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2448h,脑电图显示全面性痫样放电或全面性周期性复合波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脑电图

4、结果可能会受到药物影响,需注意鉴别假阳性结果(A级推荐,专家意见)。,三、诱发电位,A级推荐,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2472h,双侧N20消失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但双侧N20存在并不意味着患者一定预后良好 体感N20波:就是在用电流刺激正中神经时,头上未能记录到波形,也就是右相应上肢无法感知到外界刺激。,三、诱发电位,B级推荐,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7d,双侧N60(或N70)存在或失匹配负波(MMN)存在可作为预测患者意识转清的指标。,四、神经生物标志物,A级推荐,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增高(24h33g/L、48h65g/L、72h80g/L),或血清S-100B(与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相关)浓度增高(72h0.7g/L)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五、神经影像,B级推荐,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72h头颅CT显示脑水肿,即基底层面灰/白值密度(CT值)比(GM/WM)下降(1.22)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五、神经影像,B级推荐,级证据: 心肺复苏后25d头颅MRI大于10%的脑容积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降低(65010-6mm2/s)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