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ERPMRPERP培训课程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91734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87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ERPMRPERP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管理信息化ERPMRPERP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管理信息化ERPMRPERP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管理信息化ERPMRPERP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管理信息化ERPMRPERP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ERPMRPERP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ERPMRPERP培训课程(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化 ERPMRPERP 培训课程管理信息化 ERPMRPERP 培训课程 ERP 培训课程ERP 培训课程 第一节 ERP 概念及发展史 第二节 ERP 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ERP 系统的计划层次 第四节 ERP 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五节一把手原则 第六节筹备小组 第七节筹备监理 第八节理解 ERP 第九节管理科学化和管理基础工作 什么是 ERP? ERP 是英文 EnterpriseResoursePlanning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管 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 后得到客户付款。 换言之,ERP 将企

2、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 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企业资源规划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合理运用已经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 ERP 通 过 运 用 最 佳 业 务 制 度 规 范 businesspractice 以 及 集 成 企 业 关 键 业 务 流 程 businessprocesses 来发问和提高企业利润,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和企业。 同时,企业处在日新月异的市场机遇、价格和服务水平等的挑战环境中,必须不断改变、改 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往仅仅关注于企业内部

3、的流程改善,产品开发和制造 水平的提高已经不足以面对现时的市场环境。事实说明,处在现代竞争环境的企业要保持生 存和持续发展必须与商业合作伙伴充分协调一以建立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ERP 软件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企业内部业务操作合理化, 同时运用功能丰富的协作/合作技术 collaborativetechnologies 可以帮助企业在跨合作企业群体和贸易伙伴之间提高管理水平, 扩展企业竞争空间和提高综合能力。 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丰富的企业竞争手段和工具,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 ERP 将广阔的网络 商机和传统信息系统中的企业资源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企业、客户、供应商、交易商和企 业员工以前所

4、未有的方式透过网站结合在一起。 ERP 应用成功的标志是:一、系统运行集成化,软件的运作跨越多个部门;二、业务流程合 理化,各级业务部门根据完全优化后的流程重新构建;三、绩效监控动态化,绩效系统能即 时反馈以便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四、管理改善持续化,企业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自我评价 和不断改善管理的机制。 第一节ERP 概念及发展史 ERP 原理 近年来,随着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各种研讨会的大量召开,ERP 像飓风一样 席卷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似乎都觉得自己与 ERP 有关。与此同时,原来的 MRP 软件改头换面变成了 ERP,原来没有相关产品的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 ERP 软件, 似乎只有冠以 E

5、RP 的软件才上档次、够水平。而用户却眼花缭乱,刚刚用上了财 务软件,才知道了 MRP、MRP,又来了 ERP,那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在这一章里, 我们将着重介绍 ERP 的相关概念和它的发展史,以及 ERP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应 用状况。 ERP 概念及发展史 供应链和信息集成是 ERP 原理所依据的两项最基本的概念。理解 ERP,首先要 理解供应链和信息集成。 1.1.1 供应链 供应链(SupplyChain)一词是按原文直译的,也称供应链或供销链,但实质 它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供需链。供给链概念早在 80 年代就已经提出,近年来同后勤保证体系(Logistics)一

6、起,已为制造业管理 文献和软件普遍采用。“logistics” 一词的原意是后勤学,最初用于军事科学; 狭义的后勤只包括武器装备和各种军需品,广义上讲,还包括了军事行动中各类 人员和资源的调动。现代管理往往以 90 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为例来说明 “logistics”的意义,并把它应用于制造业的计划与控制原理中,实现按规定 时间,规定的地点,得到规定数量的“军需品(物料)”。因此,我们可以把 “logistics”理解为一种“需求保证体系”,以与“质量保证体系”相呼应。 供给链虽然是在 ERP/MRP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哲理,但是用它更能说明 ERP/MRP的中心思想。各种用于制造业的现代管理

7、思想,也都融合了供给链的 概念。1997 年起,APICS 的 CPIM 资格考试增加了供给链的内容,说明其重要性。 任何制造业都是根据客户或市场的需求,开发产品,购进原料,加工制造出产 品,以商品的形式销售给客户,并提供售后服务。物料(在 ERP 系统中,物料一 词是所有制造计划对象的统称)从供方开始,沿着各个环节(原材料在制品 半成品成品商品) 向需方移动。每个环节都存在“需方” 与“供方” 的对应关系,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长链,成为供给链。在供给链上除了物料的流 动外还有信息的流动。信息有两种类型,其中需求信息(如预测、销售合同、主 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加工单、采购订单等)同物料流动方

8、向相反,从需方 向供方流动;由需求信息引发的供给信息(如收货入库单、完工报告、可供销售 量、提货发运单等),同物料一起沿着供给链从供方向需方流动。 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提供给自己的效益, 也就是购买商品的市场价值(使用价值)。各种物料在供给链移动,是一个不断 增加其市场价值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因此,供给链也有增值链(Value addedChain)的含义。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其经营战略能使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结 果,同其竞争对手相比,能提供给客户更多的市场价值,同时获取较多的利润。 正因为有市场需求,才产生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而任何业务活动都会消耗一定 的资源。消耗

9、资源会导致资金流出,只有当消耗资源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出售给 客户后,资金才会重新流回企业,并发生利润。因此,供给链上还有资金的流动。 为了合理利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必须通过企业的财务成本系统来控制供给链 上的各项经营生产活动;或者说,通过资金的流动来控制物料的流动。 供给链的原理图见 1.1.1。图中销售一环,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业务,也可能是 企业外部的销售代理,因此,标识在企业的边框线上。 图 1.1.1 供给链原理图 一个企业的原料是它供方的产品,供给链以类似的形式从企业向供方延伸;这 个企业的成品又会是它需方的原料,供给链又向需方延伸。整个社会生产就是一 条首尾相连、交叉错纵的供需长链;

10、它说明企业内部的物流同供需双方的物流是 息息相关的。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必须同它的需方和供方密切相连,并把它们纳 入自己的计划与控制系统。可以说,供给链是一种说明商品生产供需关系的系统 工具。ERP 从供给链的概念出发改变企业的经营战略思想,着眼于供给链上物料 的增值过程,保持信息、物料和资金的快速流动,处理好各个环节的供需矛盾, 以企业有限的资源去迎接无限的市场机遇。要求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最 短的生产周期产生出最大的市场价值和利润。管理信息集成就是要集成供给链上 所有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 据。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还应集成与企业有关

11、的外部信息,包括供 应商和客户的信息;这也是精益生产和敏捷生产的主要精神。供给链处于一个动 态的环境,企业为了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及时作出响应,必须建立信息集成系统。 1.1.2 信息集成 ERP 的一个集成特点, 就是体现管理信息的高度集成, 这是 ERP 同手工管理的主要区别。管理信息集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1、信 息必须规范化,有统一的名称、明确的定义、标准的格式和字段要求;信息之间 的关系也必须明确定义;2、信息的处理程序必须规范化,处理信息要遵守一定 的规程,不因人而异;3、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没 有冗余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

12、整性;4、在范 围上,集成了供给链所有环节的各类信息;5、在时间上,集成了历史的、当前 的和未来预期的信息;6、各种管理信息来自统一的数据库,既能为企业各有关 部门的管理人员所共享,又有使用权限和安全保密措施;7、企业各部门按照统 一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和管理事务处理的准则进行管理决策,实现企业的总体经 营目标。管理信息集成的效果,决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管理水平和人员素 质在质量上的飞跃。信息集成和规范化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规范化管理是 ERP 运 行的结果,也是运行的条件。应当按照统一的程序和准则进行管理,既不因人而 异,随心所欲,又要机动灵活,适应变化的环境。在剧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13、管理信息集成系统必将成为所有制造业在经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1.1.3ERP 概念 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可以从管理思想、 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 询和评估集团 GarterGroup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 在 MRPII(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 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Chain)的管理思想;2)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 /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

14、、第四代语言 (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 ERP 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3)是 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 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图 1.1.2ERP 概念层次图 ERP 的概念层次可如图 1.1.2 所示。所以,对应于管理界、信息界、企业界不 同的表述要求,“ERP”分别有着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本书由于主要是针对于 企业界的应用,因此主要是采用第三种定义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要理解“企业 资源计划”(ERP),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企业资源”。简单地说,“企业资源” 是指支持企业业务运作和战略运作的事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财”、

15、 “物”。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ERP 就是一个有效地组织、计划和实施企业的 “人” 、 “财”、“物”管理的系统,它依靠 IT 的技术和手段以保证其信息的集成性、 实时性和统一性。 ERP 最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 “供应链” 的管理思想, 是在 MRPII 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 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 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最早采 用这种管理方式的是制造业,当时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库存物料管理,于是产生 了 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同时企业的其他业务部门

16、也都各自建立了信息管 理系统, 诸如会计部门的计算机帐务处理系统、 人事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等, 而这些系统早期都是相互独立,彼此之间缺少关联,形成信息孤岛,不但没有发 挥 IT 手段的作用, 反而造成了企业管理的重复和不协调。 在这种情况之下, MRPII 应运而生。它围绕着“在正确的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这样一个中心,将 企业的“人”、“财”、“物”进行集中管理。ERP 可以说是 MRPII 的一个扩展。 第一,它将系统的管理核心从“在正确的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转移到了 “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企业的最大增值”;第二,基于管理核心的转移, 其管理范围和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了其它行业和企业;第三,在功能和业务集 成性方面,它都有了很大加强,特别是商务智能的引入使得以往简单的事物处理 系统变成了真正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在理解 ERP 的概念时,我们必须认识到 : 1、MRP 是 ERP 的核心功能 只要是“制造业”,就必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 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 产)、服务业的主要特点。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