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90611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整理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整理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理学讲稿-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第 3 页 共 3页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等。一、大环内酯抗生素大环内酯抗生素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和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2、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特点: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红霉素肠溶片

3、:糖衣片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和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和耐药; (2)百日咳; (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移位,作用位点是50s亚基。6、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大剂量用药

4、可出现胃肠道反应,无味无霉素会有肝损害GPT升高,发热、黄疸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慎用。罗红霉素(严迪):与红霉素相似,对酸的稳定性好,口服吸收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1-2次/日。阿奇霉素:商品名希舒美,有口服片剂、注射用混悬剂和静滴用剂型。1、耐酸,可口服,吸收较好,半衰期长, qd;2、对G+和G-垧氧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支原体、边团菌、淋球菌的活性比红霉素强;其中突出的是它对嗜血杆菌属(流感和副流感)、卡拉莫拉菌及军团菌属的抗菌活性比红霉素强2-8倍,对肺炎支原体的活性比红霉素强10倍。3、多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多种感染及对边团菌肺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

5、、淋球菌及尿路感染效好。500mg qd 连续3天。乙酰螺旋霉素:是螺旋霉素的乙酰化产物,特点:1、耐酸,口服有效,吸收好,脱乙酰基而释出螺旋霉素,分布广。 2、抗菌活性较弱,与红霉素相似或略低于,临床上主要用于G+引起的呼吸道和软组织感染。交沙霉素:特点:1、对G+菌、厌氧菌作用好; 2、对部分耐红霉素的金葡菌有效红耐药时可选用本品。麦迪霉素:抗菌性能与红霉素相似或弱,但价格贵,少用红霉素耐药菌感染;二、林可霉素类(包括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特点:1、均是由链丝菌产生,林可 7位-OH,克林为Cl,前者注射,后者可口服,作用更强,毒性低;2、对G+菌(耐药菌)效好,对G-无效;3、抑制菌体蛋

6、白质合成50S亚基肽酰基转移酶肽链延伸受阻与红霉素作用位点同,不能合用;4、易渗透到骨组织和关节腔,骨组织中浓度较高(血药浓度的1/3)敏感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和关节感染。三、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由东方链球菌产生的抗生素,属于多肽类化合物,不能口服注射给药;两药作用相似,后者略强,特点:1、对G+菌作用强,G-菌和分枝杆菌作用差(耐药)2、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胞浆膜阶段 青霉素胞浆外;3、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4、不良反应有耳毒性,5、临床上主要用于耐青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肺炎、假膜性肠炎、心内膜炎、结肠炎、败血症等)。课后练习:(一)单项

7、选择题1. 在下列临床常用的抗菌药中,属于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为(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磺胺嘧啶 D.强力霉素2. 下列有关红霉素的论述,错误的是( )A.能耐酸,肠中吸收快而完全 B.体内分布广泛C.肝、胆中浓度高 D.消除以肝代谢为主3. 与红霉素比较,无味红霉素的优点是( )A.能耐酸,口服吸收较快 B.口服无胃肠道反应C.可注射给药 D.肝脏损害较轻4. 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是( )A.乙酰螺旋霉素 B.氯林可霉素C.乙酰麦迪霉素(美欧卡霉素) D.罗红霉素 5. 红霉素临床应用的范围不包括( )A.白喉 B.支原体肺炎 C.百日咳 D.肺结核 6. 对青

8、霉素过敏患者的金葡菌感染,宜选用( )A.苯唑西林 B.红霉素 C.氨苄西林 D.羧苄西林7. 下列药物中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A.氟哌酸 B.痢特灵 C.乙酰螺旋霉素 D.妥布霉素 8. 治疗军团病首选( )A.青霉素G B.链霉素 C.红霉素 D.乙氧萘青霉素 9. 治疗青霉素过敏患者的链球菌感染,宜选用的抗生素为( )A.苄星青霉素 B.红霉素 C.青霉素钠 D.头孢孟多 10. 能很好地透过骨质,并对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有效的药物为( )A.氯霉素 B.克林霉素 C.链霉素 D.四环素11. 红霉素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药物由肾小管滤过排出 B.药物由肾小管分泌排出C.药物被肝脏代谢失活,胆汁分泌排出 D.药物浓集于某些特殊组织器官中 12. 无味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 )A.二重感染 B.抑制骨的生长 C.肝脏损害 D.过敏反应 13. 红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为( )A.抑制转肽酶 B.抑制移位酶C.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D.抑制氨基酰tRNA进入A位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