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9059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8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级中学高三 3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 阅读题 ) 和第卷 ( 表达题 ) 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刘娟 鲁迅先生在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 “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 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 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中国古代

2、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 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 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 “文学” 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 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 ”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 变化是“末” 。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 史、诸子、辞赋等- 著作,但 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 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

3、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 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 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 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 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 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 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 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 2 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 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适

4、用于中国古代文 学,也不能涵盖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有学者提出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但我们的“兼 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中国文学本位。有责任的当代学人并非一味 排斥西方文学观念,而是在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之后,借鉴吸收其中契合中国实际的 文学观念。 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 期文学从政治、 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 觉追求。 事实上 “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 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 二

5、 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类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辞约而旨丰, 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之言 曰: “ 志有之: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钱基 博中国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修辞者谓之文”,足见孔子之 前中国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 的时代,曹丕对文章 “经 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的评价与 左传 所载的 “三不朽” 思想一致, 都表达了建功立业、 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 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他将文

6、学的根本 目的归结到载道教化一途。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 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 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特征。 ( 有删改 ) 1下列对“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文学就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用“魏晋文学自觉说” 乃至“文学的自觉”等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就忽视了中国文学的“本”。 B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根本点 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言志载道的

7、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 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 极目标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则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D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 出来,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3 A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要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能用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 来否定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 B20世纪以来,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更侧重于研究具有抒情性、

8、形象性与典型性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 C在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学观念时,只要坚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的原则,就能 保持中国文学的自身特色和完整性。 D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古代文学生长的学术传统,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不 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月派与创造社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没有立 足中国文学本位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 B近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包含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这和19世纪之前的欧 洲的文学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

9、杂内容,有相似之处。 C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和自觉追求;“ 言以 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体现了中国文学“言志载道”的价值追求。 D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 是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一个明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 其 元 宰 , 松 江 华 亭 人 。 举 万 历 十 七 年 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 属之。坐 失执政意,

10、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 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 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 宗 立 “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 兼 侍 读 学 士 。 时 修 神 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 之例每篇 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 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 。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 起故官,掌詹事府 4 。又二年卒

11、, 年八十有三。 赠太子太傅。 福王时, 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 如忠 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 画集宋、元诸家之长, 行以己意, 潇洒生动, 非人力所及也。 四方金石之刻, 得其制作手书, 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 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 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 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 选 自 明 史

12、 董 其 ) 【注】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仿史赞之 / 例每篇系以 / 笔断书成 / 表进有诏 / 褒美宣付史馆/ 明年秋 / 擢礼部右侍郎 / 协理詹事府事 / 寻转左侍郎 B 仿史赞之 / 例每篇系以笔断/ 书成表进 / 有诏褒美 / 宣付史馆 / 明年秋 / 擢礼部右侍郎 / 协理詹事府事 / 寻转左侍郎 C 仿史赞之例 / 每篇系以 / 笔断书成 / 表进有诏 / 褒美宣付史馆/ 明年秋 / 擢礼部右侍郎 / 协理詹事府事 / 寻转左侍郎 D 仿史赞之例 / 每篇系以笔断/ 书成表进

13、 / 有诏褒美 / 宣付史馆 / 明年秋 / 擢礼部右侍郎 / 协理詹事府事 / 寻转左侍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字” 是古人入学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 于礼貌和尊敬。 “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 外国之往来事。 “疏” 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 作进一步解释。 “ 致 仕 ” 在 文 中 意 为 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3 分) A 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

14、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 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 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 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 就对东林 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5 C 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 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D 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 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5 分) 译文 :

15、(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5 分) 译文 : (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王昌龄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 。 一宿阻良会,清风徒满川。 【注】 潞府: 潞州府, 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客亭: 旅馆。 崔凤童: 作者新结识的友人。 依然:形容思念依恋。 8与诗的首联相比,颔联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9本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 (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李

16、商隐 无题中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 备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的两句是 “,” 。 (2)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描写山中早晚 景色的变化,各尽其妙又互为照应。 (3)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两句,表明精神上的 富足,可以战胜物质上的贫乏。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25 分) 6 两个人的火车站阿成 山坳站是一个小站,这些年来总是他们父子两个在小站上值班。没有人愿意到这个几乎 与外界隔绝的小站来工作,有人甚至认为到这个深山沟里的小站工作等同于流放。的确, 这 里的冬天像寒冷的西伯利亚一样,占去了大半年的时间。 在儿子的印象中,父亲对深夜驶过的那列客车相当看重。那是一列每三天才从小站这里 快速通过,开住南方的旅客列车。即便是到了儿子值班的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