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4版)(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8153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94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4版)(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4版)(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4版)(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4版)(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4版)(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4版)(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4版)(2020年整理).pdf(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3 版) 随着无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类产品的发展, 我国相继颁布实施 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 等法规要求,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总体水平,以保障医疗器械产 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这一基本准则为出发点,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督 促指导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法规规 定,医疗器械的生产首先要具备满足要求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对 于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而言,洁净室(区)的硬件条件 必不可少,因此对于洁净室(区)的环境控制要求得到了行业的普遍 关注。 洁净室(区)是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过

2、程中不 可缺少的生产环境, 其环境控制水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 品的质量。 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械监 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洁净室(区)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 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洁净室 (区) 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 本指南主要以现行医疗器械法规、标准中对于洁净室(区)的规 定为基础, 尤其是以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YY0033-2000) 的相关要求为主,部分借鉴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457-2008) 、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 3 部分:检测方 法 (

3、GB/T 25915.3-2010)等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不同产品生产 2 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执行。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 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可作为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 实施的 医疗器械生 产企业许可证核发、变更、换证等现场检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 系考核、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医疗器 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检查、 体外诊断试剂生 产实施细则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涉及洁净室(区)检 查的参考资料。 二、检查要点及流程 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

4、两 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 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 1.现场观察企业生产、检验洁净室(区)环境 (1)洁净室(区)内人流、物流走向是否交叉。 (2)进入一更是否进行换鞋、脱外衣,洗手,是否设置感应龙 头、长把龙头或脚踏开关龙头、是否设置烘干器,是否设置门档和防 昆虫设施,是否张贴洗手步骤。 (3) 进入二更是否进行穿洁净工作服 (鞋) 或无菌工作服 (鞋) 、 口罩、 帽子、 手消毒。 手消毒剂是否定期更换, 以防止产生耐药菌种。 (4)二更是否设置整衣镜、方便穿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设 施,是否张贴更衣流程。是否设置存衣、挂衣设施。二更中暂存

5、的洁 3 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防污染措施。 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效 遮盖内衣、毛发;对于无菌工作服还能包盖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 物。一更使用的鞋是否与洁净室(区)使用的鞋有效分隔。 (5)是否设置缓冲间或风淋室,洁净室(区)工作人员超过 5 人的,风淋室旁是否设置旁通门。风淋室是否有防止门同时开启的措 施。 (6)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是否穿拖鞋,化妆及佩戴饰物等, 是否将个人物品带入洁净室(区) 。 (7)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 及中间库等辅助功能间。洗衣间是否布置了整衣晾衣区域,是否具备 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消毒灭菌措施, 是否确定了洁净工作服或 无

6、菌工作服存放方式。洗衣间洗衣设施配备是否合理,以满足洗衣、 洗鞋需求。衣服和鞋是否分别清洗。不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使 用的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是否定期在规定级别洁净环境中分别 清洗、干燥、整理和保存,并区别使用。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清 洗是否按要求使用工艺用水。 (8)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及需要使用工艺用水的功 能间是否设置了必要的水路管道、水池,是否标识工艺用水的种类和 流向。是否设置地漏(万级及以上洁净室(区)不宜设置地漏) ,地 漏是否具有防倒灌措施。地漏是否及时清洁、消毒。 (9)是否设置了与产品生产工艺相对应的专用功能间或区域, 如注塑间、干燥间等,其送回风管理和配置

7、的设备是否符合法规、标 4 准规定和工艺的要求,必要时是否设置了缓冲间或气闸室。注塑间内 是否设置了模具存放区域,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0)是否设置了物料入口,入口处是否采用风淋或传递窗, 是否进行净化处理,是否有防止窗同时开启的措施,门窗是否密封良 好。 (11)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独立的成品出口。 (12)生产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于新建实验室 的,生产企业是否分别建立万级下局部 100 级的无菌检验室、微生 物限度室和阳性对照室(包括人流、物流相对独立) 。对于实验室改 造中确有较大难度的,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可共用(但应进行 清场) ,阳性对照室应配备百级洁净工

8、作台;阳性对照室如处于非受 控环境,应提供验证资料,并配备生物安全柜。生产体外诊断试剂的 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用于环境和水质监测。 (13)洁净室(区)的墙面、地面、顶棚表面是否平整、光滑、 无裂缝,无霉迹,各接口处是否严密,无颗粒物脱落,不易积尘,便 于清洁,耐受清洗和消毒。洁净室(区)内的管道、墙上设施与墙壁 或顶棚接触部位是否密封。 (14)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消毒的清 洁卫生工具。 (15)洁净室(区)内不同洁净度功能间之间,门的开启是否 向着洁净度级别高的方向,门是否密封良好。洁净室(区)内回风口 是否被遮挡。 5 (16)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安全

9、门,是否具有敲击工具。 (17)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漆面或木质材质物品。操作台 是否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脱落尘粒和纤维、不易积尘并便于清洗 消毒。 (18)相邻不同洁净级别功能间之间是否设置了压差表,压差 表是否贴有计量校准标识。压差表零点精度是否符合要求。相同洁净 度级别洁净室(区)间的压差梯度是否合理。 (19)洁净室(区)内是否合理设置了温湿度计,是否贴有计 量校准标识。 (20)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空气消毒装置,如设置紫外 线灯,是否设置总开关。紫外线灯管是否定期更换。 (21)产品生产工艺需要使用工艺用气的,是否设置了工艺用 气通道,工艺用气通道是否设置了净化处理装置,空气压

10、缩机是否能 有效防护。 (22)洁净室(区)内特殊生产工序需要 100 级洁净环境的, 是否配备层流罩、洁净工作台等设备。体外诊断试剂阳性物质处理是 否在万级环境下阳性间进行,并配备生物安全柜。阳性间是否具备灭 活设施、 原位消毒设施,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不得对洁净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进行危险度二级及以上的病原体操作的, 空气是否经除菌过滤后 排出。 (23)是否配置了洁净室(区)环境监测设备及配套用实验用 设备,如尘埃粒子计数器、风量罩或风速仪、以及用于沉降菌或浮游 6 菌检测的培养箱(培养细菌或真菌、霉菌)设备和培养皿、配制所用 试剂等。 (24)空调机组设置是否合理,压差表是否进行计量校准

11、,是 否标明初、中效位置及气流走向。使用臭氧方式进行环境消毒的,是 否配置臭氧发生器。对于有干燥要求的,是否配置除湿设备。 (25)不同空气洁净级别区域之间的物料传递如采用传送带时, 是否进行分段传送。 2.查阅企业洁净室(区)有关的管理文件、记录 (1)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平面图,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 是否标识了不同产品、不同工序对应的洁净环境,是否避免了人流物 流交叉。 (2)是否制定了人员卫生管理规定。 (3)是否提供了工作人员进出洁净室(区)的记录,当外来人 员检查或参观时,是否提供了人员登记记录。 (4)是否提供了第三方体检机构出具的洁净室(区)工作人员 定期体检证明, 以控制特殊

12、疾患人员进入洁净室 (区) 直接接触产品。 (5)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手消毒记录。 (6)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的检测记录。 (7)是否对进行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微生物知识等 方面的培训,是否保留培训记录。 (8)是否制定了物料净化管理规定。 (9)是否制定了洁净(无菌)工作服管理规定。 7 (10)是否提供了洁净(无菌)工作服清洗、消毒灭菌记录。 (11)是否制定了洁净室(区)卫生管理规定,包括设备、工 装模具及工位器具清洁存放规定;操作台、场地、墙壁、顶棚清洁规 定以及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规定;消毒剂选择、使用的管理规定; 空气消毒规定;清场管理规定以及

13、洁净环境日常监测管理规定等。 (12)是否提供了工位器具清洗、消毒灭菌记录。 (13)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卫生清洁记录。 (14)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空气消毒记录。 (15)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洁净环境消毒的,是否提供了紫外线 灯使用记录。 (16)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清场记录。 (17)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沉降菌(或浮游菌)监测布点 图。 (18)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日常监测记录。 (19)如果空调系统不是连续开启,是否提供了空调系统开关 时间和洁净室(区)使用时间的记录。 (20)是否提供了工艺用气检测记录。 (21)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第三方检验机构监测记录、检测设 备计量证书。 (22)是

14、否提供了空调机组中效清洗、高效更换、压差监测等 维护记录。 8 参考资料 目 录 第一部分 洁净室(区)基本知识 一、洁净室(区)的定义 二、洁净室(区)的预期用途 三、洁净室(区)适用的产品 四、洁净室(区)的构成 五、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和设置原则 六、洁净室(区)的日常监测项目 七、影响洁净室(区)洁净度的主要因素 第二部分 洁净室(区)管理要求 一、洁净室(区)总体要求 二、洁净室(区)设计和装修要求 三、洁净室(区)环境控制要求 四、洁净室(区)验证要求 五、洁净室(区)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要求 9 第一部分 洁净室(区)基本知识 一、洁净室(区)的定义 洁净室(区)是指将一定空间

15、范围内的空气中的尘粒、微粒子、 有害空气、细菌、微生物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 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 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 具有减少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不论 外在空气条件如何变化, 其室内均能具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 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对于医疗器械而言,洁净室(区) 包括生产区域和检验区域。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YY0033-2000)标准中对洁净 室(区)定义有了明确的规定,即需要对尘埃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 的房间 (区域) , 其建筑结构、 装备

16、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对该房间 (区 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 1 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 (GB/T 25915.1-2010)中规定,洁净室(区)是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 的房间或专用空间。洁净区可以是开放的或封闭的,可在也可不在洁 净室内。 二、洁净室(区)的预期用途 洁净室(区)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大气的洁净度及 温湿度, 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中生产、 制造和微生物检验, 10 此空间我们称之为洁净室(区) 。 三、洁净室(区)适用的产品 (一)适用于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 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以及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生产, 如血管内 支架、骨科植入物、体外诊断试剂等。 (二) 需要控制初始污染菌的医疗器械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