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067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020年整理).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一、连加 计算方法: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或者列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 注意数位对齐,满十进位。注意数位对齐,满十进位。 二、连减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去减第三个数。注意数位对齐,退位。注意数位对齐,退位。 三、加减混合 从左到右计算,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两个竖式连写。可以口算的,不用列竖式。 四、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一、一、多边形含义:由几条边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注意必须是直线、首尾顺注意必须是

2、直线、首尾顺 次。几边形必须用大写的汉子如:四边形不能写次。几边形必须用大写的汉子如:四边形不能写 4 4 边形。边形。 二、平行四边形:形如 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具有不稳定性,易 变形,如家里用的推拉门。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 一、乘法的含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注意是相同数。 二、各部分名称 2 x 5 = 10 读作:2 乘以 5 等于 1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两个乘数分别表示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位置是可以互调的。 (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 既可以表示相同的加数,又可以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4x3=4+4+4 4x3=3+3+3+3 三、1-6 的乘法口

3、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一五得五 一六得六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五十五 三六十八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四六二十四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1.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书写口诀时,不能用阿拉伯数字,要用汉子小写数字。 2.为了使口诀念起来更顺口, 积不满十的,就加“得” 字;积满十的,就不加 “得”字。 3.一个口诀一般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如:三四十二,3x4=12 或 4x3=12。 2 四、乘加、乘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的认识 1、含义: 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作平均分。

4、(平均分时, 无论怎样分, 每份都要分得同样多) 2、方法: (1)先确定每份的个数,再看平均分成几份; (2)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看 每份分得多少。 二、除法的初步认识 1、含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计算。 (出现平均字眼的时候,我们要想到用 除法) 2、各部分的名称 9 3 = 3 读作:读作:9 9 除以除以 3 3 等于等于 3 3。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注意“ ” 要读“除以” ,不能读“除” ) 三、用 1-6 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用补充口诀的形式求商。除数和 商的积等于被除数。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一、线段的初步认识 1、

5、线段的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其长度。 2、线段的画法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1 厘米相当于成人大拇指 的宽度。 2、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 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 3、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的方法:可以从直尺的“0”刻度画起,画多长的线段,就停在相 应的刻度上;也可以从任意一个刻度画到另一个刻度,只要两个刻度之差等于要画的线 段的长度就可以了。要记得标注两个端点。要记得标注两个端点。 三、认识米 1、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做单位,1 米(m)相当 于一张课桌的长度。1 米=100 厘米 2、在比较不同单位的长度时,一定要先统一单位。 3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一、7、8、9 的乘法口诀 除“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以外,根据其他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 算式和除法算式。 二、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 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商。 三、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注意一定要把第一步的得数计算准、记牢,看是否发生进退 位,然后进行第二步。 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要记住抓住物体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