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法制专题教育教案8篇(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064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58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法制专题教育教案8篇(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五年级法制专题教育教案8篇(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五年级法制专题教育教案8篇(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五年级法制专题教育教案8篇(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五年级法制专题教育教案8篇(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法制专题教育教案8篇(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法制专题教育教案8篇(2020年整理).pdf(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法制教育教案(一)法制教育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法在校园中无处不在,法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 2、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明白校园中的违法行为有 哪些,自己怎样做才能不违法,如果遇上违法行为我们应该 怎样用法保护自己。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法律法规的兴趣,使学生愿 意做遵纪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媒体和课堂创设的情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法 在校园中无处不在。 2、自己怎样做才能不违法,如果遇上违法行为我们应 该怎样用法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法律书籍。 师:今天老师带了几本书到课堂,请同学们看看。 (学生读 书名)

2、2、师:这些书你们看过吗?(没有) 3、师:其实这些书籍中的法律条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 . 2 相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与我们生活。 (板书课题) 二、观看实例,学法明理。 (一)课件一:晨会上的升旗仪式。 1、请学生观看晨会上升旗仪式时一年级部分小朋友的 表现。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在影片中发现的不和谐画面, 并说明原因。还可以说一些影片中没有的现象。 3、老师小结,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 第 3 和第 13 条,学生齐读。 4、布置任务:星期五到一年级四个班做有关国旗法 的宣传。 (二)课件二:钱丢失后。 1、影片一:晨会过后,三(1)班的郑凯林同学为爷爷 买七十岁生日礼物的 3

3、00 元钱掉了。 学生说说该怎么办? 2、影片二:郑凯林同学在搜查同学的书包。 学生说说这样对不对,为什么? 看看三(1)班的班主任是怎么说的? 3、情境一:李丽同学是叶凡同学的好朋友,她发现叶 凡同学的一些可疑之处。 学生讨论交流李丽同学该怎么做? 课件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 . 3 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 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4、情境二:老师引导叶凡同学承认和认识到自己的错 误。 学生小组合作想象老师引导叶凡同学承认和认识自己 错误的情景。 全班交流。 学生说说叶凡同学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 课件出示刑法第 151 条规定:盗窃、诈

4、骗、抢夺公 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是管制。 (三)情境三:老师体罚学生。 1、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指出他的错误,并罚他 站。 2、学生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 3、课件出示: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老师不准体罚 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侮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 评学生时不能出现“笨” “傻”等伤害学生自尊的词语。 4、引导学生老师有这种行为时该怎么办?并让学生认 识到老师这样做的苦衷,从而达到体谅老师的目的。 三、总结课堂,感情升华。 1、老师总结板书。 2、向学生推荐百集动画片小小律师 。 . 4 3、课件出示小小律师的片尾曲歌词,学生配乐齐 读。 4、布置

5、课后作业:看看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下用到法 律条文。 法制教育教案(二)法制教育教案(二)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 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 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 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 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 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认真学习法律知 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二、主要内容 (一) 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

6、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 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 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 . 5 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师: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 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如要自觉 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 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 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 的合法权益。 3、

7、法律知识检测 判断题 (1)保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只是学校的责任。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表明我国 用专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 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 (3)社会保护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 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 () (4)国家专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见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责任, 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 () (5)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保 护。 () (6)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 护法保护的对象。 () . 6 (二)正确对

8、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 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 潮流” ,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 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 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 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观看一个小品,主要内容是: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 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 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 论交流)

9、(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 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 年月 11 月 3 日 , 在骑车途中, 不慎将 8 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 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 所报案, 要求周家赔偿损失。 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 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 . 7 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 1000 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 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

10、派出所 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 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 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 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 案例 1. 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 晓雪今年 17 周岁。自今年 5 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 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进行小的赌博, 观看色情淫秽录像,甚至夜不归宿。 叔叔得知此情况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 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 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 “你侄 女愿意住在这

11、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 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 什么法律责任? 案例 2 .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 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 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 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 . 8 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讨论交流) 三、总结 我们未成年人要从小学法、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保 护自己。 法制教育教案(三)法制教育教案(三) 教学内容: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12、;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 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 1999 年 6 月 28 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 通过的,1999 年 11 月 1 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 意义 . 9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 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 出台诸多的法律

13、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 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 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 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 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 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 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

14、到质变的积累、 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 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 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 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 8 类 6 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 . 10 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 长、 爱打群架、 强行索物、 哥们义气、 逞强跋扈、 轻佻放纵、 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 姐们” 、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

15、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 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 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 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 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 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 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 8 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 . 11 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 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 这些人有的从8、 9 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 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 8 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 足 14 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