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008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95 大小:95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df(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小手艺展示小手艺展示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 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 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能准确地进行 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谈话:同学们,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 他准备制作两个漂亮的风筝,这两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 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课件出示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谈话: 你能根据这组信息,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全班交流, 板书学生所提有价值问题: (1) 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 (2)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小强遇到困难了,我们都来帮帮他为契 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

3、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感悟知识奠 定基础。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谈话:求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你会列式吗? 2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2 1 + 2 1 + 2 1 + 2 1 + 2 1 2 1 5 5 2 1 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谈话:为什么求 5 个 2 1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由此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 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所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

4、的和的简便运算。 谈话:比较 2 1 5 这组乘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导出课题:分数乘整数(板书) 【设计意图】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为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服务的,在教学中,从 做风筝尾巴要用多少米布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把原来的乘法 概念扩展到分数范围,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分 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感知算法。 谈话:你能尝试计算 2 1 5 吗?请你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写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自己的想法。 2. 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你能交流一下你的算法吗? 学生可能

5、会出现以下方法:(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方法一: 2 1 5=0.55=2.5(米) 方法二: 2 1 5= 2 1 + 2 1 + 2 1 + 2 1 + 2 1 = = 2 5 =2.5(米) = 2 51 = 2 5 =2.5(米) 方法三: 2 1 5= 2 1 + 2 1 + 2 1 + 2 1 + 2 1 = 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 3 点问题进行提问: 谈话: 2 1 5=0.55=2.5(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体会转 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谈话: 2 1 5 和 2 1 + 2 1 + 2 1

6、 + 2 1 + 2 1 这两个算式相等吗?为什么? 2 5 是怎样得来的? 追问:在方法中,为什么分母 2 不变,单单只把分子 1 和 5 相乘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 主探索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产生了多种算法,有效地落实“解决问 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1)算法的初步优化 谈话:你会计算 18 7 9 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全班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方法一: 18 7 9= 18 7 + 18 7 + 18 7 + 18 7 + 18 7

7、 + 18 7 + 18 7 + 18 7 + 18 7 = 18 63 = 2 7 (米) 方法二: 18 7 9= 18 97 = 18 63 = 2 7 (米) 谈话: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用相加和转化成小数的方法在计算中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看来直接相乘的方法 简便,易于计算。 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通过亲身体 验发现了计算的一般方法,达到了真正理解的目的。 (2) 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 谈话:你能独立解决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这个问题吗? 独立计算 2 1 6,之后请一位同学说

8、计算过程。(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方法一: 4 方法二: 师小结: (3)自主解决问题,巩固算法。 谈话: 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课件出示题 目) 集体订正 2.总结计算方法 谈话:结合刚才的计算过程,根据讨论,你认为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 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要 先约分再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独立思考算法及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领悟思路,理解算法,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 看图列式(自主练习第

9、1 题)(课件出示) (自主练习第 2 题)(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观察,交流图意。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 4 题)(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此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课件随机出示答案) 3.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自主练习第 8 题创编)(课件出示) 用这种涂料粉刷教室,粉刷天花板用了 4 3 桶,粉刷墙壁用了 10 9 桶。 5 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增强知识应用的层次性、趣味性,培养学生提出

10、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所选题目也体现了浓浓的生活味,很强的开放性,练习的过 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民主性。 五、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分数乘整数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 1.出示信息窗 1 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 “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 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

11、,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你能举出几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 生举例:“ 3 2 5 、8 4 3 、 12 7 15 3.师随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并提出要求:“谁能说说这几个算式的意义?” 生:“ 3 2 5 表示求 5 个 3 2 是多少? 8 4 3 表示求 8 个 4 3 是多少?” 4.“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生 1: “ 3 2 5 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 分母不变,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 生 2:“8 4 3 可以运用简便算法,先将整数和分母约分,再计算。” 6 同时教师适时强调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

12、范。 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1 (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 2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 3.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4、5、6 题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第 4 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 如:第 5 题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 6 题运用的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4.限时口算比赛,自主练习 10 看谁

13、算得又对又快。 三、综合练习,张扬个性 1. 自主练习 3 主要让学生练习约分,有一些数比较大的,学生不太好发现,要仔细观察,比如 13/49 21、3/1435,分数的分母和整数的公因数都是 7;262/13 这道题,整数和分数的分母 的公因数是 13,也可以再给学生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如:5/1133、2/1751、5/1938 等。 2.自主练习 7 (1)学生独立审题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渗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也不断变化的道理。 3.自主练习 11 (1)学生审题,独立列式; (2)集体订正,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4.自主练习 12

14、(1)在解决问题时,可让学生数一数自己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7 (2)学生根据自己的心跳次数计算自己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 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自主练习 13 第 13 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第(1)小题要注意一周按七天计算。第(2)小题 是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解决。第(3)小题引导学生理解, 要求这件作品一共用了多少千克萝卜,就是求 50 个3 2 是多少。 第三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 2。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

15、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方法,理解算理。 2.在操作、观察、归纳、反思等活动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意识,培养研究问题的规划能力和反思意识。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积累研究分数问 题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和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在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王芳同学获得了“编织能手”的称号, 她每小时能织 5 1 米长的围巾。(课件出示情境图) 2谈话: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8 (1)王芳 2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2)王芳 2 1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3)王芳 3 2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3. 谈话: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口头列式并说想法,教师板书算式。 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 :每小时织的米数时间=织的总米数。 谈话: 5 1 2 上节课已经学过,表示什么意义? 小结: 5 1 2 求的是 2 个 5 1 是多少或 5 1 的 2 倍是多少,结果得 5 2 。 提问:观察下面两个算式跟上面的有什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