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774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10 大小:95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售后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 21 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 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 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 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基本概述基本概述 公共服务 (publicservice) 狭义的公共服务不包括国家所从事的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一些职能活动,即凡属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维护 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监管行为,以及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整体的操作性 行为,都不属于狭义公共服务,因为,这些政府行为的共同点,是它们都 不能

2、使公民的某种具体的直接需求得到满足。公民作为人,有衣食住行、 生存、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称作公民的直接需 求。至于宏观经济稳定、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等则是公民活动的间接需求, 不是满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务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 某种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监护人, 即他们的子女所需要的,他们可以从受教育中得到某种满足,并有助于他 们的人生发展。如果教育过程中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那么就属于 教育公共服务。但是,诸如执法、监督、税收、登记注册以及处罚等政府 行为,虽然也同公民发生关系,也是公民从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必需 的政府工

3、作,但这些类别的公共活动却并不是在满足公民的某种直接需求, 公民也不会从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动的间接公共需求的满足,所以类 似政府行为都不是公共服务。 主要类别主要类别 公共服务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分为维护性公共服务,经济型公共服务, 社会性公共服务。基础公共服务是指那些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 入,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从事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等活动都需要的基 础服务,如提供水、电、气,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邮电与气象服务等。 经济公共服务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即企 业从事经济发展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以及政策 性信贷等。公共安全服务是指通过国

4、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提 供的安全服务,如军队、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则是指 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满足公民的社会发展活动的直接需要 所提供的服务。社会发展领域包括教育、科学普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社会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公民的生存、生活、发展等 社会性直接需求,如公办教育、公办医疗、公办社会福利等。 按照大的专业属性,还可以如下分类:国防建设、国内与国际公共救助与 灾害援助、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文化经济产业开发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 文明建设、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特色产 业建设、金融保险与消费建设、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发

5、展等。 按照工程专业属性还可以分为:国防工程、公用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安 居工程、法治工程等。 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 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 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 本社会条件。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 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 生存的基本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 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 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 化服务

6、,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 健康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个社会基本公共 服务的范围会逐步扩展,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中国政府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但在操作层面必须明确界定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从中国的现实看,可以运用基础性、广泛性、迫切 性和可行性四个标准来界定。所谓基础性,是指那些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 影响的公共服务,它们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人类发展。所谓基础性,是指那 些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是人所必须的公共服务,它们的 缺失将严重影响人的发展。所谓广泛性。是指那些影响到全社会每一个家 庭和个人的公共服务供给。所谓迫切性,

7、是指事关广大社会最直接、最现 实、最迫切利益的公共服务。所谓可行性,是指公共服务的提供要与一定 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相适应。 从上述标准判断,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 就业服务,是广大城乡居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公共服务,是建立社会安全 网、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成为现 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作用概述作用概述 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的基 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 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承担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功能,是直 接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

8、因素。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推动经济发展的 基本途径。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公平。义务教 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义务教育公平体现着个人成长的起点和未来发 展机会的公平。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造福于人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对于个人来说,健康具有重要的本体性价值,是 衡量人的素质的主要指标。从社会角度讲,健康构成一个社会人口素质的 基础。投资于健康就是投资于未来经济发展,社会拥有了健康就是拥有了 “财富” 。基本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构建规范稳定的 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营造安定有序的 社会环境。就业是民

9、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决定着每个家庭的生计。对劳动者而言,就业和再就业是他们赖以生存、 融入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权利;对社会而言,就业关系 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对经济 发展而言,就业关系到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 的基本保证;对国家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稳定之基,也是安国之 策。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基本公共服务是提高人的可行能力的重要条件基本公共服务是提高人的可行能力的重要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可行能力的提高。人的基本可行能力 对人的

10、自身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也对其他方面的可行能力提高具有举足 轻重的影响。教育和健康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直接影响人们教育水平和健 康水平的提高。教育落后直接制约着个体的技能,他们不得不陷入“收入 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谋生能力差收入水平低”的恶性循环。公共 就业服务,不仅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还关系到人的尊严和自信。 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则为人们提供基本的安全感,而且有可能影响家庭对子 女教育的投资和下一代人的可行能力。 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从 1978 年到 2004 年,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自然资源、资本、劳动 力投入贡献为 68%,全要素

11、生产率的贡献仅为 32%,而且近几年还呈现不断 下降的趋势。劳动力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掣肘中国经 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其迫切性日益凸显。 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控制人口规模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控制人口规模 中国要同时实现人口控制与人口素质提高的双重目标,除了传统的人口数 量控制的措施外,还应当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作用。现实情况表明,为社 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构建社会化养老体系,替代家庭养 老保障模式,消除中国传统养儿防老的保障观念,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口素质。 编辑本段积极意义 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

12、突出社会问题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突出社会问题 在我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地区 间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加、内外需 失衡、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又与我国当前存在的两对突 出矛盾密切相关:一是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总体供给 不足、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二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对政府职能 的新要求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之间的矛盾。公共服务是维护社会基本公平 的基础,通常发挥着社会矛盾的“缓冲器”作用。因此,强化政府公共服 务职能,加快改善我国公共服务状况,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中所 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

13、,顺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有利于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 当前在我国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中,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制, 没有建立规范的政府分工和问责机制,没有形成地区间和城乡之间资源的 公平配置制度,由此严重影响了公共服务所提供的数量和质量,并制约了 公共服务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各级政 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责任,促进政府间间接竞争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健全我 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各种体制机制,引导各级政府逐步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中 心的政府职能观和绩效观。 有利于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有利于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 随着信息化水平和

14、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 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国家之间、地方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也越来越 敏感,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政府在公共服务上花了多少钱,更关心这 些支出取得了哪些效果,对公众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切实的改善。从满 足信息需求的层面来看,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并形成定期公开报 告制度,不仅为政府进一步改善我国公共服务提供决策参考,而且可以满 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提高他们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决 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提升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 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 政府资源配置的职能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还

15、在不断加强。虽然 2005 年我国财 政支出占 GDP的比重仅为 18.5%, 但从政府实际能支配的资源和职能范围看, 我国属于“大政府”国家。面对全球性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政府掌控资源 不断增加的趋势,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率,特别是加强其核心职责 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改善国 民整体福利。 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日趋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以跨国企业为代表的国际 竞争逐步演变为国家间市场、企业、政府、资源等全方位的竞争。政府不 再是传统意义上国际竞争的后台支持,而是直接走上了国际竞争的前沿舞 台。政

16、府作为资源配置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竞争力已经成为决定国家 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政府竞争力又直接取决于其在资源配置中的管理能 力和效率。因此,加快完善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确保政府的高效运行、充 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政 府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性选择。 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社会服务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社会服务 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都是专业服务。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服务的提供可以 来自三个方面,即由营利性的私人企业使用私人资源提供的私人服务;由 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使用社会资源提供的社会服务;以及由公共组织机构使 用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提供的公共服务。可见可见,判断一种服务是否属于公 共服务,关键在于其提供方以及其所使用的权力与资源的性质。所以,现 代社会中的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指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公民(及其被 监护的未成年子女等)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例如,教育服务本身只是特定 专业服务,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才是公共服务, 而为了个人牟利使用私人资源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或私立教育是营利性的私 人服务,而非营利社会组织使用来自捐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