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766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7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培训体系质检人员培训教材 (2)环行电流时,以右手弯曲的四指表示电流方向,则右手拇指所指 方向即为磁场方向。 S 3、变磁生电变磁生电 : 1831 年法拉第又发现当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而切割磁力 线或线圈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在导体或线圈中都会产生感生电动势, 若导体或线圈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则导体或线圈中将产生电流。 4、直导体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方向用右手定则右手定则来判断:平伸右手,拇 指与其余四指垂直,让掌心正对磁场 N 极,以拇指指向表示导体运动 的方向,则其余四指的指向就是感生电动势的方向。 5、电磁生力电磁生力: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又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2、6、电磁力的方向可用 左手定则左手定则判断:平伸左手使 拇指垂直其余四指,手心正对磁场的 N 极,四指 指向电流的方向,则拇指的指向就是通电导体的 受力方向。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分为固定部分的定子和旋转部分的转子,定子中的三相绕 组是固定的,但它接通三相交流电后,会在定子与转子的气隙中产生 旋转的磁场,促使转子也跟着旋转磁场旋转,因此旋转磁场的产生是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旋转的先决条件,下面首先具体介绍一下旋转磁 场。 (一)旋转磁场 1、旋转磁场的产生 在我们所讨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中,旋转磁场是由定子绕组中通 入的三相正弦交流电产生的,其波形图如下图 c 所示,通电后每一相

3、绕组都产生相应的磁场,下面我们以最简单的按星形连接的两极定子 绕组为例,来证明三相绕组所产生的合成磁场是一旋转磁场。图 a 为 两极三相绕组剖面排列图,图 b 为星形连接的三相绕组的电流的参考 方向,为分析方便,我们规定每相绕组电流的正方向是从首端 u1、v1、 w1流入(用表示) ,从尾端 u2、v2、w2流出(用 表示) ,当电流为正 值时,电流的实际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当电流为负值时,表明 电流的实际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而磁场的方向我们可根据电流 的方向按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a.两极三相绕组剖面排列图 b.电流的参考方向 c.波形图 t=0 t=90 t=180 t=270 t

4、=360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三相绕组通电后所产生的合成磁场是一对磁极, 即我们所说的两极电机,而且随着三相交流电变化一周,其所合成的 磁场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一周,由此可以证明三相定子绕组所产生 的合成磁场是一旋转磁场。 2、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 三相交流电按正序 u-v-w 顺时针接入电动机的 u 相、v 相、w 相绕 组时,由此所产生的磁场的转向也是顺时针的(即由电流相位超前的 绕组转向电流相位落后的绕组) ,如果任意调换电动机两相绕组所接 交流电的相序,比如 u 相绕组仍接 u 相交流电,v 相绕组接 w 相交流 电,w 相绕组接 v 相交流电,此时三个电流的相序是逆时针的,则由 此产生的

5、旋转磁场的转向也是逆时针的(也是由电流相位超前的绕组 转向电流相位落后的绕组) 。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电动机的旋转磁场的转向,也即电动机转子 的转向是由接入三相绕组的电流相序决定的,即三相交流电按正序 u-v-w 分别对应接入电动机绕组 u-v-w 的时,电动机按顺时针方向旋 转,而只要调换电动机任意两相绕组所接的电源相序,旋转磁场即反 向转动,电动机也随之反转。 3、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 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当中所产生的旋转磁场合成的只是一对磁 极,该电动机即称为两极电动机,当三相交流电变化一周时,两极电 动机产生的旋转磁场也正好旋转一周,所以两极旋转磁场的转速等于 三相交流电的变化速度,即三相

6、交流电的频率 f,由于我国工业及生 活用电的频率一般为 50HZ,即每秒钟三相交流电变化 50 次,同时旋 转磁场也旋转了 50 转,转速一般用分钟表示,所以两极电动机的同 步转速为:ns=6050=3000 转/分钟 如果三相绕组通电后合成的磁场有两对磁极即四极电机,则当三 相交流电完成一周交变时,其合成磁场只旋转了半圈,所以四极电动 机旋转磁场的转速只有两极电动机旋转磁场转速的一半,即 ns=6050/2=1500 转/分钟。 以此类推,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如有 p 对磁极,则旋转磁场 的转速 ns=60f/p,其中 ns指旋转磁场的转速 f 指三相交流电的频率 p 指磁极对数。 (二)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1)转子感生电流的产生 当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通以三相对称交流电时,在定子和转子间便 产生以转速 ns旋转的旋转磁场(电能生磁),由于转子开始时是静止 的,所以转子导体将被旋转磁场切割,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我们 也可以把磁场看成不动,而转子导体相对磁场旋转切割磁力线从而 产生感生电动势(即 1831 年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现象也称“动磁生 电” ) ,由于转子导体两端已被短路环短接,导体已构成闭合回路, 所以转子导体内也相应产生感生电流。 (2)转子电磁力矩的产生 有感生电流的转子导体即为通电导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就会受到 电磁力的作用(电磁

8、生力) ,产生电磁力矩带动转子旋转,而且我们 还可以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转子导体的旋转方向, 与旋转磁场的方向是相同的,只不过是以略小于 旋转磁场转速 ns的速度运转的。(如图所示)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转差率 电动机的转子产生感生电流并受电磁转矩作用产生旋转,主要 是由于转子和旋转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也就是说二者之间保持 着一定的转速差,这是异步电动机能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如果转 子转速达到旋转磁场的转速,即达到同步转速时,二者间相对静止, 转子导体也就不再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于是转子导体也就不能产 生感应电动势,当然也不可能有感生电流和电磁转矩,转子转速就 会开始变慢,而另一方面,一

9、旦转子转速变慢,转子与旋转磁场间 又重新产生相对运动,使转子重新受到电磁转矩的作用,迫使转子 加快转速,这对矛盾的结果,必然会使转子转速最后基本稳定在某 一转速 n 上,由于这类电机的转速 n 总是低于同步转速 ns,所以把 这类电机叫做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又因为这类电动机的转子电流是由电磁 感应产生的,所以也把它们叫做感应电动机。 为表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同步转速之间的关系,我们引 入转差率的概念,所谓转差率就是同步转速 ns与转子转速 n 之差对 同步转速 ns之比,用 s 表示,即: s=(ns-n)/ns 转差率是电动机的一个重要参数,我们要记住其三个特定的工 作点: (1)电动

10、机启动的瞬间,旋转磁场虽已产生但转子尚未转动, 此时 n=0,则 s=1; (2)电动机空载运行时,空载阻力很小,转速很高 n0约等于 ns,所以 s 很小,一般在 0.005 左右; (3)电动机额定运行时,有额定转速 nN,额定转差 sN, 0sNpt,则这批产品不予接收。但实际中除非进 行全检,不可能获得 p 的 实际值,因此不能以此来对批的可接收性 进行判断。 在实际抽样检验过程中, 将上述批质量判断规则转换为一个具体 的抽样方案。 最简单的一次抽样方案由样本量 n 和用来判定批接收与 否的接收数 Ac 组成,记为(n,Ac) 。 记 d 为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令 Re= Ac+1

11、,称为拒收数。 实际抽样检验对批质量的判断也即对批接收性的判断规则是:若 d 小于等于接收数 Ac,则接收批;若 d 大于等于 Re,则不接收该批。 上述一次 抽样的判断过程的流程图如图 3.1-1 . 图 3.1-1 一次抽样方案的程序框图 二次抽样对批质量的判断允许最 多抽两个样本。在抽检过程中, 如果第一个样本量 n1 中的不合格 (品) 数 d1 不超过第一个接收数 Ac1,则判断批接收;如果 d1 等于或 大于第一个拒收数 Re1,则不接收该批;如果 d1 大于 Ac1,但小于 Re1,则继续抽第二个样本,设第二个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为 d2, 当 d1+ d2 小于等于第二个接收数

12、 Ac2 时,判断该批产品接收,如果 d1+ d2 大于或等于第二个拒收数 Re2(= Ac2+1) , 则判断该批产品不 接收。其抽检程序如图 3.1-2 所示。 图 3.1-2 二次抽样方案的程序框图 在抽样检验中抽样方案实际上是对交检批起到一个评判的作用, 它的判断规则是如果交检批质量满足要求, 即 ppt,抽样方案应以高 概率接收该批产品,如果批质量不满足要求,就尽可能不接收该批产 品。因此使用抽样方案关键问题之一是确定批质量标准,明确什么样 的批质量满足要求,什么样的批质量不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找到合 适的抽样方案。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检验的对象不同,质量指标也有所不同。如单 件小批生

13、产, 或从供方仅采购少数几批产品, 或由于生产质量不稳定, 批与批质量相差较大,往往视为孤立批。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对单批 提出质量要求,提出批合格质量水平或不可接受的质量指标,如果标 准型抽样方案的 p0,p1,孤立批抽样方案 GB/T15239 中的 LQ。如果 企业大量或连续成批稳定的生产,或从供方长期采购,质量要求主要 是对过程质量提出要求,如 GB/T2828.1.1 中的 AQL 指标。有些质量 指标既不是对单个生产批的,也不是针对过程的,而是对企业检验后 的平均质量提出要求,如企业产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或长期采购的 产品进厂后的平均质量都是检验后的平均质量。又如企业的质量目标 出厂

14、不合格品率 500ppm,这也是检后的平均质量要求(见 AOQL) 。 根据批、过程和检后的平均质量要求都可以设计抽样方案,质量要求 不同,设计的抽样方案不同。但无论哪种方案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一样 的,即满足质量要求的批尽可能接收,不满足要求的批尽可能不收。 换句话说,即应以高概率接收满足质量要求的批;而以低概率接收不 满足质量要求的批。 四、抽样方案的特性 在抽样检验中, 抽样方案的科学与否直接涉及生产方和使用方的 利益,因此在设计、选择抽样方案的同时应对抽样方案进行评价,以 保证抽样方案的科学合理。评价一个抽样方案有以下几种量,这些量 表示抽样方案的特性。 (一)接收概率及抽检特性(OC)曲

15、线 根据规定的抽检方案, 把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交检批判为接收的 概率称为接收概率。 接收概率 Pa 是用给定的抽样方案验收某交检批, 结果为接收的概率。当抽样方案不变时,对于不同质量水平的批接收 的概率不同。 接收概率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超几何分布计算法 (3.1-7) 此式是有限总体计件抽检时,计算接收概率的公式。 式中 从批的不合格品数 D 中抽取 d 个不合格品的全部组合数; 从批的合格品数 N-D 中抽取 n-d 个合格品的全部组合数; 从批量 N 的一批产品中抽取 n 个单位产品的全部组合数. 例 3.1-4今对批量为 50 的外购产品批作抽样验收,其中包含 3 个不合格品,求

16、采用的抽样方案为(5,1)时的接收概率 Pa 是多 少? 解: 这表明使用(5,1)抽样方案对批量为 50 的产品进行验收,如果 批中的不合格品数为 3,则接收该批产品的概率为 97.7%。 2、二项分布计算法 超几何分布计算法可用于任何 N 与 n,但计算较为繁复。当 N 很 大(至少相对于 n 比较大,即 n/N 很小时) ,可用以下二项分布计算 : (3.1-8) 其中 p 为批不合格品率(在有限总体中 p=D/N) 上式实际上是无限总体计件抽检时计 算接收概 率的公式。 在实际应用时, 当n/N0.1,即可用二项概率去近似超几何 概率,于是公式(3.1-8)也可以代替公式(3.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