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718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2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1 页 共 5 页 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 Bottom line teaching design of teachers Ethics 编订:JinTai College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2 页 共 5 页 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师德的底线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德育研究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 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 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研究活动。本教案根据德育 研究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

2、方案的设想 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古人对“教”的最原始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因此,对于从教者来说,首先的要求是其所施值得被教者所 效。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教师”这个概念的认识早已不再是上施下 效那么简单,然而谁也不能否认,“上施下效”是对老师为人师表的 最原始的要求从教者不施,被教者如何效? 当然,今天我们倡导的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师要尊重学 生,要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学生也不需要对教师言 听计从,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对等的关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 以不做表率,相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以 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教育

3、学生、感染学生。暂且不论社会风气如何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3 页 共 5 页 、舆论如何,单从这个层面来考虑,今天对于师德的确认和大力 呼吁是适应课程改革的一个必然过程。 当初面试时,主考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 创新精神哪个更重要?”我想了想,不假思索地回答“二者并重”。 是的,二者并重。我想,也只有二者并重,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 格的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而言,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就像是一 个人的左右手,缺一不可。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创新精神,怎样面 对接踵而来的课程改革?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或缺乏职业道德,还 有什么资格教育学生? 几天的师德培训,对于新课改、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

4、我经过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当然,这种 认识还在不断地深化。结合新课改来看,“教育”这两个字对教师职 业道德的要求达到了另一个高度。 首先,新课改对“为人师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人师表, 要求教师为学生做表率,从生活到学习,各个方面都囊括在内, 这也是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往强调的为人师表,往往还停留在 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上面,而新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4 页 共 5 页 的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更加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 自己的知识,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 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

5、,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任长松:给教师的 18 条建议)南山区教研室郑主任说得好 ,教师必须走学习、实践、科研三结合的道路,才能达到专业化 向职业化发展的目的,教育市场的核心因素就在于教师素质的发 展。一个懂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老师,即使生理年龄和学生有 差距,心理年龄却永远保持年轻,带给学生的是朝气和活力,也 会引领学生学会终生学习,不断进步。 其次,新课改对师道尊严重新进行了反思。以往的观念中, 教师永远是高高在上,学生必须仰着头,只能倾听。然而新的课 程改革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更主张的是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个 体。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提到了更高的层面

6、,不仅仅要把学 生当作是受教育的对象,还要从心灵上接近他们,并允许甚至鼓 励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发掘他们的个性,为学生的发展个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5 页 共 5 页 性留下空间。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容忍异见的度量,师道尊严固 然要提倡,但是这并不是等于学生要“惟师是从”。 最后,新课改淡化了学科界限,初中的科学就是由地理、生 物等好几门课综合而成,即将实践的高中课程改革也淡化了学科 界限,把相关的学科编入同一领域,这也体现了淡化学科界限的 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教师和教师之间也要 形成比从前更加亲密的团结合作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竞争中合 作,善于合作。只抱着自己的教科书埋头苦干的教师一定不会是 适应新课改的教师。 从前远远地看着教师这个职位,只充满了向往与期待,没有 过多的理性的思考;真正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反思,是这两天的 事情。当一个教师,有无奈也有辛酸,有满足也有欣慰,或许还 有挥之不去的挫败感、也有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但是,无论社会 怎样变迁,制度怎样改革,一个热爱自己岗位、热爱学生、富有 进取心的教师,永远都是优秀的教师。或许这也正是吧。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