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案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586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81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 案 安全生产环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方 案 黔春大道北站联络线隧道工程 1.5 环隧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1.5 环隧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人: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编制时间: 1.5 环黔春路隧道项目部1.5 环黔春路隧道项目部 二 O 一四年六月二 O 一四年六月 1.5 环隧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1.5 环隧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为进一步抓好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促进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有条 不紊地开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 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项目职工的安全和健 康

2、,实行检查评价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特制定本安全生产方案。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黔春大道至火车北站联络线 3#隧道分左右幅:右幅 K0+280K0+800, 长 520m;左幅 K0+360K0+860,长 500m,合计 1020m,隧道为贵阳市 1.5 环组成部分。隧区属于溶丘洼地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较简单,下伏地层为三叠系中统贵阳组(T2gy)

3、白云岩夹泥 质白云岩,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水垂直循环带。该隧道下穿即将通车 的贵广铁路大沣一号隧道和长昆客专当面山隧道,主要工程数量:橫 洞 198.868m,隧道 1020m。 三、施工部署三、施工部署 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干好本工程,我标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 有关文件精神,严格遵守与业主签订的安全生产合同,贯彻本行业标 准,整章建制,狠抓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实行项目部经理负责制。 组织健全,制度上墙,责任到人。 3.1 安全领导成员: 组长:邓存俊 副组长:兰剑、何伟甫 成员:李国兵、苏阳宝、陈奎、李正林、彭兵、余青海、杨勇、吴正 荣、李玲 3.2 加强教育、检查指导到位: 项目部进场

4、后,组织健全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认真执行 定期安全教育。项目部安全总负责人邓存俊针对安全工作具体落实并 且制定学习计划和安全规章制度,每天到工地检查指导,对发现事故 隐患和危及到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及时处理改正。对爆破物品的使 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使用手续, 并组织学习,持证上岗。施工中设置安全网,搞好安全绳,戴好安全 帽,同时教育职工在施工现场做好防火、防电、防爆和防坠等防护工 作。 3.3 安全目标 消灭由于施工引起的一切事故,杜绝重伤以上人身伤害事故。争创安 全生产先进单位。 3.4 安全保证体系 严格遵守各类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健全项目部和施工队、

5、班组三级安 全保证体系。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保证令行禁止。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四、施工方法四、施工方法 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衬砌,以锚杆、钢筋网、 湿喷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拱架、注浆小导管、超前大管棚 等支护措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 作二次模筑衬砌。 隧道洞身开挖主要采用台阶法和全断面法钻爆开挖,拱部采用光面爆 破,以最大限度的的保护周边岩体的稳定性,同事减少超挖量,提高 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 五、监控及救援预案五、监控及救援预案 1 现场监控 1.1 开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每道工序及时做好施 工技术

6、和安全技术交底,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1.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隧道衬砌台车上所使用的器材严禁乱 放,防止坠落伤人 ; 动力线通过台车必须用绝缘材料包裹。施工人员, 尤其是电工、喷射工和注浆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1.3 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保持现场管线整齐、灯明、路平、 无积水。易燃物品仓库要设专人防守,危险区要设有栏杆和标志,备 齐消防器材,并能防盗。 1.4 生活区、拌合站、加工场,要符合防水要求,切实做好防洪、防 火等工作,杜绝事故发生。 1.5 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要与房屋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雷管、 引线和炸药应分别存放,存放爆破物品的仓库要安装防爆照明设备

7、, 制定详细的爆破作业规定并严格执行。 1.6 加强工地洞内外用电管理、照明、高压电力线路的架设要顺直, 保证绝缘良好。施工中加强对机具、电器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各种施 工机械和电器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确保用电安全。线路架设高度和照 明度必须符合标准,严防行走运行机械损坏输电线路。 1.7 隧道开挖爆破,应严格按爆破设计和“爆破安全规程” 操作施工。 严格控制装药量,做好软岩的防塌、光爆成形工作。 1.8 加强洞内通风,安设低噪音的通风机械,减少洞内的噪音污染。 严格管理好洞内吸尘器,使洞内粉尘降低到标准范围以内。 1.9 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炸药库、变电站、发电站及提升架及其 它高大建筑,设置

8、防雷设施,防止雷击。 1.10 凡进入现场的人员,均要服从值班员指挥,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 理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进入施 工现场。 1.11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洞内有害气体的监测,尤其对瓦斯气体的检 测,定期进行检测,防止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 1.12 对于不良地质段施工安全方面: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超前地质预 报,提前制定对应的施工方案,充分准备不良地质段的物资、设备, 保障施工安全,同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实地演练。 2 救援预案 2.1 危险源的辨识及技术措施 根据现场环境、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本工程所形成的危险 源的辨识与分析如下; 1.5 环

9、隧道工程危险源分析及技术措施1.5 环隧道工程危险源分析及技术措施 序 号 危险源技术措施 管理制 度 1 临时设施设在泥沼、 悬崖、陡坡、泥石流、 雪崩等危险区域 施工临时设施必须避开泥沼、悬崖、陡坡、泥石流、雪崩等 危险区域 2 生活生产房屋、变电 所、发电机房、临时 油库设在潮湿地基上 1、生活生产房屋、变电所、发电机房、临时油库必须设在干 燥地基上。 2、必须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和防震要求。 3擅自拆除安全标志主要道口、危险作业地带安全标志必须齐全。 4 沟、坑、水塘边缘无 安全护栏 1、沟、坑、水塘边缘必须设醒目的安全护栏。 2、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路段设专人指挥交通。 企

10、业文化 与标准化 工地建设 手册 5 生产生活房屋未保持 防火规定的安全净距 1、活动板房不小于 7 米,铁皮屋不小于 5 米。 2、临时锅炉房、发电机房、变电室、厨房等与其它房屋间距 不小于 15 米。 3、小型油库远离生活区必须 50 米以外,外设围栏。 施工现场 防火管理 制度 6 炸药库、油库、发电 房未设避雷装置 炸药库、油库、发电房必须设避雷装置施工用电 管理规定 7 场内道路急弯及陡坡 地段无交通标志 1、 场内道路经常维护, 保持畅通,载重车辆通过较多的道路, 弯道半径一般不小于 15 米。 2、急弯及陡坡地段必须设置交通标志。 3、与铁路交叉处,有专人看管,配置信号装置和落杆

11、。 4、靠近河流和陡壁处的道路,设置护栏和明显警告标志。 企业文化 与标准化 工地建设 手册 8 电线缠绕在钢筋、脚 手架上 临时线路必须用绝缘物支持 9 电工在接近高压线操 作时,安全距离不够 1、10KV 以下不小于 0.7 米。 2、2035KV 不得小于 1 米。 3、44KV 不得小于 2 米。 施工用电 管理规定 10 电气设备检查维修未 停电 1、电气设备检查维修,一般应停电作业。 2、必须带电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派人监护。 3、检查维修必须由电工进行。 4、检查作业时,电源开关处设置警示标牌,工作完成后方可 拆除。 11 电气设备的传动带、 转轮、飞轮等外露部 位未设防

12、护罩 电气设备的传动带、转轮、飞轮等外露部位必须设防护罩 12 操作人员擅离岗位1、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2、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 3、不得将机械交与无本机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13 操作人员未按机械说 明书操作 1、熟悉机械操作规程。 2、工作前检查。 3、工作中注意观察。 4、工作后检查保养。 14 驾驶员酒后操作1、严禁酒后驾驶机械。 2、严禁机械带故障运行。 15 机械设备未停在安全 位置 1、机械必须停靠安全地点,关闭好操作室。 2、拉上驻车制动闸。 3、坡道上停车要用三角木或石块抵住车轮。 4、夜间有专人看管。 路基主要 施工机械 安全操作 规程 16 开挖及凿孔引

13、起的伤 害 1、人工到达工作地点,要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2、人工开挖作业人员之间要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3、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电钻。 4、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5、钻孔台车行走,速度不得超过 25 米/分钟。 17爆破作业引起的伤害 1、装药与钻孔不得平行作业。 2、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设在洞口 50 米以外的加工地点。 3、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离现场。 4、洞口爆破不得使用黑色火药。 5、爆破后必须经过 15 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 工作面。 隧道施工 应急预案 18 隧道突泥、涌水、坍 方 1、隧道治水方法主要采取以排和堵的方法。 2、 流沙地质隧道施工时应先护

14、后挖, 随挖随封闭, 遇缝必堵, 防止沙粒漏出,并加强防水措施。 3、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 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 事故发展扩大。 隧道施工 应急预案 19洞内运输引起的伤害 1、各类进洞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 2、运载车辆不得超载、超宽、超高。 3、作业人员严禁扒车、追车或强行搭车。 20支护引起的伤害 1、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 2、不得将支撑立柱置于废碴或活动的石头上。 3、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作业人员必须 撤离现场。 隧道施工 应急预案 21衬砌作业引起的伤害 1、脚手架、工作平台、跳板、梯子安装

15、必须牢固。 2、高于 2 米的工作平台应设置不低于 1 米的栏杆。 3、机械转动部分设置防护罩,电动机有接地装置。 4、安装、拆除模板、拱架时,工作地段有专人监护。 5、洞内严禁熬制沥青。 隧道施工 应急预案 22照明引起的伤害 1、开挖、支撑及衬砌作业地段电压 12-36V。 2、成洞地段电压 110-220V。 3、手提作业灯电压 12-36V。 23 通风不及时引起的伤 害 1、含有 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必须在 2mg 以下。 2、氧气不低于 20%(体积计,下同) 。 3、二氧化硅不超过 0.5%。 4、CO 不超过 30mg/m3。 5、氮氧化物应在 5mg/m3以下。 6、S

16、O2浓度不超过 15mg/m3。 7、H2S 浓度不超过 10mg/m3。 8、N 浓度不超过 30mg/m3。 9、隧道内气温不宜超过 28。 10、隧道内空气成份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 11、隧道通风必须保证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 1.5-3m3。 隧道施工 应急救援 预案 24钢筋加工引起的伤害 1、机械设备安装牢固、稳定。 2、钢筋调直及冷拉场地设置防护挡板,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 钢筋操作 安全控制 现场。措施 25焊接作业引起的伤害 1、电焊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品。 2、潮湿地点,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操作。 3、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 4、高空焊接,必须系安全带。 5、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距易燃易爆品不得少 于 10 米。 焊接操作 安全控制 措施 26高空作业引起的伤害 1、必须设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2、高空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 3、与地面有专人负责联系。 高空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