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499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66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 发展报告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百货行业 发展报告 2010 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 作者:楚修齐 第一部分:行业运行态势分析第一部分: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一、行业发展概述 扩内需政策强力驱动,市场购买力稳步提升,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成长迅 速,中国百货业迎来了快速成长的历史机遇。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9.8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 17.1 亿元,增长 9.5%。经 济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宏观环境成为市场最强有力的支撑。 百姓收入逐年增加。百姓收入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构

2、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逐年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 年至 2010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9.7%。其中,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 11.9%。转移性收入、经 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各项收入也保持快速增长。2010 年,全国城镇居民家 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 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 元,增长 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19 元, 增长 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0.9%,实现了 1998 年以来,农民收入增 长首次快于城镇居民。 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地

3、区经济差距缩小。2010 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74.0%、81.2%、80.0%和 82.6%,东部、中部、西部和东 北地区收入比值从 2005 年的 152.3:100.3:100:99.4 变为 2010 年的 147.2: 101.1:100:100.9,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地区经济差 距缩小的结果是百姓收入增加,消费市场空间扩大,区域消费协调发展。来自商 务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0 年我国消费增速在 18%以上的省市占 83.9%。其中, 天津、海南、安徽、江西、贵州、黑龙江、湖南等中等发达地区消费增长较快

4、, 增速均在 19%以上 消费全面提档升级。消费全面提档升级。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3471 元,比 2005 年 的 7943 元增长 69.6%,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 48.1%, 年均实际增长 8.2%。 2010 年全社会实现商品零售 13.7 亿元,增长 18.5%,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 46.0%, 家具类增长 37.2%,汽车类增长 3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27.7%。 “十一五”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衣着支出增长迅猛。据国 家统计局统计,2010 年城镇居民衣着支出人均 1444 元,比 2005 年增长 80.4%, 年均增长

5、12.5%。 其中,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服装、 鞋类支出分别为 1057 元和 323 元,比 2005 年分别增长 83.2%和 83.6%。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 消费支出 499 元,比 2005 年增长 79.7%,年均增长 12.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 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手表支出大幅度增长,5 年间年均增长分别为 26.2%和 24.1%。 惠民政策不断发力。惠民政策不断发力。2006 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为广大农民拓宽了增 收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 1859 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 支出逐年递增,2008 年突破万亿元,2010 年更是

6、超出 1.6 万亿元。与此同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除,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 民,职工养老保险水平逐年递增不断推出并日益完善的惠民利民举措, 有 效改善了人民生活,有力促进了消费市场发展。 消费市场稳步攀升消费市场稳步攀升。2010 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一路 高企,中央政府高度关注采取积极疏导、规范管理、补贴保障等多项干预措施, 随着相关政策措施效力的发挥,CPI 上涨给市场造成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消费 市场保持了平稳运行的发展态势,需求旺盛,增长强劲,市场规模稳步攀升。据 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 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7 万

7、亿元,比上年 增长 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4.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3.6 万 亿元,增长 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1 万亿元,增长 16.2%;商品零售额 13.9 万亿元,增长 18.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3.9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达 37.3%。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市场购买力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年 来, 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高于 GDP 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速。(见附表 1) 附表 1 我国 GDP 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 项目GDP(%)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8、)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20059.99.612.9 200610.710.413.7 200711.412.216.8 20089.08.421.6 20098.79.815.5 201010.37.818.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复杂的市场环境 外商大张旗鼓,竞争愈益深化。外商大张旗鼓,竞争愈益深化。一是战略上大张旗鼓,通过实现独资,招摇企业 旗号,强化品牌张力,以进一步加强市场把控力和行业影响力。二是战术上多管 齐下,在优化整合已有店面资源的同时,拓宽开店范围,深化网点布局,将开店 重点转向快速成长的二三线城市。如今,我国加入 WTO 已有十年,中国已成为外 资的重要集结

9、地。内外资企业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展开全面竞争,竞争促进了市场 发展,也加剧了行业的调整震荡。2010 年,外资零售商屡现窘态:年初,全球 领先的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商家得宝连续关掉 5 家门店后撤离北京;年末,当别的 企业兴高采烈的盘点收成规划未来之际,百思买却在忙着收拾残局。这家进入中 国市场六年的全球最大家电零售巨头的在华所有自有品牌门店惨淡出局;最近, 通胀浪潮又让家乐福卷入了价格欺诈旋涡,遭遇严重信誉危机。挫折无法止 住竞争。2010 年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外资超市竞相发力,在开新店争市 场的比拼中,沃尔玛超市以新开店 49 家的战绩拔得头筹,成为外资零售超市开 设新店最多的企业。尽管由

10、于企业财政影响,家乐福 2010 年在华开设新门店的 步伐放缓,但其新开门店总数也达 30 家,截至 2010 年底,家乐福在华门店总数 为 176 家。大润发、乐购 2010 年在内地新开门店分别为 22 家和 21 家。外商几 乎渗透到广袤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沃尔玛、家乐福在华门店遍及我国华东、华 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南各区域;除暂未染指西南、西北地区外,大润发、 乐购在中国也几乎遍地开花。 近年来,外资加快了由合资合作向独资的转型。外商资本通过股权收购实现 对企业的全面掌控,合作伙伴变身竞争对手,使竞争愈发复杂激烈。2010 年我 国境内新设外商投资零售企业 318 家,同比增长 1

11、3%,实际使用外资是 10.9 亿 美元,同比增长 9.1%。从全国范围来看,零售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度仅占全国实 际使用外资金额的 1%左右。尽管比例不高,但其对我国零售市场的影响却十分 深远。 网络大显神通,挑战传统渠道。网络大显神通,挑战传统渠道。近年来我国网上购物一直以 100以上的高 增长迅速扩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0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 规模达 5231 亿元,同比增长 109.2%,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3.4%。可以 预见,随着 80、90 后逐步成为消费主力群体,新型消费理念及电子时代对消费 方式的深刻影响将日益彰显,网络购物、团购、代购等新型消费方式会

12、继续以超 常规速度迅猛发展。革命性的新型消费方式风靡,未来消费的载体将更加多元, 消费的形式将更加多变,网购以及其它基于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无店铺销售,将 使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激化,更加深化。 市场多元细分,行业整合加剧。市场多元细分,行业整合加剧。随着零售市场的改革开放,商品流通领域内 的竞争不断深化。零售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入行门槛相对较低,因而资本构成 极其复杂,民营、国有、外资、股份来自不同渠道的商业资本,掘金同一市 场。同时,消费需求的多元和嬗变赋予市场无限生机,推动行业不断衍化,百货 店、超市、购物中心.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营销模式的行业企业,争锋同一舞 台。各种零售业态同室操戈,消费

13、品市场烽烟迭起,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行业不 断整合。实力强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凭借资本和市场实力,上市融资并购重组, 跨域开店混业经营,搅起一波波行业洗牌浪潮;中小零售企业攀品牌、拼促销、 比服务,在争夺市场的殊死较量中,扩规模、提速度、争效益。百货超市化、超 市百货化、百货购物中心化、百货专业店化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行业整合愈演 愈烈,讲求质量和效益的行业调整逐步深入,市场竞争日趋白热。 (二)科学的发展战略 几年来,中国百货行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努力借鉴先 进的营销理念和发展模式,以打造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科学规划、实施适合企业 特色,顺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发展战略,行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

14、强,行业发展水平 显著提高。 业态模式混合化。业态模式混合化。一直以来作为零售中坚的百货店,不断调整营销模式,不断摸 索既能充分发挥企业固有优势,又能迎合消费新主张,适应消费新需要的营销模 式。海纳百川,包容发展,采取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不同业态组合模式,是 众多百货店在深入研究市场基础上进行的战略选择。目前,混合化的业态模式已 成为势不可挡的行业潮流。 天津一商友谊名都百货前瞻性地把握并积极实施了多 元组合的混合业态策略,构建了“提毛利、保收入、引业态、压费用”多层次创 利体系。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百联集团的核心企业,是以百货和购 物中心为核心业态的大型综合性商业集团,公司于 1

15、993 年 2 月在上交所挂牌上 市。2009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02.74 亿元,同比增长 11.95%,净利润 4.04 亿元, 同比增长 13.40%, 每股收益 0.37 元。 2010 年, 公司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 大力拓展世博商品经营,强力开展世博营销,并积极拓展新网点,促进经营效益 稳健增长。 2010 年中国百货行业业态模式混合化又有新动向:一是大型百货企业在积 极维持百货主力业态地位的基础上, 猛打购物中心牌。 他们或以主力店姿态挺进, 或置入新物业经营,百货零售的市场热潮与商业地产的开发热潮,共同掀起了购 物中心的发展高潮。二是针对主力消费群的变化,推出定位全新、面

16、貌全新的子 品牌。眼下,有着超前消费理念,热衷并能敏锐感知时尚潮流,注重个性消费, 主张张扬自我的 80 后、90 后新生代正逐渐成长为消费主力军。在这种态势下, 百货企业要巩固既有市场份额,捍卫行业地位,势必设法抓住年轻时尚人群。推 出品牌全新、面貌全新,定位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子品牌,是基于混合业态模式 的全新市场尝试。9 月中旬,王府井百货集团旗下时尚子品牌“hQ 尚客”亮相北 京大钟寺中坤广场。“hQ 尚客”品牌区别于传统王府井百货精品、大众的百货 定位,主要针对 18 至 35 岁的年轻客层,引进了众多知名时尚品牌,店内还汇集 多家时尚水吧、甜品店、咖啡屋等服务空间。7 月下旬,广百集团宣布将在位于 广州高德置地广场的珠江新城项目中,重金打造首个时尚化、潮流化、年轻化的 百货品牌“GBF (Grandbuy Fashion)”。 企业拓展连锁化。企业拓展连锁化。近年来,众多大型零售企业在积极打造企业品牌,努力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开始突破单店模式,探索连锁经营,以寻求更大的成 长空间。 以王府井百货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连锁经营的发展道路上逐步摸索 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