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6417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优质医学)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优质医学)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优质医学)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优质医学)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拔罐法的概述(适应症、禁忌症、流程、评分标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拔火罐,拔 罐 法,1,主要内容,定义及原理 作用 适应症 禁忌症 点火方法 拔火罐方法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2,定义,拔罐法 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 它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方法。,3,罐的种类,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4,原理,负压原理,5,作用,温通经络 驱风散寒 消肿止痛 吸毒排脓,6,适应症 拔罐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 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 急慢性疼痛,如急性扭伤有瘀血、腹痛、背腰痛、痛经、头痛等均可应用; 还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脏腑功能

2、紊乱方面的病证。 此外,如丹毒、红丝疔、毒蛇咬伤、疮疡初期未溃等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7,禁忌症,高热抽搐 凝血机制障碍 皮肤过敏 溃疡 水肿 大血管处 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8,点火方法,闪火法 投火法 贴棉法,9,闪火法,用血管钳夹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2周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在应拔部位上。 优点:比较安全。 注意: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10,投火法 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

3、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11,贴棉法 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12,拔火罐方法,留罐:又称坐罐 走罐:又称推罐 闪罐 留针拔罐 刺血拔罐,13,1、单罐: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2、多罐: 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

4、血时,可按脏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14,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子吸拔于施术部位,留置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 此法常用,一般疾病均可使用,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15,16,17,走罐:,又称推罐,选用口径较大的罐,最好用玻璃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子起下。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

5、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18,闪罐,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病例。,19,留针拔罐,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起针。,20,刺血拔罐,又称刺络拔罐。在应拔罐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21,22,药罐,先在抽气罐内盛储一定的药液,常为罐子的1/2左右,常用的如生姜汁、辣椒液、两面针酊、风湿酒

6、等,或根据需要配制,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法,抽去空气,使罐吸附在皮肤上。,23,操作方法,()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镊子,酒精棉球,打火机,毛巾。 ()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操作方法: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着,用闪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24,操作方法,(4)留罐时间: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施术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时,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大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

7、疤痕;防止吸收过度,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时间虽短,疗效较高。,25,操作方法,(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不可硬拉或旋动。 ()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26,操作方法,(7)部位:肩端、胸、背、腰、臀、肋窝以及颈椎、足踝、腓肠肌等肌肉丰厚、血管较少的部位,皆可拨罐。另外还可根据病情,疼痛范围,可拔个火罐,或个甚至个玻璃火罐。,27,28,29,30,31,注意事项,室温保持在22-25度

8、之间,必要时屏风遮挡病人。 拔罐时应采取舒适的体位,选择肌肉丰厚的部位,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易移动、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32,注意事项,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较紧,吸附有力。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火罐的吸附情况,皮肤颜色。,33,注意事项,拔火罐时动作宜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水泡勿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拔罐时应注意防火。,34,谢谢聆听!,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