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283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5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 框架箱涵施工组织设计 第 1 页 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建筑工程管理接长框架涵施工组织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 1.1.1 改建铁路京九铁路电气化工程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和招标文件等。 1.1.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铁路混凝土与 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及其有关施工的技术 标准、规范。 1.1.3 武汉铁路局颁发的施工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文件。 1.1.4 集团公司质量体系文件,项目施工管理条例。 1.2 编制原则1.2 编制原则 1.2.1 确保工期的原则。严格遵守合同

2、约定及该项工程的施工工期要求;根据工程 特点,合理安排工程施工顺序和工序衔接,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科学组织,均衡 生产,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施工,在满足业主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前完 成。 1.2.2 确保工程质量优质的原则。依据有关文件及规范标准,按照 ISO9001 质量体 系运行,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先进、科学管理、经济实用的原则。在确保工 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测试检 测方法。 1.2.3 确保安全生产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建立 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落实班前安全讲话,

3、狠抓现场生产, 确保安全生产目标实现。 1.2.4 遵守国家法律及铁道部、地方政府的法规。 1.3 编制范围1.3 编制范围 本方案为京九电气工程 K1248+800K1254+000 范围内 10 座接长箱涵(涵-四-9) 二、工程概述二、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改建工程京九电气化工程 K1248+800K1254+000 施工范围内接长箱涵共 有 10 座,其主要用途为排洪。涵洞里程详见下述主要工程数量表。 2.2 自然条件2.2 自然条件 剥蚀丘陵间丘间谷地,丘陵地势起伏,相对高差约 20m,自然坡度约 10 度,辟为旱 地 ; 丘间谷地势平缓,视野开阔,辟为

4、农田。部分地段有水塘分布。地下水为孔隙潜水、 发育。 2.3 主要工程数量2.3 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里程规 格接长长度(m)类型用途 1K1248+833.01-1.01.6m 涵箱12.0左侧接长排洪 2K1248+886.41-1.01.6m 涵箱10.0左侧接长排洪 3K1249+012.61-2.53.0m 涵箱4.0左侧接长排洪 4K1250+025.41-2.02.5m 涵箱3.0右侧接长排洪 5K1250+495.21-2.02.5m 涵箱3.0右侧接长排洪 6K1253+110.01-2.02.5m 涵箱3.31左侧接长排洪 7K1253+206.01-4.05.0m 涵箱10

5、.5左侧接长排洪 8K1253+420.01-2.02.5m 涵箱6.5左侧接长排洪 9K1253+844.51-3.03.5m 涵箱5.61左侧接长排洪 10K1253+855.51-4.04.5m 涵箱4.24左侧接长排洪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工期安排三、施工组织机构及工期安排 3.1 施工组织机构3.1 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机构对涵洞施工进行全程监控、指导。 组 织 机 构 框 图 3.2 施工工期安排3.2 施工工期安排 结合我单位施工队伍自身能力和现场实际情况, 拟定于2008年10月1日开工, 2009 年 1 月 30 日完工,计划工期 122 天。 四、

6、施工工艺及方法四、施工工艺及方法 4.1 前期施工准备4.1 前期施工准备 4.1.1 测量放线4.1.1 测量放线 4.1.1.1 在水准基点复测合格的前提下,利用往返测量将水准点引至涵洞施工地点 附近一稳固处,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作为涵洞施工标高控制点。 4.1.1.2 施工前依据设计要求先彻底清除既有涵内淤积并核对新旧涵衔接处泄水面 标高,依据既有涵的结构尺寸定出涵洞的中轴线。 4.1.2 现场调查 4.1.2.1 依据测量放线,认真核对既有涵接长处的尺寸和标高,核实既有涵洞与设 计涵洞出入口基础面是否相符、确定涵洞施工时基础面标高,核实涵洞接长长度是否正 确。 4.1.2.2 对涵洞

7、施工范围内的线路设备,电缆、管线进行调查,并探测出其准备位 置,迁移前与所属单位进行协商并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4.1.2.3 本涵的接长施工在既有线旁,为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施工前必须了解该 区间的列车运行情况;同时到工务段联系办理有关手续,以便制定防护方案,上报指挥 部、工务段、铁路局审批,并与工务段签定施工安全协议。 4.1.3 劳力、机械安排 对所需劳力和机具实行动态控制管理,各工种和机具按要求时间到达施工现场,作 到合理调配、有效使用,以满足施工要求,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本工程拟投入 5 名经验丰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劳力 100 人,主要机械设备详见附 件。 4.2 施工工艺4.2 施

8、工工艺 既有线接长箱涵施工工艺如下图 箱涵施工工艺框图箱涵施工工艺框图 - 4.3 施工方案4.3 施工方案 4.3.1 既有线防护方案4.3.1 既有线防护方案 施工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定防护方案,本涵接长施工期间采用人工挖孔桩或 组合钢轨桩挡护既有线路基.必要两种方式组合使用.挖孔桩截面尺寸 1.2m*1.4m。挖孔 桩桩底必须挖至既有涵涵基底低 2.0m 以下.挖孔桩身采用 C30 钢筋混凝土. 4.3.1.1、挖孔桩施工: 挖孔桩如下图所示: (1)开挖前先整平场地,清除原地表浮土,人工填土,对桩位精确放样后埋设护桩 ; (2)挖孔桩顶应设置锁口,锁口高出地面 30cm,壁厚 30

9、cm,防止坠物及雨水充入 孔中; (3)施工时护壁中心与桩中心重合,轴线垂直;顶节护壁施工完毕后,将标高及中 养生 线引至护壁顶,以便随时检查孔深与孔位; (4) 挖孔桩每节施工深度控制在 1.0m 以内, 等护壁强度达到 75%以上可进行下节开 挖;严禁砼强度没达到 75%就施工下一节,确保施工安全。 (5)将出渣平台安设在孔口上方,吊篮采用铁桶,安装完毕后进行全面检查,并试 运行,确定安全后投入使用; (6)钻孔桩挖到位后,立既进行桩砼施工。 4.3.1.2、组合钢轨桩施工: 组合钢轨桩布置如下图所示,组合钢轨桩集中加工,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挖掘机打 入既有路基内,打入基坑低不小于 2m,施

10、工时对既有线进行防护,安全措施到位,确保既 有线的安全,行车时暂停施工. 4.3.2 接长箱涵施工4.3.2 接长箱涵施工 4.3.2.1 既有涵入口翼墙及基础的拆除 待钢轨桩施工完毕和防护桩施工完毕后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 方可进行既 有涵入口翼墙和基础的拆除, 所有拆除工程均采用人工拆除.前期施工,只对翼墙和基础 对施工影响的部分进行拆除,待涵洞施工完毕后再拆除剩余部分. 4.3.2.2 粉喷桩地基处理 部分涵洞由于地质条件差,设计要求进行粉喷桩地基处理,粉喷桩桩直径 50cm,均匀 布置在涵洞基础和翼墙地基上.粉喷桩施工流程如下: (1)定位:平整场地将搅拌机移到桩位调平机位

11、、对中。 (2)预搅钻进下沉:启动搅拌机电机,使钻头正向转动钻进匀速下沉至设计标高 为止。 (3)喷粉搅拌提升,当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开启空压机待气粉混和物到 达喷口时按确定的提升速度开动钻机反钻边喷灰,边提升搅拌机。 (4)重复搅拌:搅拌机喷灰反转提升至原地面以下 50cm 时,关闭空压机。为使软 土和固化剂搅拌均匀,再次将搅拌机钻进下沉,直至设计深度,再将搅拌机按规定速度 反转提升出地面。 (5)移位,准备打下一根桩。 (6)允许偏差 4.3.2.3 基坑开挖 涵洞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理;基坑开挖时,开挖坡度根据现场实际和地质 情况确定;基坑深度大于 5m 时,应将坑壁坡度适当

12、放缓或加设平台。在基础底部结构 尺寸放宽 1m,保证模板安装. 基坑开挖前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探测, 对于管线在基坑位置的及时联 系设备单位进行迁移。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边坡的稳定情况随时进行观测,防止边坡坍塌。由于部分框架涵 邻近有水沟,为防止水流进基坑,当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四周设 3030cm 排水沟,防 止基坑积水,确保基底土不被水浸泡。基坑开挖到标高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并报监 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到达 150kpa 后再进行下部施工。如基底地质与承载力不符 项目名称单位允许误差 桩位mm不大于 100 钻杆倾度mm不在于 1% 桩顶标高不低于设计标高 合设计要求时, 则会

13、同业主、 设计、 监理和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研究处理方案。 开挖弃土不得妨碍基坑和以后框架的施工, 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基坑开挖深度,弃土不得堵塞排水. 4.3.2.4 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毕后,首先按设计精确放样,包括涵洞轴线,垫层边缘线,沉降缝位置 等,及时进行碎石垫层施工。施工时,砂夹碎石每层虚填厚度不大于 40cm,采用强夯机 进行夯实,夯实后且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下一道工序施工。 4.3.2.5 基础施工 模板安装,其采用普通拼装钢模,安装模板时,要求线型顺直,位置准确,支撑稳 固,表面整洁并涂脱模剂。混凝土均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浇 注

14、时应分层浇注,每层厚度 30cm 左右,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3.2.6 框架主体施工 本段箱涵工程涵身为整体框架式,分两次浇注成型,先灌注框架身底板倒角(包括 下梗肋)以上 0.3-0.5 位置,当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后,再绑扎其顶板钢筋, 最后在灌筑上部剩余边墙及顶板。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a、模板加工 本工程模板采用 1.2m2.4m、厚 1.5cm 的竹胶板。横带采用 510cm 方木,中心间距 不得大于 0.3m; 竖带采用 1010cm 方木,中心间距不得大于 0.6m; 12 钢筋拉筋(带双 螺帽),0.60.6m 梅花形布置,内撑采用方木条间距 0.6m,混凝土浇筑

15、至方木条底时拆 除;模板加固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双排搭设间距 0.6m,步距 0.9m,单一排架及排架 与排架之间设置剪刀撑固定,后背用斜撑加固。沉降缝处采用木板厚(2cm)。模板加工 及制作在现在木工加工棚内完成,运至现场拼装。 模板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要求后进行加固,保证模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 中受力后不变形、无移位。模板内干净无杂物,拼装平整严密,支架结构立面、平面均 安装牢固, 支架立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 支架支承部分安置在稳固地基上。 顶板底模支架在箱涵内采用普通钢管搭设,立杆间距纵向约 0.7m,横向约 1.0m;水 平杆步距约 1.2m,并设置剪刀撑。顶部以拉

16、绳固定,中下部以水平杆对撑,内外模之间 采用方木支撑。 b、钢筋加工与安装 本工程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利用平板车运到施工现场,再人工在涵位绑扎 成形。钢筋骨架外侧绑扎同级混凝土垫块,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 需错开布置,且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 50%。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焊接时,焊缝要求平整、光滑、密实、无气泡、无包渣。在此安装过程中,严 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绑扎成形。 1)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 试合证上岗。 0.30.30.30.30.30.3 预埋钢筋 模板侧面图 模板正面图 0.3 0.3 0.5 0.5 0.5 0.5 撑 撑 2)钢筋的纵向应采用闪光对焊, 如缺乏闪光对焊,钢筋接头可采用双面搭接焊,两钢 筋接头端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