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实验讨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6103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实验讨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数字化实验讨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数字化实验讨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数字化实验讨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数字化实验讨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实验讨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实验讨论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数字化实验若干问题讨论,叶建柱 ,数字化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1)实验仿真/虚拟实验。 2)实验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 3)数字化实验指导资料 4)实验考核 5)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 IM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数字实验室e-lab,数字化实验,将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实验方法结合起来,利用传感器把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待测量转换为电学量输入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结果,这就是数字化实验,2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数据处理软件,磁传感器,力传感器,一、数字化实验的发

2、展,1962年麻省理工学院John King教授: 将传感器引入物理教育,1976年Robert Tinke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计算机和实验室教学 将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70年代中期,己经有一些量能以数字信号进行计算机输入,但是更多地像温度、光、电压等物理量不能进行计算机输入。,1、国外的发展,1978年,发明了计算机内部安装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器,将该研究用于实验。 萘的溶解和凝固实验首次证明传感器与相应的软件结合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一、数字化实验的发展,在此之前,学生只能通过温度计手动测量晶体冷却的温度,得到的是间断的不完整的图线,学生甚至不能明白所得图像和物质冷却过程中各阶段特征之

3、间的联系。传感器体积小、反应灵敏,只需取少量的样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晶体冷却过程。减少搜集数据的时间,增加学生之间的对实验结果讨论。,1980年,这套实时测量的系统被命名为 “MBL(microcomputer based lab)” 也有人称之“Probeware”(探测器),一、数字化实验的发展,随后的几年中, Robert Tinker和他的同事 从物理实验推广到化学实验,使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量(如PH值)通过传感器在计算机上显示成为可能。,1983年,RobertTinker和 JohnKing被授予“Probeware”(探测器)的发明者,一、数字化实验的发展,美国的教育改革给MB

4、L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使美国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教育改革由此拉开帷幕。 1983年抛出的“国家危机论”更使美国开始了新一轮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 美国于1983年4月发布的教育报告书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报告书开头即指出美国社会的教育根基现在正在为日益强大的“平庸”浪潮所侵蚀,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已经到了对国家形成安全威胁的地步;报告书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

5、 此报告的公布,在美国教育史上又一次揭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大大超过了1958年教育改革的声势和规模。,在此阶段,MBL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化实验装置在学校得到广泛使用。,一、数字化实验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MBL完成了硬件方面的设计,以后的发展多集中在界面、软件的设计,以及相应课程 和教育目标的开发。 此外还在小型化(手持)、无线户外型的测量方面进行了研究。,“Probeware”在欧洲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协作发展起来的。如:英国、瑞士、荷兰、德国、意大利。 欧洲基本是各大学的物理系在搞这项研究。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以Ton为首,对“Probeware”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

6、将该研究不仅扩展到学校教育,而且扩展到各个科学部门。 欧洲教育更集中、以学科为基础的方式给技术发展、教师教育发展、课程变化提供了一系列服务。 每位老师都受到相应的培训,每个教师都具备相应的电脑软件和硬件。,一、数字化实验的发展,1999 年底,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试验区, 上海出版的上海市面向21 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即强调了实验教学的“ 7 大功能”, 并明确指出“: 积极探索多媒体计算机与物理实验的结合, 实现对物理实验的实时控制及对实验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处理, 以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功能”。这一先进理念,成为了国家新课程标准倡导“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前奏。 2

7、001 年, 上海二期课改启动。,一、数字化实验的发展,2、国内的发展,2002年4月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 (DigitalInformationSystem)研发中心正式成立,注册朗威数字信息化实验室商标。该中心由特级教师冯容士先生担任中心主任,中心的加盟单位包括教委教研室、风华中学和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9月,根据试点学校的试用经验,升级的朗威 DlsLAB数据采集器正式推出。 2005年夏天,研发中心不仅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而且DISLab系统初具规模,使用DlsLab,能够完成力学、运动学、电磁学、光学、热学和原子物理实验数百个。,我国新一轮中学理科课

8、程改革对信息技术尤其是基于传感器的数字化实验室与课程整合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3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信息技术要进入物理实验室,即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加快中学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诸如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 2006年浙江省教育装备管理中心发布了高中理科实验数据采集系统配备方案(试行),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山东朗威,一、数字化实验的发展,2、国内的发展,华师网络,江苏的中科现代,美国的 PASCO,英国的 DH,还有: 宁波GQY奇科威数字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友高教育科技公司 上海东方教具代理韩国KD 美国的维尼尔Vern

9、ier公司等十多家单位。,1数字化实验的特点 (1)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 通过传感器既可在短时内对瞬态过程的实验数据进行快速实时采集,也可长时间地跟踪收集极缓慢过程的各种数据,这在手工操作中是很不方便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就为改造传统实验或开发以前无法进行的新实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灵活的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计算机,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各种复杂、快速的处理,如数据转换、曲线拟合、误差计算等。这就允许在实验中尝试改变各种条件,比较实验结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3)为互动式教学创造了条件。 在实验室

10、中将计算机联机,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共享,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各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为开放、互动性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二、关于数字化实验的认识和争论,从一开始,对于传感器这一新型工具就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争议,主要的观点有: 利用传感器采集实验数据,学生只是简简单单地进行开始和停止实验的操作,在实验中扮演参观者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对数字化实验方式,抵触情绪很大,认为 DIS 的实验方式沉迷于高科技的数字采集游戏,背离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初衷。 许多实验用传统的实验仪器就能完成,数字化实验系统成本比较高,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造成教育资金的极大浪费。 对学生来说,数字信息化实验系统

11、相当于一个黑匣子,学生完全不懂内在原理,如何才能使学生相信计算机显示的结果是实验数据 再加上我国中学教育普遍存在升学的压力,一线的教师无暇对这一新型工具进行认识和研究。 所以,整体上对这一新型工具的利用情况不容乐观。,二、关于数字化实验的认识和争论,2争议,2008对上海市静安区DIS(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使用情况 调查中有 60.9%的学生接触过 DIS 实验,其中有 30.2% 的学生对传统实验和 DIS 实验都喜欢。教师中已熟练掌握 DIS 技术的为 28.4%,而能经常用这种实验方 式教学的教师是 6.0%。,二、关于数字化实验的认识和争论,3、观

12、点,形势:不管有多大的争论,发展已经势不可挡。 态度:抵触不可取,只有迎面而上。,优点:缺点虽有,优点明显。,首先,实验手段先进 让学生接触传感器和计算机实验,开阔眼界,接触现代社会重要的技术手段,了解不同的实验方案和手段。有利于学生理解现代实验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同时能解决某些用其它传统仪器难以完成的实验。,比如速度: 传统实验是利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但大多数实验需要的是瞬时速度。比如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实验均需要瞬时速度,这在高中实验室无法直接得到的。通过其他办法精确度不高。 DIS 利用两个光电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的特点是可以记录物体瞬间通过门的速度,这个速度是瞬间的。间隔的时间精确

13、度可在小数点后四位。灵敏度在 0.1ms。,再比如匀速直线运动 传统高中实验中要做到匀速直线运动,虽然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我们通常是将纸带绑在小车后。 平衡摩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来判断是否匀速。这种实验不但浪费,而且不能形象地说明问题。 DIS 利用运动探头与小车连接,可以及时在电脑上显示小车的 s-t 图像。即时监测小车是否是匀速。可以随时通过图像调节轨道角度,直到得出你满意的匀速 s-t 图像为止。取值均在小数点后两位,而且可自主选择理想数据段。运动传感器测量范围在 1.5m 内,精确度0.4% 。,传统实验利用两个弹簧秤相互钩住向相反方向拉。通过弹簧秤的示数说明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

14、关系。可是由于弹簧的精度太低了,微小力的变化根本测不出来。弹簧秤的读数在小数点后一位,还是估读。 DIS 利用两个力传感器作相同的实验。精度高,效果好。因为该仪器不但能够灵敏显示微小力的变化,测量范围到小数点后两位,即可测(020N),精度为0.4%。 而且能即时描绘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变化图像,形象直观地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许多性质,如图就是利用 DIS 所作的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再比如牛顿第三定律,在传统物理实验中,有许多是无法完成的。象声学和光学中需要了解频率和光强的数值时,只能直接给出,这不利于学生分析一些现象和揭示本质。 DIS 的声波传感器和光强度传感器为我们提供了测量上述物

15、理量的仪器。声波传感器测量范围为(20db100db),精度为0.4%。右图就是利用声音传感器作的声波的振动实验。,再比如声学、光学的一些实验:,再比如地磁的演示,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数字手段应用于数据采集环节上,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得到实验数据,从而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得我们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研究上。在数据分析环节上,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可将学生从简单、机械、繁琐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创造力的方面。利用计算机的即时绘图软件,可以在采集数据的同时把我们所需要的物理图线绘制出来,极大的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效率。现代物理实验室中已基本采取这样的数据处

16、理手段,科技在发展,研究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 在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的实验中,用“运动传感器”把物体导轨上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机运算,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甚至能在几秒内自动绘出运动 v-t 图象。这样,同学们可以减少重复性操作,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其次、教学时间的重新分配,随着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功能全面增强,为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验内容上更多情景的展示带来了机遇。拓展了物理实验的功能。 比如,在传统中学物理实验中,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很难演示。利用光传感器,可以很容易演示光的干涉现象。 再比如,传统的物理实验测量仪器无法测量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现在有了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测量模块,可以很方便的测量两个物理量。,再次、实验内容的拓展,数字化实验系统对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观点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从总体上讲,数字化实验系统是以计算机及传感器为核心器件的实验体系,而与传统的实验系统相区别。数字化实验系统结构将使实验教学的设计思想、学生的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