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6003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课件(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废水的厌氧处理 The Anaerobic Processes,第三章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第一节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厌氧消化池 第三节 厌氧接触法 第四节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第一节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一、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及其特征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又称厌氧消化,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生成CH4和CO2的过程。,厌氧分解过程,图3-1 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图3-2 厌氧生物处理的四阶段理论 (1967年,Bryant),有机物质 发酵细菌 长链脂肪酸、醇类 产氢产乙酸细菌 乙酸 H2/CO2 产甲烷细菌 CH4,图3-3 厌氧生物

2、处理的三阶段理论(1979年),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 水解 糖酵解 多糖 单糖 乙醇和脂肪酸 水解 脱氨基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酸和氨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由产氢产乙酸 细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 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 酸、H2和CO2,产生甲烷。,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征:,1. 能量需求大大降低,还可产生能量。 不需供氧,相反却能生产出沼气。 污泥产量极低。 厌氧微生物的增殖 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得多。 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更为敏感。高 温厌氧菌和中温厌氧菌的适宜温度范 围分别为55 和35 左右。 4.处理后废水有机物浓度高于

3、好氧处理。,厌氧微生物可对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 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 6. 处理过程的反应较复杂。,二、厌氧消化微生物,(一) 发酵细菌(产酸细菌) 1.属别包括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真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 大多数为专性厌氧菌,也有大量兼性厌氧菌。 2.功能 通过胞外酶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再将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脂肪酸、醇类等。,(二)产氢产乙酸细菌,1.属别 包括互营单胞菌属、互营杆菌属、 梭菌属和暗杆菌属。 为绝对厌氧菌或是兼性厌氧菌。 2.功能 把各种挥发性脂肪酸降解为乙酸 H2,反应如下: 乙醇:CH3CH2OH + H2O CH3COOH

4、+ 2H2 丙酸:CH3CH2COOH + 2H2O CH3COOH + 3H2 +CO2 丁酸:CH3CH2CH2COOH + 2H2O 2CH3COOH + 2H2,(三)产甲烷细菌,最常见的是:产甲烷杆菌、产甲烷球菌、产 甲烷八叠球菌、产甲烷螺菌和产甲烷丝 菌等。 产甲烷菌都是绝对厌氧菌,在分类学上属于古细菌。 可分为两类: (1)利用乙酸产生甲烷 CH3COOH CH4 + CO2 (2) 利用H2和CO2合成CH4 4H2 + CO2 CH4 + 2H2O,三、厌氧微生物的培养,上世纪60年代末Hungate 开创了绝对厌氧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一)Hungate 滚管法 (二)充氮

5、厌氧培养袋法 原理利用NaBH4或 KBH4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在催化剂钯的作用下,H2与袋内的O2生成水。 (三)焦性没食子酸去氧法 在碱性溶液中。 (四)厌氧罐培养法 (五) 倒扣平板法,四、产甲烷菌古细菌与 三原界系统,在对各大类生物的16SrRNA核苷酸顺序的同源性测定的基础上,R. H. Whittaker 和 L. Marhulis提出了三原界学说(图34),产甲烷菌在分类学上属于古细菌 (Archaebacteria) 与真细菌相比,古细菌有特点: (1)细胞膜的类脂结构 古细菌所含的类 是不可皂化的。 (2)细胞壁成分独特而多样 不含胞壁酸、 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3)核糖

6、体的16SrRNA 其核苷酸顺序独特,不同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 (4) tRNA成分 顺序独特,不存在T,(5)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 始于甲硫氨酸 与真核生物相同。 (6)对抗生素等的敏感性 对青霉素、 头孢霉素、D-环丝氨酸和氯霉素不敏 感,而对白喉毒素十分敏感。 (7)生态条件独特 严格厌氧菌:产甲烷菌 极端嗜盐菌 嗜热嗜酸菌,五、厌氧生物处理微生物群体 间的关系,(一) 不产甲烷细菌(包括发酵细菌和产 氢产乙酸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提供 生长和产甲烷所需要的基质。 (二)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创造适宜 的氧化还原条件。 (三)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清除有毒 物质。,(四)产甲烷细菌为不产

7、甲烷细菌的生 化反应解除反馈抑制。 (五)不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共同 维持环境中适宜的pH值。 总之,在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中,不产甲烷菌和产甲烷菌相互依赖,互为对方创造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但又互相制约。,六、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一)温度,(二)pH值 产甲烷菌的最适pH值范围为6.87.2,高温消化(55 左右)的反应速率为中温消化(35 左右)的1.51.9倍,产气率较高,但甲烷含量较低。 新型反应器处理废水的厌氧消化反应在常温(2025 )下进行。,厌氧发酵体系中的pH值除受进水pH的影响外,还取决于代谢过程中自然建立的缓冲平衡。 (三)氧化还原电位 严格的厌氧环

8、境是产甲烷菌进行正常活动的 基本条件,用氧化还原电位来表示反应器的含氧浓度。 不产甲烷菌: +100 -100mV 产甲烷菌: -150 -400mV,(四)营养 对C、N等营养物质的要求略低于好氧微生物。但由于不能合成某些必要的维生素或氨基酸,故需补充钾、钠、钙等金属盐类,以及镍、铝、钴和钼等微量金属。 (五)有机物负荷 以向每立方米消化池中,在1日内可投加的有机物量或BOD量来表示(kg(m3.d),(六)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会对厌氧微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使厌氧消化过程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 抑制性物质:硫化物、氨氮、重金属、氰化物以及某些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厌氧微生物可降解蒽醌类燃料、

9、偶氮燃料、含氯的有机杀虫剂等在好氧条件下难以降解的合成有机物。 2氯丙醇、1氯丙烷、2氯丙烷、丙烯醛和甲醛等对厌氧微生物有毒害作用。,七、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的区别,(一)起分解作用的微生物类群不同。 (二)好氧处理有机物所需时间比用厌氧法处理短的多,没有臭气产生。 (三)厌氧生物处理对环境要求与好氧生物处理不同。 (四)厌氧法的降解较不彻底,放热少,反应速度低,处理的有机物负荷低。,(五)处理对象不同 厌氧生物处理多用于处理沉降的有机污泥和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而好氧生物处理则多用于处理有机污染浓度较低或适中的废水。 近年来,开发了好氧技术和厌氧技术联合运用的方法,大大推进了生物处理技术的

10、研究和应用。,八、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化粪池、双层沉淀池 厌氧接触法 第二代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 (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下行式固定膜反应器和厌氧流化床等。,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化粪池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接触法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分段厌氧处理法,厌氧消化池,一、消化池类型与构造 厌氧消化池主要用于处理城市废水厂的污泥,也用于处理固体含量很高的有机废水。 (一)消化池的分类,根据消化池顶结构不同分为: 固定盖消化池 浮动盖消化池 根据消化池运行方式的不同分为: 传统消化池 高速消化池,1.传统消化池,又称低速消化池,池内不设加热和搅拌装置。 消化

11、速率很低,消化时间长,只有在规模小的废水处理厂才采用。,2.高速消化池,设有加热和搅拌装置,厌氧微生物与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接触,消化速率高,消化期一般为15天,被废水处理厂广泛采用。,(二)消化池的构造,由池顶、池底和池体三部分组成。 搅拌设备: 机械搅拌:泵搅拌 螺旋桨式搅拌 喷射泵搅拌 沼气搅拌:气提式搅拌 竖管式搅拌 气体扩散式搅拌,加热设备: 1.池内蒸汽直接加热 设备简单,局部污泥易 过热,影响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增加污泥的含水率,从而增加消化池容积。 2.池外加热 污泥预热后投配到消化池中,易于控制,有利于杀死寄生虫卵,不会对厌氧微生物产生不利影响。但加热设备较复杂。,化粪池,是最早的

12、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厌氧滤池(anaerobic filter又称厌氧固定膜反应器,是60年代末开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处理装置。 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和池顶密封。 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过填料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沼气从池顶部排出。,厌氧生物滤池,进水可采用升流式,也可以采用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 缺点: 厌氧微生物总量沿池高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池进水部位高。 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浓度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改进: 出水回流; 部分充填载体; 采用软性填料。

13、优点:,滤池中的微生物量较高,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荷高,COD容积负荷为2-16 kgCOD/(m3d),且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废水与生物膜两相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因而有机物去除速度快; 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泥回流和搅拌设备; 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前述厌氧工艺法时间短。,厌氧生物滤池,优点,厌氧接触法,在混合接触池(消化池)后设沉淀池,将沉淀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形成了厌氧接触法(anaerobic contact process)。,厌氧接触法工艺,特点,特点,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10-15g/L,耐冲击能力强;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

14、高,水力停留时间比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如常温下,普通消化池为15-30天,而接触法小于10天;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不存在堵塞问题; 混合液经沉降后,出水水质好, 需增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脱气等设备 厌氧接触法存在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的缺点。,厌氧接触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由反应区、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池形有圆形、方形、矩形。小型装置常为圆柱形,底部呈锥形或圆弧形。 大型装置为便于设置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则一般为矩形,高度一般为3-8m,其中污泥床1-2m,污泥悬浮层2-4m,多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UASB upf

15、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需要全图cad图纸,特点,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一般平均污泥浓度为30-40g/L,污泥床中的污泥由活性生物量占70-80的高度发展的颗粒污泥。 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中温消化,COD容积负荷一般为10-20kg COD/(m3d); 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泥回流设备; 无混合搅拌设备。投产运行正常后,利用本身产生的沼气和进水来搅动 污泥床内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堵塞问题。 反应器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 运行启动时间长,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比较敏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将水解酸化过程和甲烷化过程分开在两个反应器内进行。 第一段:完成水解和液化固态有机物为有机酸;缓冲和稀释负荷冲击与有害物质,并截留难降解的固态物质。 反应器可采用简易非密闭装置、在常温、较宽pH值范围条件下运行。 第二段:保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pH值,以利于甲烷菌的生长;降解、稳定有机物,产生含甲烷较多的消化气。 第二步反应器则要求严格密封、严格控制温度和pH值范围。,分段厌氧处理法,接触消化池-上流式污泥床两步消化工艺,热交换器 被废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水解产酸反应,控制条件之产生脂肪酸,尽量不产生沼气,沉降分离,去除不溶性有机物,产甲烷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