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6005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医学概论,主讲:李文迅,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第八节 心理功能评定,一、概述,心理功能评定在康复评定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应用精神病学、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对 人的各种心理特征进行量化概括和推断 严重的创伤和疾病常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心 理变化,心理功能评定可用于康复的各个时 期,通过心理功能的评定能够准确掌握患者 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调整心理环境,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 的意义,初期: 了解心理损害的方面与程度,为制定 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中期: 重复心里评定,根据心理和行为的变 化,可判断康复的效果以及估计预后, 为修改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终期: 心里评定可为全面康复提出建议

2、,康复医学中常用几种心理测验方法: 智力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 人格测验 情绪测验,(一)心理功能评定的目的,1、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 提供正确的、科学的依据 2、对康复的效果予以客观的评价 3、为回归社会做准备,(二)心理评定的实施方法,心理功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很多,可以通 过直接观察法或心理学测验,来获取患者 目前的心理状况,还可根据患者及其家庭 的生活经历来进行推断 一般而言,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收 集更全面的资料,使评定结果更具有科学 性和实用价值,1、个案史法,通过收集患者的家庭史、疾病史、教育 背景史、职业和婚姻史、人格发展和形成 历程,以及现在的心理状态等信息,对患 者的心理特

3、征做出系统而全面的判断 个案史法的信息多来源于患者本人、家 属的回忆或由评定人员查阅有关记录而获 得,其评定的重点在于患者心理特征的纵 向发展过程,2、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在不加控制情况下,对人的行为(包括 以往和现在,心理和生理的)进行观察 其中有直接的,即评定人员与患者直接 接触 有间接的,即通过某些记录的手段如录 音录像,取样本作实验室化验等,控制观察法: 指控制患者的条件,或对患者作了某种 “处理”后对行为改变进行观察 观察结果的有效程度取决于评定人员的 洞察力、分析综合能力、客观性以及被控 制条件的严谨性,3、调查法,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 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4、晤谈法或访问法,通过与患者晤谈,了解其心理信息,同 时观察其在晤谈时的行为反应,以补充和 验证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描述或者等级记 录以供分析研究 晤谈法的效果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评定 人员本身的晤谈技巧 晤谈多用于康复咨询,(2)座谈法,通过座谈可以从较大范围内获取有关资 料,以提供分析研究 例如冠心病康复期的心理行为问题可以 通过定期与家属座谈,获得有关心理社会 因素资料并进行等级记录,(3)问卷法,在许多情况下, 为了使调查不至于遗漏重 要内容,往往事先设计调查表或问卷,列好 等级答案,当面或通过邮寄供被调查者填写, 然后收集问卷对其内容进行分析 问卷调查的质量决定于研究者事先对问题 的性质、

5、内容、目的和要求的明确程度,也 决定于问卷内容设计的技巧性以及患者的合 作程度,4、心理测验法,这是心理功能评定的主要定量手段 测验法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 量表,获得较高可信度的量化记录 心理测验种类繁多,必须严格按照心理 测量科学规范实施,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二、神经心理测验,测量病人在脑病损时所引起心理变化的特点, 主要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心理学 在对脑部病变的早期诊断中定性和定位的作用, 同时也加深对心理活动本质和结构的理解 大致可分为单项测验和成套测验 单项测验重点突出、简捷 成套测验由多个分测验组成,形式多样化, 测查范围广泛,全面反映脑功能状况,HRB成套神经心理

6、测验,是涉及全部认知功能的一套行为测定,以 实验为基础,完成需要5-8小时,可测验简 单的感觉运动功能至复杂的抽象思维功能, 对大脑损害的定侧定位比较敏感可靠 它有成人、少年、幼儿3种测试形式,分别 适用于15岁以上、914岁、58岁受试者 我国龚耀先等作了修订后称修订H.R.B 神 经心理测验(H.R.B-RC) 在此仅介绍成人式,评定方法,各项测验有其划界分,以划分测验成绩属 正常还是异常范围 根据划入异常的测验数计算损害指数(DQ), 以判断有无脑损伤及其严重程度,脑损害指 数(DQ)划入异常的测验数/测验总数 还可以根据测验结果判断有无脑器质性损 害,损害在大脑一侧或是弥散性的,三、人

7、格测验,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的成长过 程中,经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而 独特的心理特征,包括需要、气质、性格、能 力等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 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测验是对人格特点的揭示和描述, 即测量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经常表现出来的 典型行为和情感反应,通常包括气质或性 格类型的特点、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 机、兴趣和态度等内容,后天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有非常重要作用,奥尔波特: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 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 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 一个真正的参与者 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 有安全感 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

8、 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客观地认识自己 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一)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由英国伦敦大学 的艾森克夫妇在其先前的几个个性调查表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儿童和成人两种类型。 经过多次修订,在不同人群中试测有可靠的 信度和效度,因此为国际所公认 EPQ由内向与外向(E)、神经质或情绪的稳 定性(N)、精神质(P)和测谎分值(L)4个 维度组成,(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是明尼苏达 大学心理学家哈特卫与精神科医生麦金利于20 世纪40年代合作编制而成 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 我国宋维真等于1980年初完成M

9、MPI修订工作 1989年,推出了MMPI-2 1991年始,中国内地和香港合作着手MMPI-2 的修订工作,建立了现代中国常模,至今已基 本完善,并已推向使用阶段,MMPI-2提供了成人和青少年的常模,可用于 13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 MMPI属人格调查表,但它偏重病理人格方面 在精神病学领域主要用于协助临床诊断,在 心身医学领域用于多种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 症等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在行为医学领域用 于行为障碍的人格特征研究,在心理咨询和心 理治疗中也采用MMPI评估来访者的人格特点及 心理治疗的效果,现在还用于司法鉴定领域,MMPI共有566个自我陈述形式的题目,其中 1399与临床有关,其

10、他属于一些研究量表 题目内容范围很广,包括身体各方面的情况、 精神状态、神经失调、家庭、婚姻、宗教、政 治、法律、社会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要求被试者根据问卷中的指导语对题目作出 “是”、“否”或“不能说”的回答,根据回 答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做出人格剖面图 临床工作中MMPI常用4 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 床量表,四、情绪测验,情绪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 要而产生的一种反映 情绪状态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在临床上常见的消极情绪状态有焦虑与 抑郁两种,焦虑是对事件或内部想法与感受的一种紧张 和不愉快的体验,它涉及轻重不等,但性质相 近而相互过渡的一系列情绪 焦虑的各个侧面,诸如认知、情感和行为等

11、 是相互联系的 焦虑的症状包括对未来感到恐惧、易激动、 不安、烦恼、注意力不集中,抑郁是一组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既可表现 为组临床综合征,又可作为一种具有特定诊 断标准的精神障碍 抑郁通常伴随着无助感、无用感及负罪感, 伴随有社会退缩、异常疲劳、哭闹等行为问题, 或者也可以伴有厌食、体重减轻、失眠、易醒、 缺乏性欲等生理方面的问题 常用的评定量表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等,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是英国学者汉密尔 顿于1959年编制的一种医生常用的焦虑测验量 表,目前我国常用的HAMA由汤毓华于1984年翻 译引进 它能很好地衡量治疗效果,一致性相当好、

12、 长度适中、简便易行,用于测量焦虑症以及病 人的焦虑程度,是当今用得最广泛的焦虑量表 之,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是汉密尔顿 于1960年在神经科、神经外科和精神科 杂志上发表的,1967年在美国社会和 临床心理学上又发表了它的发展版本 HAMD作为最标准的抑郁量表之一,新的 抑郁量表在开发时往往以HAMD作平行效度 检验的工具,五、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反应特征,(一)急性期或新近残疾的心理反应,突然发生明显的残疾(如脊髓损伤、脑 卒中、截肢),身体状态因而发生根本性 变化 患病后的即刻心里反应分三期: 心理休克期 心理冲突期 退让或重新适应期,1、心理休克期,主要特

13、点是茫然失措,不知该做什么, 出现一些无目的、下意识的动作与行为, 有时可出现与现实的分离感,2、 心理冲突期,特点是思维混乱,无法集中注意力,出现 丧失感、无助感,感到绝望、抑郁、焦虑, 患者不知如何面对现实,如何有效地去解决 或改善环境,病前对未来完整的生活计划 (如婚姻、家庭、工作、学业、人际关系 等)变得不确定,患者表现为惶惶不可终日 此期患者多采用否认机制来减轻心理反应,3、退让或重新适应期,此期患者在回避的基础上,不得不开始 面对现实,降低原来生活期望,搁置原来 的生活计划,开始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与 行为来适应患病,及减轻这一现实,(二)残疾认同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随着患者逐步接受伤残现实的过程, 患者的心理反应以情绪变化为主,伴 有行为和社会功能改变,依赖性增加,被动性加重,行为幼稚 化,要求别人关心自己 主观感觉异常,对身体内脏器活动的 信息特别关注,常有不适之感 易激惹、情绪波动、容易发怒、容易 伤感,常因小事发火,事后后悔不已,焦虑、恐怖反应及抑郁情绪相当常见 害怕孤独,患病后特别思念亲人,希望 有人陪伴,不敢一人独处,甚至夜间不 敢关灯睡觉 猜疑心加重,重病患者及残疾者常对医 师或家人察言观色,推断是否有严重病 情被隐瞒 自卑感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