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精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85936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精ppt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1,.,1.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2.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 5.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1.1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风险管理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风险、就是事故隐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

2、、辨识和控制这些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1.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术语和定义 (1) 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环境污染、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注:这里的疾病指的是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疾病。 公司安全事故(事件)调查规程对事故进行明确划分:生产安全事故(国务院493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国务院599号令)、非生产安全事故(如农村人身意外触电事故)。 (2) 危险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如临近高压线的

3、塔吊违章施工、表箱漏电、有心脏病人员高空作业、停电线路临近线路的感应电等) (3) 危险辨识 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现场勘查查找危险点) (4) 事件 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 注:事件包括未遂过失。公司安全事故(事件)调查规程对人身、设备、电网事件进行了明确,并分别划分了四个等级。 (5) 风险 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如在临近带电线路的停电线路上工作,可能造成感应电触电。必须对该危险点防范到位,采取装设个人保安线或停电的措施,消除风险。,.,1.3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

4、灾害后果,它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案。 风险管理是高层次、高境界的管理过程,强调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其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1.3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 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输入和动力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过程。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加以识别,然后评估每种危害危险的风险等级,依据法规要求和企业管理标准确定

5、不可承受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输入。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是体系运行的动力。企业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1.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术语和定义 (6) 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7) 安全 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和损失。 (8) 可承受的风险 根据企业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已降至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 如线路设备树害,通过修剪达到安全距

6、离要求。 (9) 风险管理 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 (10) 持续改进 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全面改进企业安全绩效的过程。,.,1.3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3) 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风险预控的理念 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的必要措施。风险评估打破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说法,即利用风险评估可以实现在事故萌芽之前予以控制。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不仅仅是生产口的事,更不仅仅是安监部门的事。 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存在风险,树立风险预控的理念对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7、都大有益处。 国家在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修订,明确指出: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对安全风险较大的其他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2.1“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 “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香港中华电力职业安全约章:我们以“0意外”为目标,并且相信:所有意外皆可避免,任何风险皆可控制。 美国杜邦公司10项安全原则:第一条:所有公伤和职业病都可以预防,这是现实的目标,而不是理论上

8、的目标。 NOSA管理系统的基本理念: 所有人为因素的影响都可以避免。 所有存在的危险都可以控制。 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每项工作均顾及安全、健康、环保。,.,2.2 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生产过程 人类从事的生产过程都是利用能量作功的过程。一旦能量失控,就可能引发人身或设备事故,因此生产系统存在固有危险。 固有危险度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的灾害的严重程度。电本身就危险,绝缘破坏会烧设备、伤人。车辆运行中本身就有危险,驾驶员必须规范操作,定期检查车辆状况。 生产及生活中的固有危险都是在人机环境系统控制之下运作的。如:操作

9、刀闸时用力过大拉坏垂直拉杆,操作丝具 时过慢就会引起电弧。 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人的不安全行为 如不戴安全帽 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如刀闸口发热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如马蜂,.,2.2 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生产过程 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可以分为二类: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 如:违章直接剪断导线方法拆旧造成倒杆伤人,拉线没有绝缘碍子触及带电线路吊在半空中造成人身触电,下户线绝缘破坏并接触跨越的通信线路钢绞线造成拉线带电伤人。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它是产生事故直接原因的原因,安全管理缺陷,

10、是根本性的事故隐患。 如:外包工队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造成吊车伤人。在人流密集区施工时,未设置安全围栏,杆上坠物造成行人伤害。 作业现场违章指挥,工作人员未撤离现场,就提前送电,造成人员伤亡。,.,2.3 危险辩识和评价是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 要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发现和辩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然后再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防范。危险辩识和评价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许多先进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 风险评估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保险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2.4 危险源、风险与事故的关系 危险源 风险

11、事故(意外) 危险源的存在导致风险的存在 风险没有得到控制就会导致事故 风险 = 可能性后果暴露率 = 概率严重度频率,.,风险分布及控制示意图 风险(R) = 频率(F) 严重度(C),.,2.5 风险控制原则 开关接点严重发热 主变缺油,线路无警示牌, 变电站无巡视路线图,风险性,不可接受的风险,尽可能降低的风险,可容许的风险,.,2.5 风险控制原则,.,2.6 控制风险的方法 (1)排除:排除危险是风险管理最佳的方法。如砍树 (2)代替:用其他程序或物质代替,可有效降低风险。如居民区电力线路用绝缘线代替裸铝线降低风险。 (3)隔绝:用隔绝的措施减少员工与危险物质接触的程序,减小风险概率

12、。如对变电设备高压试验时设置隔离网、安全遮拦 (4)工程:对代替或隔绝的方法不能排除的风险采用工程的方法加以控制。如导线对地距离不够,换杆 (5)行政管理:用行政管理的方法控制风险。如现场安全监督 (6)个人防护:这是风险管理最后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如护目镜,.,2.7 风险管理的运作程序,.,3.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3.1.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

13、)的规定,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6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GB/T13816 分六大类,.,3.1.1.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如刀闸操作机构锈蚀、丝具口接触不良发热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如落地式变压器没有装设防护网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

14、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如下户线绝缘层老化严重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3.1.1.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等);如杆上乱扔物件 (8)明火;如电炉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液体、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能造成冻伤的低

15、温物质(低温气体、液体、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3.1.1.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2)作业环境不良(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给、排水不良,强迫体位,气温过高(低),气压过高(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如变电站排水不畅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显示不准及其他信号缺陷等);如后台机刀闸位置显示不准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及其他标志缺陷等);如无杆号牌、警示牌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

16、有害因素。,.,3.1.1.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及 其他有毒物质等); 3.1.1.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3.1.1.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及其他负荷超限);如长时间高空登杆作业 (2)健康状况异常;如高血压 (3)从事禁忌作业;如眩晕症从事高处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 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如违章蛮干 (5)辨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 其他辨别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1.1.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如监护不到位 (4)其他错误;如误接线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误调度 3.1.1.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1)搬举重物;如电杆砸伤 (2)作业空间;如安全距离不够 (3)工具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