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0-6岁儿童健康管理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5686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0-6岁儿童健康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优质医学)0-6岁儿童健康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优质医学)0-6岁儿童健康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优质医学)0-6岁儿童健康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优质医学)0-6岁儿童健康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0-6岁儿童健康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0-6岁儿童健康管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培训,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1,2,存在的问题,1.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不相符。(比如患病理解错误) 2.血常规,尿常规等检验结果未填写。 3.高危儿管理比较混乱。(蛋白质营养不良、肥胖) 4.家长的电话未及时更新。 5. 3岁后体检未及时录入电脑。,3,考核指标及说明,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下去内活产数100% 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以上访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儿童系统管理率:抽查年度下去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抽查的应管理的0-6岁儿童总数100%,4,

2、考核方式,1、新生儿访视率:随机抽查不少于10份新生儿档案并电话核实访视情况。 2、儿童健康管理率:随机抽查不少于10份0-6岁儿童档案,电话核实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情况 3、儿童系统管理率:通过基层卫生信息系统,随机抽查不少于10份儿童健康管理档案(优先抽取0-3岁儿童健康管理档案)。(1)核查档案信息是否真实。(2)在真实档案中,根据档案记录,核查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按照相应频次及是否符合2011年国家规范要求,5,新生儿访视要求,1、访视人员应为乡妇幼人员、乡医生,且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2、访视时应携带访视包,访视时应出示相关工作证件。,6,访视包要求,体温计、新生儿杠杆称/电子

3、秤 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压舌板 75%酒精、消毒棉签 新生儿访视卡、笔等,7,新生儿家庭访视,时间: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记录出生体重身长 询问、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口腔发育等 测量体温、体重、进行体格检查 指导: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病预防 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8,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时间:新生儿满28天后 内容: 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 进行体重、身长测量 体格检查及发育评估 常规指导 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9,0-6岁儿童健康

4、管理,时间:婴幼儿分别在满月、 3、6、8、12、18、24、30 、36月龄时共9次,3岁以上每年一次。 结合预防接种时间进行,就诊环境布置应便于儿童先体检后预防接种。 每次健康检查时间不少于5-10分钟。,10,健康检查内容,问诊:喂养饮食史、生长发育、患病史等。 体格测量与评价:身长、体重、头围等。 体格检查:体检时应针对不同年龄段重点注意检查要点及针对性指导。 心理行为发育监测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11,体格检查要点流程表,12,心理行为发育监测,每次进行健康检查时,需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的运动发育指标进行发育评估 定期了解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发育偏离儿童 有条件的地区可

5、以开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13,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血红蛋白: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检查 听力筛查:在6、12、24、36月龄时分别用听性行为观察法进行一次听力筛查 视力筛查:4岁开始每年1次,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筛查,14,健康问题处理,对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进行登记并转入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 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结果为可疑或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并转诊 在健康检查中,发现任何不能处理的情况或无条件诊治者应转诊,15,16,(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

6、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17,(2)管理 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

7、D即可结案。,18,(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贫血程度判断:Hb值90109g/L为轻度,6089 g/L为中度,60 g/L为重度。,19,干预 (1)铁剂治疗 1)剂量:贫血儿童可通过口服补充铁剂进行治疗。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12 mg/kg,餐间服用,分23次口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30 mg。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常用铁剂及其含铁量,即每1 mg元素铁相当于:硫酸亚铁5mg、葡萄糖酸亚铁8mg、乳酸亚铁5mg、柠檬酸铁铵5mg或富马酸亚铁3mg。口服铁剂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疼、便秘、大便颜色变黑、腹泻等副作用。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可改用间歇性补铁的方法补充元素铁

8、12 mg(kg次),每周l2次或每日1次,待副作用减轻后,再逐步加至常用量。餐间服用铁剂,可缓解胃肠道副作用。 2)疗程:应在Hb值正常后继续补充铁剂2个月,恢复机体铁储存水平。 3)疗效标准:补充铁剂2周后Hb值开始上升,4周后Hb值应上升1020 g/L及以上。,20,管理 1)随访:轻中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24周复查Hb,并了解服用铁剂的依从性,观察疗效。 2)转诊:重度贫血儿童,轻中度贫血儿童经铁剂正规治疗1个月后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会诊或转诊治疗。 2)结案:治疗满疗程后Hb值达正常即可结案。,21,(三)超重/肥胖,1评估与分度 (1)超重:体

9、重/身长(身高)M1SD,或体质指数/年龄(BMI/年龄)M1SD。 (2)肥胖:体重/身长(身高)M2SD,或BMI/年龄M2SD。,22,管理 (1)对筛查出的所有肥胖儿童采用体重/身长(身高)曲线图或BMI曲线图进行生长监测。 (2)对有危险因素的肥胖儿童在常规健康检查的基础上,每月监测体重,酌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3)根据肥胖儿童年龄段进行相应的干预。 (4)对怀疑有病理性因素、存在合并症或经过干预肥胖程度持续增加的肥胖儿童,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治。,23,表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开始管理日期: 年 月

10、日 母孕期贫血情况:孕周 周 Hb g/dl 铁剂治疗:无 有(药物: 剂量: 疗程: 周) 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 部分母乳 配方奶 儿童开始添加含铁食物年龄: 月 儿童既往患病情况:,结案日期: 年 月 日 转归:痊愈 好转 转院 失访,24,表2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开始管理日期: 年 月 日 出生史:早产 低出生体重 多胎 6个月内喂养史:纯母乳 部分母乳 配方奶 开始食物转换年龄: 月 既往患病情况:,结案日期: 年 月 日 转归:痊愈 好转 转院 失访,25,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

11、设备和条件 (二)儿童健康人员要接受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并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管理 (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应通过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鼓励儿童每次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案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26,考核注意事项,严格遵守随机化原则抽取考核样本,兼顾地理远近的分布,年龄段的

12、分配比例等 客观真实的反映各机构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实际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充分沟通、反馈意见、提供整改措施,以利于儿童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27,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28,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包括健康儿童、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29,三、内容与方法,(一)健康儿童。 在儿童健康检查同时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指导。 1监测方法 在健康检查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条件,结合家长需要,至少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30,表1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31,3)标准化量表: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 发育筛查量表,如小儿智能发育筛查量表

13、(DDST)、06岁儿童发育筛查量表(DST)等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筛查评估。2转诊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应当登记(附件1)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并进行随访。,32,33,(二)高危儿童,1管理对象 (1)早产(胎龄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3)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性低血糖。 (4)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5)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 (6)母亲患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

14、重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34,2管理方法,(1)登记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时,通过询问家长或查阅围产保健手册,确定高危儿童。填写“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登记表”(附件1),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并进行随访。 (2)专案管理:区(县)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接诊高危儿童,并填写“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记录”(附件2),纳入到专案管理。 (3)结案与转诊:连续两次评估正常并年满1周岁的高危儿童可结案。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转诊到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进行诊断和早期干预。,35,3专案管理内容,(1)监测次数:对转诊的高危儿童进行心理行为

15、发育监测评估,每季度至少1次,可根据监测手段和实际情况决定发育监测密度。 (2)监测方法:应当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量表(如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DDST、DST等)以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评估。 (3)咨询指导 1)根据筛查结果对儿童养育人进行结果解释。 2)针对筛查中发现的养育及发育问题进行咨询指导。 3)对需要转诊进行诊断和干预的儿童家长解释转诊原因及目的。,36,37,五、工作要求,(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儿童健康检查基础上,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和预见性指导,早期发现高危儿童,及时登记转诊。区(县)级及以上妇幼保

16、健机构设立高危儿童监测管理门诊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门诊,负责辖区内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和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的评估识别、咨询指导和转诊。 (二)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儿童心理保健及精神医学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三)开展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应掌握心理行为发育监测方法,注重个体化差异,正确解释测验结果,强调保密原则。根据结果给予科学指导。 (四)区(县)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应有环境适宜的高危儿童监测管理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门诊用房,配备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量表和工具。,38,六、考核指标,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覆盖率=(该年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心理行为发育筛查03岁儿童人数/该年辖区内应接受儿童保健服务03岁儿童人数)100% 附表: 1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 登记表 2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记录,39,附表1 高危儿童及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登记表地址: 市 区(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