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853773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二) 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

2、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

3、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4、。“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

5、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1 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3分) A“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

6、要选几部经典反 复阅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 B“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 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 字不遗细读一遍。 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 就不会有“先入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 相印的地步。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 逊”的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 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2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

7、 于朱熹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 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 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 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 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 反复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不尽 记得外,经文与“注”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 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 B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 到的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 于横加“批判”。 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 头指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 造”的人。 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 切不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或者“先立说,拿古 人意来凑”。二、古代诗

9、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密至,谋曰:“今天子远在辽左,若鼓而入蓟,直扼其喉,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留,

10、直保长安,据函、崤,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中计也。若因近趣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玄感曰:“公之下计,乃吾上策。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计不行。玄感至东都,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密揣其贰,谓玄感曰:“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不从。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曰:“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先,杨

11、氏不足亡也。”让由是加礼,遣说诸贼,至辄下。因为让计曰:“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不如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阳诸县,皆下。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去。密曰:“须陀健而无谋,且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让不得已,阵而待。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与游军乘之,遂杀须陀。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 适:恰好 B顿兵坚城下 顿:驻扎 C此实刘、项挺兴之会 会:时机,机会 D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 少却:

12、稍稍休息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B.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C.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D.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骑着黄牛,一边走一边读书的李密,赞叹他勤 奋好学;与他交谈后,认为他见识过人,谋略出众。B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李密为他提出三条计策,但玄感认为李密所 说的下计才是最佳策略。 C翟让接受李密的建议,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D李密不仅谋略过人,而且勇气可嘉,亲自带兵采用伏击的方式杀死

13、河 南讨捕大使张须陀。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5 分) 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5分) (2)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89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8. 本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请分点回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 出两句慨叹“ , ”。(2)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 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3) 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