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要素 点线面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5343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要素 点线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平面构成要素 点线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平面构成要素 点线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平面构成要素 点线面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平面构成要素 点线面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要素 点线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要素 点线面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构成,概述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平面构成基础要素 (点、线、面、其他视觉因素),一、现代设计的内涵 1、定义 所谓现代设计,是对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人们衣,食,住,行,用等领域的生活及工作用品(含工具)、环境及信息传达方式的创造、美化与提升,是对人类生活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是运用多种手段和多学科知识科学的、艺术化地、人性化地及可持续性地解决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乃至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实用学科,概 述,2、产生的背景社会背景:大批量生产方式、新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的改变文化背景:现代艺术的促进作用技术背景:

2、新的制作表现手段,二、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1、包豪斯概况:1919年3月20日成立 ,1933年关闭德国魏玛市立美术学院与魏玛工艺学校合并创立国立魏玛建筑学校,即Bauhaus包豪斯,创建人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比乌斯。,2、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的建立是20世纪初优秀设计思想与20世纪欧洲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与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的作用,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包豪斯形成了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因素的正确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的核心是: 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3、包豪斯对

3、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设计教学方法和体系,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到整个艺术设计学科。包豪斯遵循的设计思想和实践观点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 教学原则:设计师必须先经受实际工艺训练,既要掌握手工艺,更要了解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造高质量的产品设计,提供给现代化工厂大规模生产。培养学生既有理论素养和造型能力,又要能够动手制作,学校设计教育与社会生产结合,提倡“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包豪斯的重要教师克利、纳吉、康定斯基等,都是现代艺术的大师,他们对平面、空间和色彩等视觉元素深入研究,形成

4、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理论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1、构成的含义: 课程类型一种课程的类型,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设计原理一设计的方法,如利用构成的设计方法作设计 具体作品一种作品形式,如构成派、风格派的作品 2、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是指形体所表现出来的二维平面特征; 构成是指形体的组合方式。 定义是: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相关基础知识,二、平面构成学习的内容及目的 非技术性、非功能性的对形体的认识、各种形体的性质给人的感觉,形与

5、形可能出现的构成方式的研究是平面构成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设计形态:点、线、面设计语汇设计材料 、设计法则:章法构成方式 、设计思维:创新思维 平面构成属于基础训练的范围,它只是今后设计的准备阶段,不是目的。它的内容一般限定在形体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的规律研究上,而不受以后所应用的特定要求内的工艺、内容等具体条件的制约。,三、平面构成应用的工具与材料 笔:草图阶段HB铅笔、直尺、圆规、软橡皮和 2B4B的铅笔 绘制正稿阶段鸭嘴笔、小圈圆规、针管笔 填色块阶段叶筋笔、小红毛,较大的色块用 水彩笔 色:水粉颜料中的黑色。 纸:主要是白卡纸、绘图纸,一、平面构成的产生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

6、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 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如立体主义绘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 义,他们都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到后来的德国包毫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 计观念在现代设计训练及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二、平面构成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 术、视觉传

7、递等等领域。 平面构成一词的出现及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的确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平面构成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 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平面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点:表示位置,没有厚度和宽度,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点 线:点的移动形成线 面:线的移动形成面,1.教学内容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定义;点、线、面的特点与性质; 点、线、面的错觉;基本形;点、线、面的情感表达。 2.教学要求 掌握点、线、面的定义,点、线、面的 特点

8、与性质,基本形。理解点、线、面 的错觉。了解点、线、面的情感表达。 能熟练使用点、线、面进行造型。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点、线、面的 特点与性质,基本形。 难点:点、线、面的 情感表达。 4.授课学时:8学时,一、点 1、几何学上的定义 点是无面积的,在平面上只能提示形象存在的具体位置。 2、点的形状 点的形状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越小的点感觉越强,越大的点越有面的感觉。 3、点的相对性 在同样的方框里,小点有点的感觉,大点有面的感觉。 4 点的特点与性质,1 单点 2 两点 3 复点 4 大小点 5 整点与碎点 6 有方向性的点 7 重叠的点,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没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在

9、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例如:,点的形态,现实中的点是各式各样的:,点的特征,并存的三点,容易感觉到围成的虚面,单一点造成视线集中,距离相近的两点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线条引力,点作线状排列,会形成虚线,点的集合可以构成虚面,点并不一定是具体的黑点,也可以 是虚点存在,现代绘画,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 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 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 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 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 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 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 感。,(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 既密集、

10、又分散的进行有 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 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 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 微妙的动态视觉。,(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二、线 1、几何学的定义 线没有粗细之分,只有长度与方向。 2、线的形状 直线、曲线、折线、实线、虚线。 3、线的相对性 长度与宽度相差较大时称之为线。,4.线的特性 直线的特性 曲线的特性 细线的特性 粗线的特性 长线的特性 短线的特性 水平线的特性 垂直线的特性 斜线的特性 5、线的不同方向运动在视觉上得到的印象 6、线的紧密排列产生的视觉印象。 7、线的组合 8 、线的分割,线的错觉,线的构成形式,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 排列)。,2)疏密变化

11、的线(按不同 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 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 间的视觉效果。,(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 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 切换变化)。,5)立体化的线。,(6)不规则的线。,三、面 1、面的几何定义 平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而无厚度,当线排列后可以成虚面。 2、面的形状 面是转折体的一个表面,点的扩大、集合、排列及线的平移均可形成面。 3、面的相对性 面的厚度是相对的,由线的粗细决定。一个大点、一条粗线皆是依据周围形象的量感变化相应产生出面的感受。,4、面的分类 (1)直线性的面; (2)有机性形态的面; (3) 不规则性形态的面; (4) 偶然性形态的面。,幾何形,偶

12、然形,有機形,不規則形,面的構成範例,面的构成形式,几何形的面,表现规 则、平稳、较为理性的 视觉效果。,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 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 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 视觉效果 。,(3)徒手的面。,(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 和、自然、抽象的面的 形态。,(5)偶然形的面,自由、 活泼而富有哲理性。,(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 的人文特点 。,-奇妙的点线面组合,第作业: 一 周,分别以点线面做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练习 作业要求:点、线、面 感受练习,尝试不同肌理和构成的性格表现 点的构成练习: 10CM10CM白色卡纸6张 线的构成练习: 10CM10CM白色卡纸6张 面的构成练习: 10CM10CM白色卡纸6张 分别裱在3张8开的黑卡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