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摄影课件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53384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1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摄影课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平面摄影课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平面摄影课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平面摄影课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平面摄影课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摄影课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摄影课件综述(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摄影,摄影的历史,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1928年,世界上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相机“禄来”,由德国“弗兰克和海德克”公司推出,柯达1916年生产的NO.3A的连动测距型折叠皮腔相机。这类相机由于其皮腔呈风琴状,故也被称为风琴相机。,1959年,日本尼康公司推出第一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Nikon F,这是现在广为流行的单反相机的鼻祖,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造了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相机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代。,认识数码相机,卡片机 卡片机,就是外形小巧轻薄,形似“卡片”的小型数码相机,也是人们

2、所说的“傻瓜相机”。 卡片机属于消费级数码相机,面向群体主要是家庭用户。对画质要求不高,操控性也以简便、自动为主。外形小巧、重量轻,价格相对低廉。 与单反相比,主要缺点:不能换镜头,感光元件面积小,成像能力有限,高感画质不理想。 卡片机也有单反不具备的优点:小巧,快门声音可调,景深大,水下摄影。,长焦DC 长焦DC与数码相机相似,工作原理和性能与卡片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长焦DC具备了卡片机没有的大变焦范围。,微单 微单是取“微型”和“单镜头”之意,沿用了单反可换镜头的设计,取消了反光镜和五棱镜结构,使用电子取景,使体积缩小,接近卡片机的体积。使用与单反相机同等大小的感光元件,画质上有单反的表现

3、。操控相对差些。,单反 画质优秀,反应极快,操控性一流,可更换的镜头群极其丰富。 1)入门级单反 这个级别的单反主要定位入门级用户,较好的画质和较为专业的操控性区别于卡片机。 2)准专业单反 拥有坚固的金属机身,稳定性和操控性显著增强,连拍、对焦性能上的提升。 3)专业单反 严丝合缝的防水防尘设计,自带竖拍手柄,双处理器配置,顶级的对焦系统和测光系统,极佳的画质,更快的连拍速度,更好的高感效果 4)其他 高端数码旁轴相机徕卡 旁轴的优越性:体积、重量、隐蔽性、画质、颜色、色彩空间,数码中画幅 数码中画幅是数码世界中最顶级的设备。 大感光元件和高像素带来更好的画质。,单反相机结构,1.什么是单反

4、 单反相机是“单镜头反光取景照相机”,内部结构采用了一块斜45度放置的反光镜和顶部的五菱镜共同构成的取景系统。 单反相机的优势:性能完善,利于操控,画质优异,有较完善的自动对焦功能和连拍功能。取景和成像都是通过镜头完成的,视差较小,可接近所见即所得。 2.单反相机的内部结构,这张单反相机光学组件的截面图显示了光如何通过透镜(1)被反光镜(2)反射到磨砂取景屏(5)中。通过一块凸透镜(6)并在五棱镜(7)中反射,最终图像出现在取景框(8)中。当按下快门,反光镜沿镜头所示方向移动,焦平面(3)打开,图像被摄在底片(胶片、CCD、CMOS)上,与取景屏幕上看到的一致。,快门单元:纵走式帘幕金属快门,

5、 更加准确的控制快门的开启时间,掳爱们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上的时间。,3.镜头的基本概念,焦距:是镜片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 全画幅显示镜头的实际焦距 APS-C(佳能、尼康) 4/3 适马 4.镜头分类介绍 镜头是相机上重要的成像部件,镜头可以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超广角镜头:焦距短于24MM的镜头称之为超广角镜头。应用范围在建 筑、风光、新闻摄影领域。 广角镜头:28-35MM的镜头,适用于风光、报道摄影。 标准镜头:50MM左右的镜头,符合人眼透视习惯的镜头。 中焦镜头:介于75和135MM之间的镜头,适合于人像摄影。 长焦镜头:180-400MM的镜头,适用于舞台摄影

6、、体育摄影。 超长焦镜头:400MM以上的镜头 微距镜头 鱼眼镜头 移轴镜头,摄影基础知识,曝光 色彩,曝光,1.光圈和快门速度 理解曝光过程是摄影入门很关键的一步。对数码相机而言,影像的形成是由入射光投射在CMOS感光元件上,转变成强度不一样的电流信号,再由相机处理器转换成可识别的图像文件,并加以储存的过程。对同一场景而言,光线越强,形成的电流信号也越强,形成亮度事宜的影像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短。 曝光控制就是要确定拍摄中的各种参数,使景物能够在感光元件上准确曝光,形成明暗合适、成像清晰的影像。,快门,快门相当于一扇门,当它打开的时候光就会进入相机内部,投射到感光元件上,当它关闭的时候,光线就

7、被隔绝在外面,感光元件就感受不到光。我们把快门开启到关闭这段时间称为快门速度。实际上也就是CMOS的感光时间。 快门速度除了能直观的影响进光量以外,还对成像清晰度有影响:较快的快门速度有助于凝固运动物体,将高速运动的物体拍成凝固的影像。同时较短的快门速度也能有效的减少因相机不稳而造成的成像模糊,使拍摄人物或风景更为清晰。 快门速度需要精确控制,快门时间过长,会导致进入的光太多,造成“曝光过度”;快门时间过短,可能造成“曝光不足”。,光圈,光圈是镜头上一个控制通光孔大小的装置,可以设定改变孔径的大小。摄影中经常提到的光圈值(f值)与此装置有关。 f值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范围大;f值越小,光圈越大

8、,景深范围小。,光圈越大,也就意味着进入相机的光更多;而如果光圈越小,也就意味着进入相机的光越少。 不同镜头所能达到的最大光圈值不同。大光圈镜头拥有更大的进光量,更大的光圈还能造成漂亮的虚化,大光圈镜头常被摄影爱好者所追捧。 普通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通常只能达到f/3.5-f/4,高级变焦镜头则能达到f/2.8,定焦镜头更是能达到f/1.4甚至更大。 世界上最大光圈的镜头:蔡司在60年代生产过一支Carl Zeiss Super-Q-Gigantar 40mm f/0.33的超大大光圈的镜头,生产这支镜头是为了向世界展示蔡司在镜头制作方面的工艺水平,所以这支镜头只有一支作为公司用途,并收藏于蔡司

9、公司内。,2.光圈和快门的关系(倒易率) 光圈、快门、ISO共同确立一个曝光组合。我们知道,这个组合不是唯一的。在ISO不变时,只要保证进光量不变,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是可以随时变动而不影响曝光的。 摄影中将每减少一半进光量的效果记为缩小一档光圈(进光量变为2倍则为增大一挡光圈),如镜头最大光圈为f/4.0,收缩一挡光圈为f/5.6,收缩两挡为f/8.0.每收缩一挡光圈则进光量减半,这时只要使用两倍曝光时间就可保证曝光量不变。 这个规律叫“倒易率”,在曝光中非常有用,为实现景深控制和运动物体清晰度控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拍风景,在f/4.0下对应的快门速度是 1/500s,拍风景需要大景深

10、,这时候缩小三挡光圈,变为f/11(f/4f/5.6f/8f/11),快门速度则相应延长三挡,变为1/60s(1/500s1/250s1/125s1/60s),这两个参数组合对曝光影响是一致的,可以拍出相同的亮度的照片。最后一种组合方式可以得到更大的景深,同时曝光依然准确。,把曝光理解成用水龙头给水桶装水,把水装满即可。光圈相当于水龙头阀门开启的大小,快门速度是阀门开启的时间。如果阀门大,则可以很快装满,而如果阀门较小,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装满。反映在曝光上,拥有相同的曝光效果。,3.感光度(ISO设定) 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指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度,是可以通过相机内设置进行调整的。数码相机

11、的感光度设定是通过调整感光元件的灵敏度来实现的。在效果上,感光度越高则感光元件对光线越敏感,在相同的光圈快门值下形成相同亮度影像所需的时间越短。 感光度的量化标准体系称为“ISO”,是国际通行的标准之一。 ISO越低,画质越好,但是对光线不够敏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就会有困难。提高ISO,虽然有利于在暗环境中拍摄,但会导致噪音信号增多,信噪比降低,反映在图片上就是画面的噪点增加,画质下降。 和胶片比起,数码单反在高ISO下的表现要好上很多。胶片的颗粒感无法通过后期改善和消除,数码照片的早点可以通过后期获得相当程度的改善。,4.测光 测光原理,在进行拍摄前,必须先对被拍摄场景进行测光,才能以

12、此为依据确定曝光组合。在胶片时代,为了方便计算出更为准确的曝光参数,经常会使用外置测光表进行测光。数码单反使用相机内置测光装置即能获得较准确的曝光组合。 测光即是测定物体表面的反射强度,完成测光后可通过计算确定合适的光圈快门值,是物体在照片上能以准确的亮度呈现出来。 中性灰,也称18度灰 曝光补偿 是帮助测光表进行能力延伸的一个工具。,测光模式 评价测光:是一种较为智能的测光模式,适用于大部分场合。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综合判断画面中各部分的亮度,顺逆光情况等,给出合适的曝光参数。“评价测光+曝光补偿”满足大部分场景的拍摄要求。 点测光:点测光选取取景器中1%-3%左右的面积作为测光对象。点测光

13、适合逆光人像等复杂光环境的拍摄。亚当斯“分区曝光法”基于点测光实现的。,局部测光:局部测光选取的面积则相对大一些,大约占取景器面积的9%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是以取景器中央大部分面积为测光对象,兼顾到画面四 周其它面积,综合计算确立曝光参数。,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数码单反较为常用的曝光模式有四个,分别是P挡、Av挡、Tv挡、M挡 P:程序模式 A:光圈优先模式 T:快门优先模式 M:全手动模式,5.包围曝光,包围曝光是指在同一场景连续拍摄多张照片,每张照片的取景相同,但曝光量不同,每张均匀变化,以期在某一张照片中得到准确曝光。 通过包围曝光拍摄不同曝光值的多张照片,在后期中合成,即可得到从暗部到

14、亮部都有丰富层次和细节的照片。 包围曝光要求 1.使用三脚架 2.最少三张照片,色彩,白平衡 1)什么是白平衡 黑体在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发光,温度不同,发出光线的颜色也不同。在特定的温度下发出光线的颜色即用“色温”表示,单位为开尔文,记为“K” 色温越低,则颜色越接近于红黄色,色温升高到6500K时,发光接近于白色,温度继续升高则趋于蓝色。,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到处充满着不同色温的光源。即便最常见到的太阳光,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中,其色温也是不同的: 日出日落时约为2000K(暖黄色),中午时间约为5300-5600K(接近白色),其它时间段色温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人眼对于色温变化有着很好的适应能

15、力,在不同的时间段看同一个物体颜色差别不会很大,看到的颜色更接近于白光照明效果。相机则会如实的记录下物体在环境光照明下的绝对颜色。 举例:白纸 人眼看到的是不变的颜色,而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有可能整体偏色。 白平衡和色温一样,也用K来表示。当白平衡色温低时,拍出来的照片偏蓝;色温高时则偏黄,跟色温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白平衡色温是校正量,色温是绝对量,两者是相反的。 自动白平衡,风光摄影,1.风光摄影的器材选择 2.风光摄影构图,风光摄影是伴着摄影而生的一个类别。 人类有记载的第一张风光照片 这幅照片名为窗外的风景,是摄影术 的先驱尼埃普斯于1827年在自家窗前拍 摄的。,风光摄影的器材选择 1.三

16、脚架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风光摄影师,三脚架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 没有三脚架,我从不拍风光。 三脚架认识不足 使用三脚架要注意很多细节:首先要配备一条快门线,减少受不对相机的晃 动;其次要开启相机的“反光板预升”功能,以尽量减少机震对清晰度的影响。,2.机身的选择 风光摄影有着严格的放大需求,比其他摄影门类都要注重画质,对机身要求很高。 3.镜头的选择 1)广角镜头 是风光摄影中使用率最高的镜头。广角镜头拥有宽广的视野和极大的景深,是风光拍摄的利器。但普通的广角镜头会出现边缘分辨率及锐度不高、紫边、色彩、炫光等。 2)中长焦镜头 作用主要侧重于“选择”和“裁切”,用中长焦镜头较小的视角,除掉大场景中对主题无益的部分,突出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4.常用的滤镜 风光摄影中常用的滤镜有UV、C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