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44054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幻灯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临床路径与合理用药,2,合理用药与临床路径,合理用药是医院药事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不断地寻找、提出和推进促进合理用药的手段、方法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是医院为使服务对象能减少费用,同时有效地保证高质量医疗服务而实施的一种科学的服务与管理方法 利用临床路径这种新的管理方法,作为推进合理用药的平台 临床路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方向,3,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116号),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工作目标 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在50家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管理制

2、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对已颁布实施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 试点范围 选取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甘肃省12个省(直辖市)作为指定试点省份 在全国范围内至少遴选50家试点医院,承担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从2010年1月起,卫生部将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14个省、市的73家医院开展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探索建立适合我

3、国国情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 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自2009年12月始,至2011年12月结束,4,关于印发山东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卫医字【2009】126号),在全省范围内遴选25家以上试点医院,承担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省级试点工作。 省部属三级综合医院和省肿瘤医院、省眼科医院、山大口腔医院参加全省试点。,5,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中期总结,卫生部医政司于2010年12月22日,在福建厦门召开全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中期总结会议 王羽司长做总结报告 2010年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

4、作取得成效 一是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 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三级、二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共计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部分试点医院在前期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专业范围,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覆盖的病种数量,丰富临床路径的内涵,并为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DRGs)等付费方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础,6,2010年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二是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又迈进了一大步。部分试点省份将临床路径管理纳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并与医院等级复查、评审,推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5、、卫生系统医改目标考核等工作相结合,共同推进医改各项重点工作。逐步建立了以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效率和效益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模式,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是临床路径管理成效进一步显现。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1月1日至10月31日,各试点医院共计开展临床路径管理361,051例,变异53,795例,变异率为14.90%,退出34,319例,退出率为9.51%。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部分疾病诊疗费用逐步下降,让群众切身感受医改带来的实惠。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进一步整合,医疗效率进一步提高,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是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程度进一步

6、提高。部分试点医院利用已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系统。五是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加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7,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中期总结,2011年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是要继续制定下发10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进一步扩大试点病种的范围,扩大患者的覆盖面 二是要深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医院范围,希望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都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同时,要结合“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医疗质量万里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三

7、是要加强临床路径实施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优势,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医院的指导和评估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对试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全面、客观地掌握试点相关数据,特别是试点工作开展2年时间的终期评估数据,为下一步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五是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经验交流。使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临床路径实施的步骤和方法,转变医务人员的传统观念,8,2011年全省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要点,一、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二、健全公立医院评价与监管体系 三、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四、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五、

8、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 六、加强医疗服务要素监管 七、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管理 八、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 九、积极推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 十、继续加强突发事件和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建设,9,四、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一是加大临床路径管理推行力度 继续扩大试点病种种类,将试点范围延伸到县级医院。在全省50%三级综合医院开展不少于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在全省20%的二级综合医院开展不少于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对全省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调研评估 在二级以上医院探索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组织应用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DRGS方法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10,诊断相关分组

9、,DRGs(DiagnosisRelatedGroups)诊断相关分组,是专门用于医疗保险预付款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 它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个诊断相关组,然后决定应该给医院多少补偿 DRGs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 DRGs用于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医疗保险的给付方不是按照病人在院的实际花费(即按服务项目)付账,而是按照病人疾病种类、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条件所分入的疾病相关分组付账。依病情的不同、病人的不同、治疗手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DRG编码相对应。 DRGs的指导思想是:

10、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标准的制定,达到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有助于激励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迫使医院为获得利润主动降低成本,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诱导性医疗费用支付,有利于费用控制。 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发现了其进一步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难度和费用;有利于宏观预测和控制医疗费用;为医疗质量的评估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相互比较的分类方法。,11,四、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三是促进合理用药工作 会同药监、经信、畜牧兽医等部门开展抗菌药物管理联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使用环节管理,保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认真贯彻落实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

11、作;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分析和报告制度,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合理用药监测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靠前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继续开展临床药师制试点,发挥临床药师专业指导作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2,四、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五是开展高额医疗费用专项治理行动。 针对重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病种、重点人群,选择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等科室,以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关节植入等费用高昂的植(介)入手术和肿瘤性疾病为重点,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13,山东省药事管理工作重点,抗菌药物应用专项

12、治理行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明确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责任人; 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处方点评等相关制度 落实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促进合理用药 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合理用药监测网 对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将进行公示;诫勉谈话 推行临床药师制工作 临床路径管理与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14,临床路径,实施临床路径(CP) CP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

13、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之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因为路径的制订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包括合理用药,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评估、总结、改良,实施临床路径,自然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5,临床路径管理与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临床路径管理与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 临床路径 22专业112个病种(2009) 11专业104个病种(2011) 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 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16,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7,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8,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围手

14、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适用手术12种) (一)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要求; (二)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一小时内开始使用; (三)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四)择期手术在结束后24、48、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时间; (五)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 二、肺炎(儿童、住院)质量控制指标 (一)住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检测; (四)抗菌药物使用时机;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符合规范; (六)住院72小时病情严重程度再评估; (七)抗菌药物疗程(天数); (八)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 (九)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元)。 适用病名ICD-10编码:ICD-10 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1-12个月婴儿肺炎。,19,小 结,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可在最大程度上规范医师的用药行为,有效推进合理用药规范化 各级医疗机构应对合理用药与临床路径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行性进行探索 医疗机构严格规范诊疗行为,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使用管理机制,20,谢谢各位耐心倾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