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精品文档}

上传人:ny****4 文档编号:14584316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精品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精品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精品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精品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精品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精品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精品文档}(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enjian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de测定一、拉瓦锡测定氧气de含量1测定原理拉瓦锡测定空气de组成de原理: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2实验装置汞槽中汞de作用是,作反应物,起液封作用,二、吸水法测定氧气de含量1测定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de含量de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de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de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de体积即为减少de氧气de体积。反应de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2实验装置(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烧杯、橡胶管、弹簧夹。(2)药品:红磷、水。3实验步骤(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2)连接

2、装置。(3)检查装置de气密性。(4)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内。(6)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4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de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de。5实验成功de关键(1)红磷要过量。(2)装置必须密封。(3)导管内先注满水。(4)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6实验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五氧化二磷极易溶于水,不占有体积。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de氧气,冷却后,大气压把烧杯内de水压进集气瓶,压进de水de体积约是集气瓶内消耗de氧气de体积,

3、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de。友情提示:通过此实验也能得出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及不易溶于水de性质。7实验注意事项(1)红磷要足量。如果红磷de量不足,则不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de氧气完全反应掉,密闭容器内水面上升不到原气体体积de,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de体积分数偏小。(2)实验装置de密封性要好。如果密封性不好,则外界de空气会进入密闭容器内,导致所测得de氧气体积偏小。(3)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代替红磷。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产生de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de氧气,导致测得de氧气de体积不准确;而细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氧气de体积几乎不会变化,因此密闭容器内水面不上升。(4)橡胶

4、管要夹紧,燃烧匙放入集气瓶时要迅速,防止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或集气瓶口逸出,导致进入水de体积增多,使实验结果偏高。(5)集气瓶内加少量de水,目de是溶解白烟、降低温度。三、注射器法测量氧气de含量1原理在加热de条件下,铜能跟空气中de氧气反应,消耗了密闭容器中de氧气,没有其他气体产生,减少de气体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de体积。反应de化学方程式:2Cu+O22CuO。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实验仪器硬质玻璃管(相同规格支)、橡皮塞(带玻璃导管及不带玻璃导管各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注射器、气球、铜粉。4实验步骤(1)将一支硬质玻璃管注满水(两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后打开上端

5、橡皮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2)在另一支干燥de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玻璃导管de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de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根据酒精灯de高度,将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4)停止加热后,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de气体全部挤出。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de体积。5实验现象铜粉加热后变成黑色,冷却至室温后,密闭装置内气体de体积减少了1/5。6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de1/5。7注意事项(1)铜粉要足量。(2)装置不能漏气。(3)加

6、热温度要高一些,时间要长一些,目de是保证铜粉和氧气充分反应。(4)加热时为保证氧气充分反应,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5)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注射器内剩余气体体积。拓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e装置还有如图所示A、B、C、D、E。 E考向一 拉瓦锡测定氧气de含量典例1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把少量汞放在充满空气de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来测定空气de组成。下列有关该实验及实验结论de说法中不正确de是A在密闭容器里汞只和氧气发生反应B反应产物氧化汞呈固态,且不溶于汞,易分离C密闭容器中空气de体积减少了,拉瓦锡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de D拉瓦锡将生成de氧化汞收集后放在另一容

7、器加强热,将得到de氧气加到剩余体积气体de原密闭容器中,所得气体性质与空气性质不一样【答案】D1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de含量,a、b两物质de选择正确de是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考向二 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典例2 (2017菏泽)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de装置图,有关此实验de结论与分析错误de是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de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de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de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de,可能de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de水进入集气瓶后,氮

8、气没有减少,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de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正确;C、该实验中de红磷不能用硫来代替,因为二氧化硫是气体,错误;D、装置气密性不好,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或偏小。故选C。学科网【答案】C2为验证空气中氧气de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de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de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de水。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de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9、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de体积为65毫升。(1)小明按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de气密性?_。(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de体积分数为_。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de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de性质有关。实验误差分析1测定结果偏小de原因(1)红磷de量不足,导致氧气为完全反应。(2)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反应后有气体进入集气瓶。(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温度高压强大,进入集气瓶中de水减少。(4)导管内事先没有

10、注满水。2测定结果偏大de原因(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太慢,赶走了集气瓶里部分空气。(2)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使集气瓶里空气沿导管逸出。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de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拉瓦锡C达尔文D牛顿2将足量de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点燃(或灼烧),放入图示装置de广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de是A铁粉B磷C木炭D镁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de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de含量”(试管de容积为50 mL,注射器de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de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

11、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de接近刻度是A20 mL处B15 mL处C10 mL处D5 mL处4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de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de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液态de五氧化二磷B燃烧匙中de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de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钟罩内气体压强de减小会导致水面de上升5某化学兴趣小组de同学在老师de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de体积约为24 mL;实验取用铜丝质量de多少不会

12、影响实验结果;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体积de氧气。其中正确说法de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6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de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de是A铜粉用量de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de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de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de7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e是ABCD8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de含量,结果发现测定de结果比实际空气中氧气de体积分数偏高,造成这一结果de原因可能是A实验中所取de红磷过量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13、C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加紧D红磷燃烧后未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9空气中氧气含量de测定如图所示:(l)燃烧匙内盛放de药品是_。(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de原因可能是_(答一条即可)。12016泰州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de含量,最适宜选用de可燃物是A红磷B硫磺C木炭D蜡烛22016厦门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e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de是A使用过量de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de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32017邵阳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e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de是A用过量de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42017东营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de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de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de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de有效容积为242 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de体积为48 mL。下列说法错误de是A该实验de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B通过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