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说阅读秘籍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842131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说阅读秘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点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说阅读秘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点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说阅读秘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点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说阅读秘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点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说阅读秘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说阅读秘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备战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说阅读秘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点3 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考查方向】1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高考小说阅读试卷中,一般是围绕自然环境描写设题。环境描写题选材的切入口有两种方式:第一方式切入口较小,一般为一段文字;第二种方式是对散见于小说的环境描写文字作综合性考查。2重点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题的命题,一般是分析描写手法和作用,或是分析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常见的设题方式有: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某某的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指出某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某某(具体景物),请你分别说说其各自的作用;某段景物描写烘

2、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小说多次写到某某(具体景物),这样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题型例举】题型一:概括环境描写的特点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答案示例: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洽等。题型二:赏析环境描写的手法2010江苏卷溜索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答案示例:以壁顶为观察点,变

3、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题型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015安徽卷蓑 衣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最后两段: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答案示例: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艺术手法上,所描绘的蓑衣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了新时期农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

4、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的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情感表现上,将小格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小格对达子的佩服、依赖与朦胧的爱意。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一面。艺术结构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对蓑衣的多处描写和达子的编蓑衣的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的未来充满想象。【入题套路】在小说文本的阅读中,环境描写类题型以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主要内容。

5、如何解答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角度加以思考。1交代烘托等角度从纯环境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如下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渲染气氛,奠定作品的基调。如鲁迅祝福第一次写飞雪:“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里的环境描写就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2塑造人物的角度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主要有如下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人物的命运。在祝福第二次描写飞雪:“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

6、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这里写雪,表现了“我”的雪一样的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3情节发展的角度从情节发展的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主要有如下作用: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大雪紧”的景物描写。正是由于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见沽酒途中见到小神庙,风雪紧草场被压倒,林冲到庙中御寒,才用巨大后门,才听到仇人的谈话。这里对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4主题表达的角度从主题表达的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有:揭示作品的主题;深化文章的主旨;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祝福中第四次描写雪:“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

7、,似乎全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里借雪的飞舞讽刺封建势力的得意,含蓄地展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命运。【名师带练】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8、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老赵谨慎地回答:“是。”“去包队吗?“是。胜利大队。”“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

9、,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哪一篇?”“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路转了一个大弯一一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

10、的山垭口“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老人家把缰收住了。“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

11、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看不见那条沟。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咹?”老人家听不清。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

12、肩膀最硬”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老赵的声意,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1979年5月(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3、3分) 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B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D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这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

14、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注意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B项,分析不当,赶车老人说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肩膀最硬”,没有对谢主任嘲讽和回击的意思,而是对那些农民们的赞美。故选B。【答案】B(2)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

15、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象征暗示作用;揭示或者深化作品主题;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等。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本身就是去梨花屯的沿途风景,也是故事开展的自然背景;而“三只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旁出现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等处景物描写还烘托表现了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水、水田、泥土这些意象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醉人的诗情画意,使小说也洋溢着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答案示例】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3)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