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03473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优质医学)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优质医学)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优质医学)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优质医学)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1,主要内容,输血适应症 输血规范及制度 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反应及处理制度,2,输血适应症,(一)急性出血 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

2、成不足引起。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3,输血适应症,(三)重症感染 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四)凝血功能障碍 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应补充凝血因子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替代。,4,一:资中县人民医院输血前的检测规范(2014-6-16) 1、凡需申请输血者,必须做输血前检测,检验项目包括A

3、BO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血感常规九项,及血常规,检测报告单放于病历内,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核查。,5,2、将以上检测结果填写在输血申请单上,急诊用血需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之前或同时抽取血感常规及血常规标本送检,并于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注明:“已抽血感送检,结果未回”,因抢救用血用交叉配血标本做血型鉴定。 3、常规首次备(用)血,必须先查病人血型,再开输血申请单,输血科按规定拒收未填写血型结果的常规输血申请,特别提醒护理站,首次输血前血型检测标本不能与交叉配血标本同时采集。,6,二、临床科室输血评价指标(即输血指征管理) (一)、红细胞悬液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

4、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内科血红蛋白60g/L或血细胞比容0.2时可考虑输注,ICU病人血红蛋白90-100g/L,红细胞压积27%30%可输注.对严重冠心病和肺疾患患者,如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Hct可突破30%.外科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70l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7,(二)、血 小 板 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的患者. (1)外科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溶血决定.如术中出

5、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内科血小板计数(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8,(2)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司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后果的大小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人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9,

6、(三)、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外科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时,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时输用.一般需输入l0l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10,(四)、新鲜液体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五)、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不伴有贫血的烧伤早期以及某些内科,儿科疾病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以丧失水分或血浆为主,要根据情况输用晶体液,血浆,白蛋白.大面积烧伤,肝硬化,慢性肾炎等低

7、血浆蛋白血症的患者,当血浆总蛋白低时,可输用.,11,(六)、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七)、冷 沉 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因子浓缩剂。,12,(八)、全 血 内科用于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60g/L)的贫血不会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

8、排出量的增加双氧高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13,一: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 (一)、 护理人员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必须在采血管上贴上条形码标签。,14,(二)、 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共同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等后方可抽血。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15,(三

9、)、 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申请单与血标本标签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请单,重新采集血标本,原标本留输血科保存,备查。 (四)、 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五)、 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方可发出。,16,(六)、 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十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实施输血。,17,(七)、 输血时,

10、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分钟后方可离开。 (八)、 输血核对内容记录于护理输血安全记录单上。,18,四、输血注意事项 1、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液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19,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

11、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的医医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20,4、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在积极配合治疗抢救的同时,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遵医嘱抽取患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21,4)遵医嘱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12、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进行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菌种检测; 6)遵医嘱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遵医嘱测血清胆红素含量。,22,一次性输血器的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如下: 1、检查每支产品小包装密封完好,核对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要求。 2、撕开小包装,拔出插瓶针保护套,将插瓶针插入经消毒过的输血瓶塞内。 3、倒挂输血袋,放松流量调节器,排尽导管内空气后,关闭流量调节器。 4、把静脉针(注射针)按无菌操作方法刺入静脉血管,并固定下来。 5、逐渐松开流量调节

13、器,观察血滴情况,直至所需的速度。,23,操作方法: 1、用止血钳将塑管根部夹紧,常规消毒,自胶皮套下1cm处用无菌剪刀剪断,然后将输血器粗针全部插入断端,将胶皮管取下.塑料管外用胶布固定一周即可。 2、塑管末端插人法 操作方法:将塑管常规消毒,以末端为中心,将输血器的粗针头沿塑管末端插入,然后将胶皮套取下固定针头。 这二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袋装血小板、袋装血浆等血液制品。,24,注意事项: 1、本品无菌、无热源、仅供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 2、灭菌之日起,灭菌有效期3年,务必在有效期内使用。 3、贮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0%,无腐蚀气体、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清洁的环境内。 4、包装破损,保护套脱

14、落,禁止使用。,25,输血过程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安全制度 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接到血库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血库送血;高热者通知医生。,26,4、2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前由两、血袋共同核对: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输血单与血

15、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27,5、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28,6、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不得自行储血。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2

16、9,7、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9、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10、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 11、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30,12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1)全血或红细胞 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一袋血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则应废弃。 (2)浓缩血小板 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 (3)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 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对成年患者来说,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