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577878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用育留系列我在培训行业已经从事了有近 10 年的时间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块略有一番见解,而作为我本人来说,我主讲的领域就是执行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这块,下面,就将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块的一些见解。第一章:选“钻石”选人的好坏关乎一个单位的生死存亡。在各种失误中,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在决策失误中最大的失误是用人的失误,其代价也是最大的。杰克.韦尔奇说: 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挑选的人的身上。电视剧大染坊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他说,一等人不需要教;二等人用言语教;三等人用棍棒教;四等人用刀砍掉。那么,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其核心是

2、选对人而并非培养人,即选人比培训人更重要。选人的常犯的错误:1.寻找“超人”对人才的要求过于苛刻,所谓宁缺勿滥,那只会是“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如果领导层对人才的要求过分追求完美,只会适得其反,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2.“俄罗斯套娃”现象害怕比自己厉害的人难以驾驭,便喜欢选一些比自己能力差的,自己管得住的人。许多企业的人才结构如俄罗斯套娃,下属能力始终低于上级,一级比一级强,一级比一级大。曾子说,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3.偏听偏信仅凭听说,未作亲自考察。用人部门在选人时习惯于依赖人力资源部,比较少花时间与精力亲自考察新进的人员,也比较少对试用期的新人作全面的考察。对于人

3、才的情况,未能很好实施走动式管理,也未能针对听到的情况深入实质去核实,在基层,更没有问到一些一针见血的问题。4.个人好恶对自己奉迎者,无才也是有才;对自己不奉迎者,有才也是无才。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是极其要不得的。像选钻石一样选人才:1.要亲自考察人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是帝喾的儿子,是一位贤明的部落领袖,他要大臣举荐继任者,四岳(即四个部落首领)推荐舜。根据是,舜的父亲顽,母亲嚣,弟弟傲,舜皆和以孝,进之于善,这样的人不至于奸恶;舜 20 岁时,就以孝而闻名天下,尽管舜享有好名声,但尧对此并不放心,表示“吾其试哉” ,再确定其继承人地位。 尧的

4、主要做法:一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通过舜对待妻子的态度来考查其德行。二是使九位男子与舜相处,以观察其如何对待别人。三是使舜“慎和五典” ,管理阴阳术数天文历法官员,舜管理有方, “五典能从” 。四是让舜察举和管理有才德的百官,结果“百官时序” 。五是让舜铲除当时的四大劣迹昭著者,舜做到了,远近诸侯闻风而敬舜。六是使舜入山林川泽、经受暴风雷雨, “舜行不迷” 。2全方位考察人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 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借鉴古人“八观六验” 、 “六戚四隐”的识人方法: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

5、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 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何谓四隐? 交友、故旧、邑里(邻居) 、门郭(亲信) 。即全方位考察人才,这是领导者的重要工作。3.选人勿苛刻,适合即可从岗位适配的角度来看,选人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手下有这样一帮人:樊哙是杀狗的屠夫,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陈平一开始跟魏王混,混不下去,看到项羽猛,就又去投奔项羽。但在项羽那混的不是很好,于是又跑去找刘

6、邦跟刘邦混。如果按照现在某些苛刻的选人标准,一个也选不上。4. 避免“俄罗斯套娃”现象 从领导者的气度角度,我们要敢于雇佣比我们更厉害的人。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那些比我们矮小的人,那么我们就会变成一家侏儒公司。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那些比我们高大的人,那么我们就会变成一家巨人公司。总之,选人就如同是选钻石。优秀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一家公司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选拔人才方面必须下大力气。第二章:人才“掠夺”为什么目前的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让我们看一些数据:从 1985 到2005 年的 20 年间,共 52 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中,有 34 位为美国人或在美国居住,占 64%;47

7、 位化学奖获奖者中有 28 位为美国人或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占 59.6%;生理学或医学奖的 46 位获奖者中,有 28 位美国人,占 46%;33位经济学奖获奖者中,有 23.5 位美国人(其中一人为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 ,占 71.2%。美国的“氢弹之父” 、 “电子计算机之父”来自欧洲;欧洲免费输送科学家让美国爆炸了原子弹、制造出导弹、把人造卫星送上天、使宇航员登上月球;美国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业三分之一有印度或中国的创始人;美国的科学与工程博士接近 40%来自外国出生。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人才呢?其中有这样一个情况:二战即将结束,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战争结束后,我们要做些什么?于是在诺曼

8、底登陆之后,迅速以 1 个伞兵师、2 个装甲师加上第 6 集团军重兵出击,掩护一支刚刚成立的“阿尔索斯”突击队秘密行动。 “阿尔索斯”间谍部队的唯一任务,就是抢在任何国家尤其苏联之前,俘虏德国、意大利那些优秀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搜集技术情报与资料,并劝服这些可以改变国家战略实力的科学家加入美国籍,为美国工作。可见,他们对人才多么的重视。特别是美国英特尔公司说,如果美国的大学造就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那么美国公司就要在文凭背面贴上绿卡。微软比尔盖茨曾说,必须欢迎这个世界的伟大天才,而不是将他们赶出这个国家应当鼓励他们成为美国永久公民,这些人将与美国本土出生的天才一起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国家如此,

9、企业也不例外,外企掠夺人才的 7 种方式:1、吸引留学人员,收割人才为了争夺留学者,英国宣布到 2005 年,要使外国留学生占到本国学生的25%;德国计划也将这一比例提高到 20%。近年来,外国大学把各种教育会展和留学咨询办到了中国人的家门口。 2007 年日本 11 万留学生,7.3 万来自中国。2、国外设立机构,就地取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不少外国企业在中国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 ,设立了不少附属于企业的研究机构。目前,在我国设立研究机构的已有 14 个国家的跨国公司,成立研究机构近百个,仅北京就有 15 个。拿规模最大的贝尔实验室中国研究中心来说,400 多人员,96 拥有博

10、士、硕士学位。这些机构实际上成了争夺当地人才的桥头堡。3、合作办学设奖,养育人才清华大学近百种奖学金里,外企公司占了一半,北京大学总额 400 多万元的奖学金中,外企占了 300 万元。4、兼并购买企业,连锅端才思坦因曼思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不远千里来到美国。他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板的看重,聘用他担任生产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1923 年,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正焦急万分时,有人推荐了思坦因曼思,福特公司就派人请他来。他来之后,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三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他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画

11、了一道线,写上“这儿的线圈多绕了16 圈”几个字。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思坦因曼思的建议,拆开电机把多余的圈线取走,电机正常运转了。 福特公司总裁福特先生得知后,对这位德国技术员十分欣赏,先是给了他一万美元的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思坦因曼思加盟福特公司。但思坦因曼思却向福特先生说,他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福特先生先是觉得遗憾万分,继而又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们都以进福特公司为荣,而他却为了报恩而舍弃如此好的机会。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一个决定,收购思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厂。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

12、先生的视野?福特先生说:“人才难得,因为那里有思坦因曼思。 ”5、修改移民法规,开门迎才6、高层出国访问,顺手牵才7、雇佣猎头搜索,专猎英才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也是企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管理说来说去最主要还是人的问题。管理者每天操作的虽然都是事,但首先要思考的都是人的问题。联想柳传志说,执行力就是把合适的人安排到恰当的位置上,战略好坏的关键取决有没有合适的执行人才。三星的创始人李秉喆说:我从来不亲自在支票或传票上签字或盖章,也不亲自买东西。我的任务是选拔和教育那些替我签字或盖章、替我做买卖的人。所以我大部分精力放在育人选贤上。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

13、人” ,发出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墨子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而已。秦穆公为了求得晋国陪嫁的侍臣百里奚,秦穆公巧用五张羊皮从楚国的宛地换回百里奚;为了求得西戎的由余,精选十六美人送给西戎王,西戎也几乎由此而亡。总之,企业的竞争不只是客户资源的“掠夺” ,更是人才资源的“掠夺” 。第三章:人才标准既然人才是如此之重要,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作人才呢?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我们常常惊呼他为“人才啊!” 。百度百科中说道,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能够

14、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总之,就是指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以上是对人才概况的说法,那么,人才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关于衡量人才的具体标准,人们一致推崇德才兼备。德才兼备被誉为是“千古用人第一标准” 。其本质是要求员工的一切行为都要做到有德、有才,两者兼备,不可缺一,而且是德在前,才在后。魏征特别强调,如果在战乱期间不能过多考虑“德” ,那么“丧乱既平,则非德才兼备不可用也。 ”唐太宗又增加了“学识”一条,说:“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明代刘斌认为,担任重要职务的人不仅要德才兼备,还必须有器量, “所谓量者,能受善言,能容贤才,非包藏

15、隐忍,持禄保位而已。 ”王夫之则在才能、器量之外,加上了“意志” ,认为成就大小看才能,才能发挥如何看器量,器量大小“视其志之所持” ,志不坚定终将一事无成。衡量人才的标准四个关键要素:胸怀(器量) 、品德(人品) 、才能(学识+能力) 、意志(逆商) 。我们把胸怀放在第一位。胸怀决定事业的成败、胸怀决定人生的高度,高端的人,胸怀是衡量的第一标准;中端的人,品德是衡量的第一标准;低端的人,才能是衡量的第一标准。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曾说:胡锦涛总书记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企业就是聚精会神搞生产,一心一意做营销,一个做生产的人,他的人才标准就是把产品做得全国消费者都喜欢,如果他一会关

16、心亚非拉黑奴的解放,一会儿分析伊拉克战争的动态,一会研究太平洋的地壳运动惟独做出来的雪糕没有人喜欢吃,那他绝不是合适的岗位人才。所谓人才就是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的合适人选,离开岗位谈人才,就像离开矛谈盾,离开船谈帆,并无意义。我认为从微观的角度,人才的标准遵循以下四个基本核心:一、重视贡献(价值)才而不财非才也。无论拥有多么渊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如果不能创造价值或增加资源的产出,皆没有意义。唐骏之所以被称之为 “打工皇帝”不仅仅因为能力与才华,主要是因为个人薪水比别人高,而薪水高一定是因为创造的价值大。二、注重执行(结果)优秀的人才总喜欢说这样二句话:(1)老板,没问题,交给我吧;(2)老板,事情彻底解决了。态度很重要,但比态度更重要是做事情的结果是否让领导满意。三、拥抱责任(担当)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责任心或责任心不强,定会影响事情的最终结果。在责任面前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解决问题第一、追究责任第二。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四、善于学习(进步)悟性好,并善于及时总结,平时主动学习与请教。例如,联想的人才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