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说课稿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76790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线 说课 稿(一) 今天我 说课的内容是人 教版七年 级下册 512垂线。下面,我 将从 “教学内 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手段”和“ 教学过 程”这四个部 分来汇报对 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学内 容 本节的重点是 会用两直线垂直的定 义判定两条直线垂直和点到直 线的距离的 概 念. 两直线垂直的定 义中虽然强调“有一 个角是直角”,但 实际上由对顶角和邻 补角的性 质,可以得到其他三 个角也都是直角,因此不指定哪一个角是直角, 实际上无论哪一个角是直角,都可以判定 两直线垂直. 反过来,已知 两直线垂直, 那么它们 的四个交角中无 论哪一个角都是直角 . 对于点到直 线的距离,

2、一定要 给 学生强调距离是垂 线段的长度,是一 个数量,而不能 误认为 是垂线段本身 . 本节 课的内容较多,垂 线的性质、画法、垂 线段的性 质以及点到直 线的距离,都是 重点。 二、教学目标 理解垂 线的定义,点到直 线的距离,掌握垂 线的性质,会过一点画已知直 线的 垂线。经历画 已知直 线的垂线,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比 较、归纳理解垂 线的两 个性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意 识,以及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意 识。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启发式、讨论式以及 讲练结 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 程 (一) 导入新课 1、相交 线: 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 个交点的 两条直线叫相交 线。 展

3、示教具:把 两根细木条看作是 两条直线,固定木 条 a, 转动木条 b, 当 b 的位 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 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 =90时, 其他三 个角有什 么 变化?这时 a 与 b 有什么关系呢? 2、垂线的定义:当直线 a 与直线 b 相交所 构成的四 个角中有一 个角为直角时, 其它三个角也都成 为直角, 此时, 直线 a,b 互相垂直 , 记作“ab”, 它们的交点 O叫做垂足。 3、垂直的表示方法:符 号表示 (二) 讲授新课 1 、垂线的性质 经过直线 a 上(外)一点 P画 a 的垂线,可以 画几条? 在同一平面 内,经过直线上或直 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已

4、知直 线垂 直。 2、垂线的画法 . 作一条已知直 线的垂线 (提示利用垂直定 义)。 分别用直角三角板作垂 线和用量角器作垂 线 . 过一点作已知直 线的垂线 (注意点 与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图形演 示,总结画 法。 总结画 垂线的方法:“一靠、二 过、三画” 一靠:把三角板的一 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 线上; (垂直定 义的运用,有 90 角就有垂直)二过:让三角板的另一 条直角边经过 已知的点;三画:沿着直 角边经过 已知点 画直线。” 3、垂线段 思考:有人不 慎掉入有鳄鱼的湖中。如 图,他在 P点,应选择 什么样的路线尽 快游到岸 边 m呢? 概念: 作线段 PB 直线 m ,如图,

5、垂足 为 B,我们就把线段 PB叫做点 P到直线 m的垂线段。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 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垂 线段。 提出问题:垂线与垂线段有何 区别和联系? 区别:垂线是直线,垂线段是线段 联系:垂 线和垂线段都有垂直 关系。 4、垂线段的性 质 如图:线段 PA, PB, PC , PD谁最短? 请你用直尺量一量,和 你的同伴一起 检 验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直线外一点 与直线上的各点 连结的线段中, 线段最短。 5、点到直 线的距离 点到直 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 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线段长度叫点到直 线的 距离。 6、知识应用 例 1、如下 图,已知 AB CD,垂足为 O

6、,OE是一条射线,且 AOE=35 ,求 BOE 、COE 的度数。 解: ABCD AOC=90 AOE=35 COE=55 ,BOE= BOC+ COE=145 (三) 课堂练习:课本 P137 练习 1 、2 如图,已知直 线 AB与 CD相交于点 O ,OB平分 EOD ,9021,问: 图中的线是否存在互相垂直的 关系,若有, 请写出哪些线互相垂直, 并说明理 由;若无,直接 说明理由 (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 了哪些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 的体验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 哪些学习数学 的方法? (五)布置作 业: 课本 P139 习题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