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仪器分析》课件 第04章 原子发射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979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仪器分析》课件 第04章 原子发射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吉林大学《仪器分析》课件 第04章 原子发射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吉林大学《仪器分析》课件 第04章 原子发射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吉林大学《仪器分析》课件 第04章 原子发射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吉林大学《仪器分析》课件 第04章 原子发射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大学《仪器分析》课件 第04章 原子发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仪器分析》课件 第04章 原子发射(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AES) 4.1 实验装置,光源 准直 分光 聚焦 检测,2,4.1.1 光源 (1) 直流电弧,阴极,阳极,阴极斑点 3000 K,阳极斑点 4000 K,外焰,弧柱,激发温度:4000 K 7000 K,L,R,优点:阳极温度高,蒸发温度高,灵敏度高 缺点:稳定性差,只能作定性分析,A,分析间隙,DC 170300 V,3,优点:稳定性好,可作定量分析 缺点:蒸发温度低,灵敏度差,(2) 交流电弧,T1变压器 可使220V电压上升至3000V, G1放电,形成L1-C1-G1 高频震荡放电,T2 变压器可使电压上升至10000V,G2放电,形成L2-G2-R2

2、 低压电弧放电,激发温度:40007000 K,G1,C1,C2,T2,T1,R2,R1,G2,L2,L1,AC 220 V,4,(3)火花,通过变压器T使电压上升至1000025000V,并使C充电,到一定电压,G处放电,优点:可分析固体,稳定性好 缺点:蒸发温度低,灵敏度差,C,T,L,激发温度:10000K,AC 220 V,G,R,5,(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等离子体:物质的第四态,物理上指电离度大于0.1%的电离 气体。,尾焰,标准分析区,初辐射区,感应区,预热区,切向冷却气(Ar),等离子体气(Ar),Tesla线圈,样品雾 + 载气,6,7,各种激发光源的比较:,IC

3、P形成:,首先要有种子(即电子),ICP环状结构的形成:,趋肤效应中央通道,优点:不易产生自吸,线性范围宽,干扰低,高频电流 高频磁场 形成高频电场,电子涡流,热、光,8,2,1,1, 2 1 2,A,2,1,M,b,偏向角,i,例如:1和2二个波长光, 12, i1 i2(入射角相等), n1 n2(根据 ), 12(根据 ),即不同波长的光(1和2)经过棱镜后分开,9,棱镜分光的性能指标有角色散率、线色散率和分辨率。,角色散率,:偏向角,m :棱镜个数,:折射率随波长变化,线色散率,2,e,1,l,1, 2,透镜,l :焦面上不同入射光之间的距离,f :透镜焦距, :检测器平面(焦平面)

4、与光轴间的夹角,10,Rayleigh判据: 两谱线强度相等,一谱线强度最高与另一谱 线最低重合。,11,(2)光栅,a、平面光栅,分光原理:单缝的衍射和多缝干涉的结果是使不同波长 的光在不同处有极大(亮点)。,a,d,A,B,法线,1,2,1,2,C,D,光束2和1的光程差为 BDAC BDdsin ACdsin,光栅公式 BDACdsin dsin d(sin sin)k,k :光谱级数(当k0, 1, 2,光加强),平面光栅的缺点:零级光强度过大。光栅公式中,光线为同侧,取号,异测,取号 或同侧 与 均取正,异侧 取正, 取负。,12,b 、闪耀光栅 M、M不重合即槽面法线M与光栅平面法

5、线M不重合 闪耀波长: 自准式: 角色散率,闪耀角,13,线色散率 一般 为90o 倒色散率 ( ) 分辨率 N:光栅总刻线数,c 、中阶梯光栅,光栅刻线数小,即N小,但所用的光谱级数大,即k大, 所以分辨率 RkN 还是大大增加了。,14,4.1.3 检测系统 (1) 感光板(干板) 光能 化学能,(正面),明胶 + AgBr 玻璃板,(侧面),15,(2)光电倍增管(PMT) 光能 电能,R1,R2,-300 V,R3,-200 V,R4,阳极,RL,至记录系统,-400 V,-100 V,光,窗口(玻璃或石英),阴极,倍增极,真空,负高压,阴极:由Cs、Sb、Ag等元素或其氧化物组成,将

6、光子转变为电子,阳极:由金属网组成,主要是收集电子,传送电子。,倍增极(打拿极):与阴极组成类似,可使电子数目放大,16,4.2 应用 4.2.1 定性分析 灵敏线:信号强的谱线 共振线:电子由高能态跃迁至基态所发射的谱线 第一(主)共振线:电子从最低高能态至基态所发射的谱线。 最后线:被测元素含量逐渐降低时最后仍留下的谱线。 以Fe为标尺,未知,Fe,17,4.2.2 定量分析 基本原理:即求出发射强度I与被测物浓度的函数关系:,Bolfzman方程:任意两个能级图(i 和 j)之间:,若低能级为基态,即上述 j 能级为基态(0)则,总的原子密度(nt)等于各能态原子密度(ni)之和,即:,

7、0,1,2,3,nj j,ni i,n0,n1,n2,n3,18,光电倍增管,干板,19, 标准曲线法 (ICP) 内标法 (电弧、火花),c,cx,I,Ix,分析元素1(浓度为c1),内标元素2(浓度为c2不变),标准曲线,20,内标元素选择:内标线与分析线相互接近 特点:消除不稳定因素干扰,lg c,S, Sx,lgCx,内标法(三标样),21,4.3 分析性能 4.3.1 灵敏度 4.3.2 检出限CL 空白 4.3.3 测定下限 Cq,22,4.3.4 精密度 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来描述 RSD 越小越好( 必须标明,一般为100 cL) 4.3.5 线性范围 即强度与浓度成直线关系的范围,常用数量级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