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十七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74216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十七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十七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十七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十七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十七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十七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十七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1,第十七讲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动物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精选,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的肌肉上称为骨骼肌。 2.关节的结构与功能,精选,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精选,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4.屈肘和伸肘动作对比 (1),精选,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5.动物运动的意义 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温馨提示 (1)动物的运动 一个支配:神经系统的控制

2、和调节;三个要素:杠杆(骨)、支点(关节)、动力(骨骼肌);多个协作:以运动系统为主,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运动。 (2)哺乳动物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肌群协作,共同完成的。,精选,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6.动物的运动方式,精选,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精选,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温馨提示 (1)先天性行为一般都是简单的行为,目的性比较差;学习行为比较复杂,目的性强。 (2)一般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精选,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三社会行为 1.社会行

3、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2.社会行为的特征 (1)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温馨提示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蜜蜂、蚂蚁、猴、狒狒、象和鹿等。,精选,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四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

4、)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精选,11,1.(2018兰州,15)白蚁群体中蚁后专职产卵,工蚁建筑蚁巢,兵蚁保卫蚁巢。白蚁的这些行为是 ( D) 由环境因素决定由遗传因素决定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A.B. C.D. 2.(2017陇南,15)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B) A.蜘蛛织网B.老马识途 C.大雁南飞D.孔雀开屏 3.(2016兰州,15)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 B) A.动力B.支点 C.控制D.杠杆 4.(2015兰州,12)下列

5、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B.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 C.哺乳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精选,12,5.(2015陇南,1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 A.导盲犬引导盲人过马路 B.母狗哺育小狗 C.八哥模仿人类说话 D.黑猩猩骑自行车 6.(2018武威,10)蜜蜂筑巢、蜘蛛结网等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 行为。 7.(2016兰州,24)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和 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

6、衡。,答案: 先天性,答案: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精选,1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一动物的运动 考向:依托示意图或资料等考查动作产生的过程及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考法突破:结合图示熟记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及动作产生的过程,仔细审题、读图。,精选,1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1(2018滨州)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骨骨骼肌骨连结 B.骨肌腹骨连结 C.骨骨骼肌关节 D.骨肌腱关节 答案:C 解析: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

7、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故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精选,1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2(2018雅安)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 C.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从中滑出的现象叫脱臼,精选,1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路导航,精选,1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考向:利用材料、实例等方

8、式,辨识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及社会行为。 考法突破:用对比的方式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社会行为的特点,再结合题干中的实例或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精选,1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3(2018宣城)科学家把香蕉挂在天花板上,屋内有三只木箱,黑猩猩只有把三只木箱叠在一起才能吃到香蕉。开始时黑猩猩到处乱跑,一会儿它安静下来了,仿佛在思考问题,最终把三只箱子叠在一起拿到了香蕉。这种行为属于() A.学习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先天性行为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精选,1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4(2018威海)下列

9、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大批的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 B.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C.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D.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 答案:D 解析:大批的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穗、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的行为都没有明确的分工,其群体内部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体中具有明确的分工,属于社会行为。,精选,2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三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法突破:熟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尤其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例5(20

10、18大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对菜花的作用是() A.提供养料 B.防治害虫 C.延长花期 D.帮助传粉 答案:D 解析:原本昆虫是被植物的花招引来吸取花蜜的,但是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的过程中,也帮助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精选,21,探究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探究目的】观察动物通过“尝试与错误”形成一种新的行为的过程。 【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变化吗? (2)作出假设: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3)制订和实施计划。 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制作迷宫,设置相关装置。 按计划进行探究,记录有

11、关数据。 (4)得出结论: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精选,22,注意事项(1)迷宫隔板高度应高些。 (2)迷宫通道宽度要适当。 (3)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4)要离开适当距离进行观察,不要惊吓小鼠。 【实验拓展】上述实验还可以结合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及对实验过程中变量的分析,多角度考查与动物行为相关的内容。 如:(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取食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2)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3)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饥饿状态。,精选,23,例题为

12、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精选,24,(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 答案: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 (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精选,25,命题点1动物的运动 1.(2018宣城)人的上

13、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C) A.动力作用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D.调节作用 2.(2018福建)关节中,具有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功能的滑液存在于( D) A.关节头B.关节窝 C.关节囊D.关节腔 3.(2018湘西州)伸手夹菜,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 A.舒张;收缩B.收缩;舒张 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精选,26,4.(2018日照)当你做屈肘动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B.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骨绕关节转动 5.(2018娄底)在日

14、常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次推门的动作。下列有关这个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D) 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 D.完成这个动作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配合,精选,27,命题点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6.(2018绥化)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D) A.大山雀偷喝牛奶B.蚯蚓走迷宫 C.黑猩猩钓取白蚁D.蜘蛛结网 7.(2018常德)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孑孓一旦发育成蚊子,就会吸食植物的汁液或动物的血液,这种行为是( C) 是先天性行为是后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由环境

15、因素决定的 A.B.C.D.,解析: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孑孓一旦发育成蚊子,就会吸食植物的汁液或动物的血液,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精选,28,命题点3社会行为 8.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有分工与合作,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B) A.两只公鸡格斗 B.蜜蜂跳“8”字舞 C.田鼠在洞内堆放粮食 D.母鸽哺育幼鸽 9.(2018湘西)不属于同种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C)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C.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 D.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精选,29,命题点4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0.(2018湘西)下列不属于

16、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A) A.制造有机物 B.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选,30,综合命题点 11.(2018湘潭)健步走是一项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讲究姿势、速度和时间的步行运动。下面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骨骼肌收缩是运动形成的动力 B.一块肌肉只附着在一块骨上 C.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D.运动需要消化、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配合 解析:一块肌肉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项错误。 12.(2018呼和浩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B.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C.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可以进行 D.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解析:病毒寄生在活的细胞中,不属于分解者。,精选,31,13.(2018黑龙江)动物之所以能够奔跑、跳跃,活动自如,与关节有密切的关系,关节是能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